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扇成长史(59)
“太皇太后娘娘寿宴时,母亲曾带自己一起进宫祝寿。”
“给娘娘请过安后,便向庭院走去,那时候正是梧桐花开的季节。”
“臣被院中的美景所吸引不自觉移步向它走去。”
“当臣走到树后面时,一眼就瞥见了另一边树底下正在刺绣的陛下。”
听的此言我睡意全无,睁眼翻了个身正对着他。
见我望去他轻咳了声,眼神躲了躲,后才又慢慢启言。
“当时臣觉得很奇怪,莫说宫里的殿下,就是贵族女子。”
“那个不是苦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怎么就偏陛下学起了刺绣。”
“正当臣好奇时,一朵梧桐花刚好就落在了陛下案几上。”
“陛下眼都没抬一下,臣就这样足足望了陛下有一刻。”
“还是瞬女官的到来打断了陛下。”
没想到自己竟间接跟穆卓一见过一面。
还让他见到自己刺绣模样,心里一阵感慨。
“好,就依你所言等孩子出生了就用这两个字为名。”
说完收起思绪又睡了过去。
转眼就到了每年春耕百姓下地劳作这一天。
按照规矩春耕时分历代皇帝皇后都要带领臣子亲自下地耕种。
自己再跟众人一起用农具开耕播种。
生病那段时间觉得穆卓一的身子也好的差不多了。
便让他重新掌管起了宫事他倒是没什么大碍。
只是自己就有些麻烦了,随着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起来。
是愈加的懒得动弹了。
蒋露航也让自己平日里多走动走动,到时候也利余生产。
母后一早就派胡姑姑过来询问,是否有精神参加今年的春耕。
我只说着尚有精神,一切从简就行。
所以一大早就被宫女唤起梳妆打扮。
穿衣用完膳坐上备好的马车出了宫门。
到了京郊专门供历代皇帝耕种的田地处。
耕种前先要摆案台祭祀神明。
看着田野里春风袭来,空气中还带着微微的泥土气息。
一眼望去视野都开阔了许多,绿的黄的。
在心里赞叹这就是老祖宗打下来的天下。
这个过程进行了半个时辰。
这才下地扶犁而起,当然自己只是把手放在上面做做样子。
穆卓一承担了全部的劳作力。
大臣在后面也拿着准备好的种子播撒而下。
就这样从早上忙到下午才算是完成了春耕仪式。
又坐上马车往宫里驶去。
在车里就累的睡了过去,到了宫里还是要换乘撵轿瞬华才唤醒自己。
累了一天,热水早已备好,简单洗完一沾着床就睡了过去。
晚膳时才又被叫醒稍微打扮去了宴会。
一坐下就看到了案几上宫人今天在外挖的野菜。
吃了几口米饭口感新鲜香甜软糯,想也是去年打晒好的稻谷。
又挟了一筷子放养的山鸡,跟河里的游鱼味道都是没得说的。
总之今晚案几上的吃食都是从白天那块京郊上所出的。
今天的鱼照样是王敖所做。
鱼既没有烧糊,味道也适中,肉质也还算嫩,最关键是煮熟了,勉强还能入口。
这手艺跟一个多月前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不过要说让人回味无穷那还差着远呢。
回到云泉宫还没坐下,柳一候后脚就跟了进来,行了个礼就匆匆开口。
“陛下,边境呈来消息,广宥将军只身犯险带着一对人马从铁布山追击敌人。”
“却不想半路中了敌军的埋伏,幸得国公大人与顾将军及时赶到救援。”
“这才免于一劫,不过广宥将军却是受了重伤。”
“国公大人也正整装待发带领人马再次准备围击。”
“太后娘娘特地让奴婢来告诉陛下一声。”
心想着战况到了如此紧险的地步,追问道。
“那我军伤亡如何?”
柳一候满哀戚。
“回陛下,前顾将军驻守有四万,后广宥将军带去三万。”
“共七万,根据顾将军所呈不算伤者,我军已经去了三万多将士。”
看了一眼他才低眼沉思随即点头回复着。
“我知道了,回去告诉母后外祖父六十七,打完这一仗也该回府颐养天年了。”
“现在正值战事,多事之秋,变幻莫测。”
“太后所颁发的每道旨令无需与自己商议,当与群臣共勉之即可。”
柳一候这才快步退了出去。
本就怀着孕,又对边关地形不甚了解,只简单看了一眼版图又坐了下来。
“陛下,你怀着身子不宜劳累,天色已晚快躺着休息吧。”
“这版图就交给臣,等臣悟透了再给陛下慢慢分析。”
点点头只盼着外祖父这次能带回好消息。
就这样在焦急的等待中渡过了一个月。
终于在四月中旬朝廷再次收到了大舅的军报。
听瞬华说完大致内容再次陷入沉思。
脑中只回荡着两个字。
和亲!
外祖父见久攻不下更不想耽误作战进程。
不惜在山谷以身试险带领一队人马孤身引诱敌人入局。
实则两边全是我军埋伏只等敌人来战。
哪知敌军早已侦破我军意图,做了准备还是携兵而来。
这一战下来,双方都死伤惨重。
到最后双方两败俱伤,各自回了营地谁也没捞到好。
准备修养生息,择日再战。
外祖父还因此受了内伤,咳血不止。
以为这事就这样继续等待下去。
不想大蒙国此时却派来谈判官,宣布双方就此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