关灯
护眼
字体:

君扇成长史(105)

作者: 邀夜馨 阅读记录

若是她们能把自己的第一步走对了,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清醒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明白的知道自己做的事到底值不值。

那我想,她们的人生应该能少走很多弯路。

不管多么高贵平常的女子其实一生都在被家族拿捏。

可能刚开始她们觉得家人对自己也还是不错的,甚至是更好。

可那也只是还没涉及到家族利益而已,若是牵扯到他们的利益。

家族便会毫不留情犹豫,举起屠刀让她们死于砧板。

说到底女人还是应该自立,谁也拿捏不了才是真的硬道理。”

放下杯子又向母后递上一杯,跟着点头回应。

“母后的话也很有道理,这其中也不乏有自己的经历,孩儿即刻就让他们拟旨。”

大结局

次日在朝堂上这旨意毫无意外遭到众大臣一致的质疑反对。

坐在上面就像是回到了刚开始自己登基的第一天,不管我下发什么圣旨他们都不买账。

可越是这样我就越是要顶着压力将此圣旨发下去。

之后很长一段日子让下面的人专门去针对此决策做详细的记录。

回禀上来有丈夫不满此圣旨闹着要休妻,也有婆婆坐在地上抹着眼泪以示不满。

指责儿媳不孝,对此有那决绝的妇人毅然签下休书儿女不愿意跟着的,也不强求收拾东西头也不回离开。

此事反映出来的结果,皆表示我的想法是正确的,或许直到闭眼那刻也不一定能看到女子大大方方站直身子。

但我相信以后的帝王一定能替我看到女子与男子鼎足的景象。

这之后前朝后宫齐聚上林苑狩猎,言郡王受人撺掇跟一将军和乔御史联手造反。

幸而他们的意图被自己及时察觉并全部围剿,只是张絮却因为王敖的原因间接命丧于此。

他走后我大悲,虽然他不是陪我时间最长的人却是给我带来欢乐最多的人。

到底还是给我生活中添了一抹色彩,生前他已是一品,遂与之上了昭乐二字。

至于王敖,跟母后一商量,觉得若还是由他担任须后,后宫只怕一直不得安宁,最后还是废黜他的须后之位迁居别宫。

过了一年又册封宋世昱为新一任须后,居合德宫。

时光飞逝,转眼便到了桐儿娶太子妃的年纪。

只是太子府的掌事姑姑向自己回禀桐儿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来过一次月事,我听后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以为只是来的晚些,还是如期举行了婚礼,谁知新婚当晚太子府掌事姑姑再次来报,太子竟然是石女。

我听后大惊遂立即诏她进宫,安慰以后从她另外几个妹弟中过继子嗣也是一样。

她却笑着摇摇头,向自己请辞太子之位,我欲再安慰。

她却开口说,她自己做帝王跟其他妹弟做帝王其实都是一样的,妹弟做帝王她依然不会有任何改变。

便也只能同意她的请辞,随后问她退位之后觉得哪位妹弟适合做太子。

她提出其实自己可以先提拔三皇子逸儿,只是先不要册封,若他做的不好便也没有什么顾虑。

若做的好,我国有许多贫瘠之地再将之调去做政绩,等瑕瑜登基后再诏他回京封王。

我听取了她的意见,最后册封她为元明长公主,之前的太子妃也让其出家永世不能还俗。

后提拔逸儿,我原本还对他报有几分希望,没想到他最后还是如此不堪大用。

再之后将瑕瑜封号改为定国,又为其赐下五名美男,一年后生下一子,便顺势将其册封太子,次年又择太子妃成婚。

麦清昊也因此晋为一品五顺。

之后的日子四女深国公主的肚子也渐渐大起来,本欲为她选驸马。

她却不肯,道是要向她太子姐姐那样给自己选公主妃,我只得依她,其余另外二子也相继成婚。

待自己年过半百时在外游历的表妹连裴也终于回国开启了她的为官之路。

时光再度飞逝,我已是到了古稀之年油尽灯枯时。

母后与皇姐早已先一步离自己而去,弥留之际回想自己这一生竟是平静的找不到词形容。

之前年少懵懂时觉得喜欢一个人就是一辈子,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在自己没有接触过感情情况下的臆想而已。

看着太子跟太子妃等其余八个子女,儿媳,女夫皆跪在床前。

将其余九人遣退出殿,才拿出早就拟好的圣旨交给她。

她看完后才惊讶开口:“陛下要将后宫除了须后良人外,所有良人全部殉葬!

就连废后王氏也一并殉之,且这道旨意以后凡公主登基皆要遵循。”

我看着她缓缓一眨眼,表示的确如此。

她还是开口询问:“只是陛下,爹他怎么说也是我的亲生父亲,难道也要一起殉葬吗?”

我拉过她的手安抚:“太子,若娘走后,这前朝后宫又有谁能真正辖制住他呢?

你与他是亲父女,他若是强行与人生下孩子,你是杀了他们还是册封他们呢!

再者你与须后没有血缘,他又怎好真插手管束你父亲,就算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有些事他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此他在后宫兴风作浪,你一面要看顾前朝,一面又要为后宫的事烦忧,到头来为难的还是你自己。”

她沉思少顷后才对我点头:“陛下,臣明白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臣一定会完完全全按照您的旨意来做。

我最后一次拉着她的手将我早年的刺绣交到她手上,最后开口。

“太子,不到万不得已时,我朝的帝王要一直都由公主继承,这天下的女子才能有一方庇护。”

上一篇: 假如让我说下去 下一篇: 回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