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唐长安(568)
真是荒谬。
“太白,你听我一句劝,不管安禄山想要干什么,都跟咱们没关系,朝中公卿都不作声,咱们管那么多干什么。你爱求仙,到时候往深山老林里一钻,隐居个几年,等天下太平再出世呗。”孙二郎苦口婆心劝道。
李白眼珠转了转:“好吧,我听孙兄的。”
孙二郎这才松了口气,拉着李白出了范阳城,又给李白留了一笔润笔费,二人才分开。
可惜他太不了解李白了。
前脚二人刚分开,后脚李白就回了范阳城,李白决心收集安禄山谋反的证据,然后告诉寿安公主,让寿安公主早做准备。
圣人……李白是已经对他心灰意冷了,思来想去,唯有寿安公主可以救大唐江山。
李白首先想到的法子就是去安禄山麾下重臣那里打探消息。
接近安禄山手下的重臣,对旁人来说不容易,但是对李白来说却不是什么难事。
李白这个名字就是大唐的活金字招牌,诗赋能够流传到的地方,李白的名字就无人不知。
再加上李白又是大唐出了名的爱结交好友,他在范阳暂住的消息一传出去便有人主动上门来请李白赴宴。
第一日,李白在宴会上认识了安禄山手下大将安守忠的幕僚,与之称兄道弟。
第二日,李白被幕僚邀请去府上做客,顺便认识了同来做客的范阳军判官。
第三日,李白为判官作诗偶然遇到了范阳军中将领,李白称赞其“将军分虎竹”,将领大喜,顺势把李白引荐给了上官……
一月不到,李白已经成了安禄山亲儿子安庆绪的座上客了,只是顾及大事,安庆绪也没有请李白到范阳节度使府上,而是在好友武令珣府上招待了李白。
如此一月,李白已经确定了安禄山的确是在谋逆了,便潇洒辞行离去。
临走之前还去了一趟城中最大的酒肆买了两坛好酒带上。
李白左手拎着两坛酒,右手还拿着一壶酒往嘴里灌,喝完还咂咂嘴,喃喃自语:“奇怪,这个酒味道怎么这么熟悉呢,仿佛先前曾经喝过一样。”
倒是和长安酒肆里那些次等酒味道差不多,像是同一个酿酒方子。
“薛将军!”不过李白很快就没心思思考酒水了,他看到了安禄山手下的大将,薛嵩。
“薛将军也爱饮酒吗?”李白乐呵呵迎了上去。
他和薛嵩曾在安庆绪举办的宴会上见过一面,不算熟悉,不过没事,李白社交技能点满,只要和他见过一面,那就是熟人。
薛嵩冷硬的脸看到李白之后绷的更紧了。
他点点头,不欲多言,转身就上了二楼。
李白有心再和他多说几句话,只是转念一想,还是给寿安公主报信重要,便颠颠离开了范阳,快马加鞭出了范阳境,而后立刻给李长安写信。
公主,安禄山要造反!我有证据,我从很多人嘴里都套出话来了!
另一边的薛嵩买酒时候迅速递给酒肆中管事一个蜡丸,而后便拎着酒若无其事离开了酒肆。
蜡丸中包着一页展开了也只有巴掌大的纸,上面只有寥寥五个字。
【七月初一,反】
拎着酒坛下楼的薛嵩叹了口气。
安禄山警惕心太高,如今距离七月初一只有一个月不到时间,安禄山却只秘密召见他告诉他该走哪条路线南下。
甚至起兵的确切时间也是三天前才通知他们。
所以他也只知道自己这条行军路线而不知道其他几路行军路线。
希望公主埋下的其他探子能走其他路吧。
第226章 第 226 章
剑南军稳扎稳打向西逼迫, 一改先前的匆忙慌乱,利用人数优势往前逐步逼近。阁罗凤依然想要按照先前的方法,佯装后退, 引唐军入山林, 再凭借南诏军队对山林的熟悉占据地利优势慢慢将唐军耗死。
先前他对付鲜于仲通就是用的这招, 先假装不敌撤退, 鲜于仲通便以为南诏弱小好欺,心生自大,不管不顾带着大军往前冲。在平原地区还好,一进入山林便不得不化整为零,深山密林哪里能一次性容纳数万军队呢,三万大军被迫分做十几股, 大部分都没有将领带领。
南诏军队又杀了个回马枪,借助对地形的熟悉大败鲜于仲通。这次南诏依然想要有学有样,把唐军引入山林之中。只是这次主帅却已经不是狂妄自大的鲜于仲通了,而是被赵国珍引荐的倒霉蛋何履光。
那日何履光正在帐中感慨自己一身所学无法施展,正在黯然神伤呢,就被闯入帐中的顶头上司拎了出来。
他只记得那日一向沉稳不茍言笑的赵将军对他露出了一个甜蜜又和蔼的笑容, 亲切问他要带兵不要,他点了头,然后就被赵将军拎到了新主帅寿安公主面前。再然后他就被任命为了大将, 负责总管剑南军进攻南诏所有事宜……
等他终于理清楚了自己的任务之后,却发现自己居然代替赵将军成了大将。何履光当时还担心是不是赵将军惹怒了新主帅, 私下还找了赵国珍发表了他的担忧,赵将军却只是哈哈大笑, 拍着他的肩膀告诉自己不必为他担忧。
直到三日后,他撞破了赵将军在剑南军中挑选精锐, 才知道他为什么会忽然运气这么好,莫名其妙就当上了主将。
何履光强颜欢笑,其实也没什么原因,就是赵将军要跟着新主帅去千里奔袭,把自己留在后方看家罢了。
他一点也不嫉妒,不就是破国之功吗,不就是大唐将领想成为名将必须要有的破国指标吗,不就是能载入战史的奇兵突击吗,他一点也不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