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273)
“圣人多虑了。您已经算的是圣贤之君。
您听听这天下百姓,都在说您好。哪里有一点抱怨。”
王亮小心的劝慰着皇帝。
皇帝看他一眼没说话。
他早就知道。人到一定位置以后,想听真话不容易了。
奉承话,假话一听就听出来。
早已经过了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年纪了。
“听说太子最近很闲。还有心思在院子里种菜?”
“太子在将养。最近确实很少出承干殿。”
厉承怎么做都不是他一个奴才能评价的。
皇帝可以随便说。他可不能随便说。
皇帝沉吟一下。有些酸酸的说道。
“他倒是清闲,派人将桌上的两分奏折,给厉承送过去。”
“是。”
王亮有些忧心。单纯送过去。殿下会管吗?
现在殿下的态度明显就是什么都不想管。
连之前农制的事情,都全权交给下面人去弄了。
这单纯送去,太子殿下恐怕会丢在一旁看都不看。
不过王亮还是听话的让人将奏折送过去了。
郭咛捧着折子,恭敬的跪在厉承面前。
“殿下,这是陛下让送来的奏折。”
“放在一边吧。”
厉承坐在摇椅上,指了指一边的桌子。
郭咛有些为难。
但是师父说过,言多必失。收起好奇心。当奴才的就听话就好。
郭咛恭敬的将奏折放到桌子上,行礼退下。
郭咛回去以后跟师父详细交代了太子殿下的反应。
王亮跟皇帝逐字逐句的转述了。
皇帝笑了笑。没有任何表示。示意他退下。
郭咛看到师父出来,忍不住问到。
“师父,这算是怎么个说法?”
“你要学的还有很多。殿下接下这件事了。”
郭咛不太明白。太子殿下似乎没有表示接下这个事情。
王亮瞥他一眼就知道他想什么。
郭咛恭敬的问道。
“师父明示。”
“如果太子殿下不接下折子,直接退回来。才是拒绝。
现在收了,就是默认接手。只是在向陛下表示不乐意。
陛下,没再带什么口谕,派什么人。
就是默认,放手。
这折子上的事情,任由殿下会按照他自己的习惯做。
懂了吗?”
王亮看向郭咛。郭咛恍然大悟。
这不说话,比说话表达的事情还多。
这贵人的心思真是难捉摸。
“师父,您真是长了一颗七巧玲珑心。太厉害了。”
“乖徒弟。师父告诉你个忌讳。”
“师父,你说。”
“当奴才,听话就好。少猜测主子的心思。
而且说话尽量说实话。不要特意拍马屁。
好话主子听得太多。你说出的奉承话,不过是引起反感。”
王亮趁机教育徒弟。
“是,师父,徒儿知道了。”
郭咛知道这是刚才拍马屁,拍的不舒服。
下次他少说话。多看看。才能在这个宫里活的长。
郭咛走以后。厉治不知道从哪个角落窜出来。
浑身跟个泥猴子似的。全身上下不是水就是泥。
看不出本来的样子,像是个泥塑的大娃娃。
厉承嫌弃的看着厉治。这小子是玩疯了。真是不能惯着。
“你这是钻荷花塘去着?又臭又脏,赶紧去洗洗。”
厉治抹了一把脸上的泥。脸上露出两道白印。其他地方更脏了。
厉承嫌弃的挥了挥手。
一边的朝思暮想上来,请九殿下去洗澡。
厉治眼尖的看到桌子上黄色的奏折。
“那是什么?奏折?父皇送来的?”
“嗯。赶紧去洗漱。”
厉治躲开朝思暮想的围攻。凑到桌子边。
伸手在桌围布上蹭了一下。留下两个泥唿唿的脏手印。
然后拿起奏折。翻开看了看。
厉承本来想制止他。看到他已经打开了奏章,就闭嘴了。
打算一会找人读一读奏章。他就不碰了。
要不是东西重要。他不能丢出去。他会连着厉治一起踹出去。
厉治开蒙很早。除了一些生僻的字不认识。普通的字都认识。
一目十行的将两本奏折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皱起了眉头。“这是水患的折子。这两个县不是每年都遭水患吗?”
厉治学习的东西里。包括治国时事。
尤其最近长孙闻要培养他。教的就更多了。
他也学了七七八。虽然不能全懂。但是多少还是知道一点。
这两个县年年老大难。
在黄河流域。每到汛期,黄河泛滥。
这两个县,因为地势低。常常被淹。
年年治理。年年出事。
但是这两个县,又都处在交通要道。
即使在汛期的时候,也是河塞要道。根本没办法不管。
已经是天朝历史已久的老大难了。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顽疾了。
“嗯。”
“父皇,让皇兄你去治理水患?
可是我听说这边匪盗猖獗。民风彪悍。平常是普通百姓。
一旦有商船,就化身水匪。到处横行。
等到官府派人来围剿,又变回良民。
基本不受官府管理。这太危险了。”
“嗯。”
厉承依然是淡淡的应道。似乎完全不觉得为难。
看到他如此淡定。厉治都忍不住着急。
“皇兄!你别这么淡定啊。”
“赶紧去洗一洗。味道太臭了。”
厉承更在意厉治身上的味道。
属于河水的那种腥臭味,直往鼻子里钻。让人忍不住作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