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扇成长史(67)
他们见到我来忙行礼,瞬华让他们全都下去。
她提着灯跟在我后面亦步亦趋。
进殿后我摸索着一切,往日的一幕幕都浮现在眼前。
从今以后这座宫里再也没有那个会看着我温言叫我陛下的人了。
终于我摸到了一口黄花梨箱子。
箱子没有上锁,箱盖正口的边缘已经有了些泛旧,看的出来穆卓一有时间便会打开来看看。
瞬华把灯提近进了些。
将盖子打开放下后,一眼就看到了小孩子的玩具。
有波浪鼓,银手镯,长命锁,镶金丝边的风筝,和田玉雕刻的玉扣、小兔子等。
再往下翻就是小孩子的几套衣服,以及一套文房四宝。
将它们拿出来后,最下面的东西是一块用绸布包裹着的方形物件。
将它打开。
看见原形的一瞬间我恍惚了片刻。
是一方棋盘,我拿在手里上下摸了摸,感觉后方有东西硌手。
翻开借着灯火一看,竟然是我的小名。
二女。
我抱着这方棋盘,控制不住再次无声哭了出来。
瞬华在一旁想要安慰我,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大概半刻后我才止了哭泣。
把这些东西又一一放了回去。
瞬华叫来外面的小庄子把东西搬去了云泉宫。
我看着瞬华低低道。
“今晚就在这里歇一夜吧。”
她答了是,忙吩咐人安排起来。
石番这时才走了进来。
拿出一只由和田玉打刻的步摇递到我跟前。
随之还有一个小匣子。
“良人说他早就该给您了,可是他没有勇气,便一直耽搁至此。”
我将它们握入手心。
看着石番开口。
“你家良人去了,你之后有什么打算。”
他跪下磕了个头声音含悲。
“陛下,奴婢要出宫,奴婢从小跟着公子长大,奴婢要出去陪着公子,求陛下成全。”
我点点头说了声好。
由她们服侍着上了榻,抱着被子的那一刻。
才真真切切感觉到了穆卓一他真的离开了,离开了这座宫殿,这个世间,再不复见。
第二天醒来时已经是午时。
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响声。
“陛下,您醒了。
半解走了进来。
外面下着雨,奴婢为您多加一件衣服。”
我下床扶着额,看着外面的天。
“怎么下起雨了!”
半解摆放着盒子里的吃食回应着。
“是啊!也不知怎么就下起雨了,陛下刚睡醒先吃点东西吧!”
说完端了碗汤走到我面前。
喝到一半想起了昨天刺客的事。
抬头询问。
“卫尉有在穆刘两府搜到卢家人吗?”
半解点点头。
“已经搜到了,是在穆丞相府找到的,已经将两府全数抄家入了庭狱。”
说着半解又放下碗,快速走到案几前我顺着目光望去,是几张折子。
打开第一本上面写的是宋家已经跟卢如和离解除了关系,并上了告罪书等一系列的事。
第二本写的则是有关穆伟的处置问题。
第三本是穆卓一死后一系列事情的敲定。
我有些犯了难,穆卓一刚走我就要处置他的家人……
可他的去世何尝不是跟他的父亲有着莫大的关联。
我眯眼想了想这事的处理。
良久才开口。
“穆府上下除了穆伟跟柳氏,所有主子尽数抄斩,下面奴仆按先例处置。
穆伟革去丞相一职,贬为庶人。
与其柳氏一起发配皇陵看守陵墓,无诏永世不得出陵。
刘递夷九族。
后宫净俞跟蒲佳儿各降一级。”
“圣林的尊号,孝感,将其灵位供入太庙,其余的一切照祖制。”
“另升曹左相曹也为新任丞相。”
又想到昨晚穆卓一的那封信,继续道。
“云州县令调京担任光禄卿一职。”
至于卢如嘛…
脑中又闪过姑母那张脸,想了想那枚令牌。
还是开口。
“派人去公主府问问,需不需要烧火做饭打杂的丫鬟。
若是需要就领回公主府,不过府中就在也没了大小姐卢如,就只是一个丫鬟。
不需要的话,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刚说完小庄子就进来回话。
“陛下,刚刚宫人来报,说蒲七散他自缢了,留下书信说是追随孝感圣林良人而去。”
“倒是个忠心的,就追封为初少。”
午后在云泉宫摸着那方棋盘心中感慨万千。
“太后娘娘到!”
是柳一候的声音。
语落就看见一身红色衣袍走了进来径直坐下。
她的声音辩不出喜怒。
“云州县令徐轻不过才上任两年皇帝就把他调来京中为光禄卿。
朝中已是颇有微词,这如何能服众?”
放下手中的东西,缓缓看向她。
“那请问母后要如何才能服众?”
她声音洪亮。
“官员看的自然是政绩。”
我示意瞬华将案几上的纸张拿给她。
“母后看看这些够不够。
他在位两年为国为民所做的政策,哪一样不是对上有绩对下有利。”
她看完后才紧捏薄纸做恼怒状。
“看来是母后疏忽大意了,让下面的人欺上瞒下,母后一定会查清楚给徐卿一个交代。”
说着便要起身,不想一个没站稳再次跌坐了回去,身边的人忙搀扶着她。
见此我忙关心询问。
“母后这是怎么了,要不要请个太医来瞧瞧?”
她摆摆手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