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大唐长安(683)

作者:金玉满庭 阅读记录

想一想还有比他儿子做事更笨的太子,李世民忽然觉得自家大儿子造他的反似乎也没有那么愚蠢了。起码承乾还能从他手里拉拢到臣子,不像这个李亨,把女儿这种天生自己阵营的人才都往外推。

光幕上时间流逝飞快,李长安正在向一个气质稳重温和的中年将领请教兵法。

“看来朕的好玄孙同朕不谋而合。”李世民笑道。

勤练弓马,修习兵法,如今还特意来向镇守边关的大将讨教,李长安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

要在马上搏功名!

光幕上也浮现了一行注释。

【王忠嗣:忠良之后,四镇节度使,李隆基义子,铁杆皇党】

昨日开头时候那一段盛世景象中也有王忠嗣带兵打仗的片段,对这个李隆基亲手养大,有卫霍之才的将军众人并不陌生,李世民甚至还称赞他为“小李靖”。

只是……

“四镇节度使?”李世民和平阳昭公主眉毛齐齐蹙了起来,二人本身就是名将,对军中事务再清楚不过。

上次王忠嗣出现在光幕中时候只是二镇节度使。

平阳昭公主蹙眉:“一人掌握大唐半数兵马,太过了。世民,如今大唐的节度使可是等同咱们那时候的都督?”

唐初沿袭北周和隋朝的旧制,李世民在继位之前就曾担任蒲州都督……虽然那只是李世民一串官职中不起眼的一个。

都督主管军事,边关设有都督府防备外敌和对外扩张,只是贞观之后开始逐年削减,到了高宗时候都督已经名存实亡,没有军权了。

倘若节度使权力等同她们那时候的都督,那四镇节度使岂不是代表大唐半数军队都在一人之手。平阳昭公主清楚这样会有什么后果,上一个掌握大唐大半军队的将领如今就坐在她身边,身上还披着龙袍。

李世民言简意赅:“朕看看。”

说着便打开了词条。

看到“可调动军队,主管屯田,掌握盐政,兼任本道观察使,考核官员”一行字之后,观影厅内瞬间安静了。

李治迅速瞥了他阿爷一眼,心中默数:一、二、三。

李世民刷一下站了起来,目眦欲裂,咬牙切齿就往外走。

“朕要打死那个混账东西!”

军权、财政权、行政权,三权归于一人,这和直接封王还给封地有什么区别。

李世民不知道王忠嗣会不会造反,反正他要是四镇节度使肯定会造反。

就算王忠嗣忠心耿耿不造反,又怎么能保证其他节度使也各个忠心耿耿?

自大,太自大了。李世民看着光幕上李隆基那张脸气得眼珠都要喷火。

他亲手打天下,威严如此之盛,跟他打天下的老将侯君集都敢跟着李承乾造反,李隆基哪来的自信觉得没人敢反他!

“阿姊,你劝劝陛下。”长孙皇后瞧着盛怒的李世民也头大,她求助看向一侧的平阳昭公主。在场众人中也只有平阳昭公主的武力能拉住盛怒的李世民了。

平阳昭公主瞬间起身,长孙皇后还没松口气,心又提了起来。

“世民,我跟你一起去把这个李唐家的不肖子孙打死!”平阳昭公主怒气冲冲,手中不知何时已经抽出了佩剑。

节度使制度必定是大唐灭亡之根,节度使在辖地能任免官员能收税能养兵,这跟土皇帝有什么两样?如今大唐势强还能压得住他们,万一那日大唐不强盛了,节度使必定会升起取而代之的心思。

隋末不就是这样人人自立为王,争夺天下吗。

长孙皇后头都大了,下意识看向武则天,辈分最大的两个人现在都不理智,只能指望儿媳妇了。

李渊:……或许平阳和世民的爹还在这?

“姑母,替朕多砍李隆基两剑。”武则天朗声道。

平阳昭公主挥了挥手,这是应下了。

长孙皇后头疼:“唉,你们去也只能在梦里揍他一顿,不痛不痒的,第二日他起来以后也记不得……再等几年,等他下来以后再算账不行吗?”

第二集观影结束了。

翌日。

众人又出现在观影厅内。

【第三集:公主一战成名反贼叛心初现】

李世民觉得他刚调理好的心情又又不好了。

昨天他和阿姊断论五十年内必定有节度使兴兵造反,结果今日天幕就告诉他根本用不了五十年。

李世民只能狠狠磨了磨牙,怒视李旦:“你看你养的好儿子!”

李旦嘟囔:“不怪孙儿啊,孙儿哪能管得了他啊。”

光幕中浮现出了画面。

一场宴会,宴会上有一个肥胖胡人在趾高气扬宣称“臣只知陛下,不知太子。”

【安禄山:范阳节度使、出身胡人、安禄山阵营主公】

众人:行吧,这就知道谁是反贼了。

李世民盯着光幕上李隆基看安禄山跳胡旋舞时得意的笑容,拳头紧了紧。

深呼吸、吸气、呼气。

直到眼睁睁听着李隆基喊出那句“胡儿”,眼睁睁看着安禄山的词条变成【安禄山:范阳节度使、帝王胡儿、安禄山阵营主公】

“他看不出来这个姓安的杂胡所图甚大吗?”李世民终究还是没忍住,一拳锤在了自己大腿上。

腿有些疼,但是李世民的心更疼。

他怒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安禄山都这个地位了,还极尽谄媚之事,为了讨好帝王丝毫不要脸面,所图必定甚大。你笑他滑稽蠢笨,殊不知自己才是真蠢货!"

倘若李隆基站在李世民面前,李世民能一拳把他抡晕。

李林甫讨好李隆基,给他弄钱,送他重礼,这是臣子讨好,所以李林甫是佞臣。

上一篇: 白虹贯日 下一篇: 折枝为良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