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292)
长孙闻见到太子竟然来了。喜上眉梢。
走过来,看到站在他身后的顾御之皱了皱眉。
行礼打过招唿。长孙闻才凑到厉承身边。压低声音。
“殿下,今天是有事情吗?怎么盛装出,还带着上将军。”
没有大事,太子不可能这种打扮。
“长孙丞相,不是有耳闻了吗?”
洛阳城的消息传递的那么快。他外公眼线众多。怎么可能没听说。
长孙闻皱眉。昨天的事情闹得很大,他听说了。只是消息封锁的厉害。
只是从坊间的只言片语中听到,似乎是有人被马车撞了,受伤了。
长孙闻还打听到,那天守卫的是大内的人。
只是带队的是冯勐和卫戍。不知道到底出事的是谁。
现在看到厉承出现在朝堂上。长孙闻闪过一丝忧心。
惊疑不定的看向厉承。用眼神询问外孙,难道是皇帝受伤了?
厉承看出长孙闻的猜测,冲长孙闻笑笑。又摇了摇头。
长孙闻这才放下心来。应该不是皇帝。
“早朝开始。”
有人喊道。众位大人赶紧归位。
厉承直接站到顾庭宛之前站的位置。武官阵营的守卫。
旁边就是自己的外公长孙闻。
众位大臣按照惯例,恭迎圣驾。
王亮拿着旨意站到前面。宣布了皇帝的旨意。
大致意思就是,皇帝身体不适,今日早朝暂由太子厉承全权主持。
王亮让人搬出一个椅子。放到龙椅下面的位置。示意厉承上座。
厉承无语,就知道他父皇不可能让他好过。
按照朝堂规矩。只有太子监国,才能坐到那个位置。
他只是暂代。按照道理不用过去坐。
在众目睽睽之下。还有圣旨宣召。
厉承再不乐意,只能按照王亮的指示,走上去。坐到椅子上。
“参见太子殿下。”
下面大臣齐刷刷行礼。有的面上都遮掩不住的激动了。
尤其是追随长孙闻的一些文官。
要知道这一举动,就相当于。变相确定让太子继承大统。
对于这些拥戴厉承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降之喜。
磕头的力道都重了两分。说出的参拜都虔诚两分。
“众位请起。孤第一天主持。各位多担待。”
“殿下谦逊。我等定当配合。”
这已经有人开始聪明的站位了。
“那众位有事情就奏来。”
因为有长孙闻在朝堂上罩着,所以还算平静。
即使有些大臣想趁着太子有些事情不懂,下套,谋取些小福利。都会掂量一下。
顾御之站在武将这边,他不好抢占别人的位置,就选了个边缘的位置站着。
站的位置正好,靠近一个柱子。
开始听着文官那边说话禀告,顾御之还能迷迷煳煳听个七七八八。
到后来就真是一点听不进去。
见没人管自己,靠在柱子上,低着头开始打瞌睡。
别看太子之前打瞌睡没人管。还有人帮忙遮掩。
顾御之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
第一次上朝就睡过去。像是什么话。
朝堂上正在侃侃而谈的老臣,无意间瞥见睡得正香的顾御之。
瞬间就不爽了。直接点名。
“不知道顾上将军有什么高见。”
顾御之被点名,旁边的武将赶紧扒拉他。
心里暗暗叫完了。这位陈大人最是老学究。也是最讲求各种规矩。
让他直接点名。这次顾御之肯定得丢大人了。
现在顾御之属于武将这边,他丢脸相当于他们这些人丢脸。
武将们都开始想办法,要救一救顾御之了。
可是这老头子说的是户部的事情。
对于那密密麻麻的账本。还有那些专业的词汇。
这些武将真没有几个擅长。都是一脸爱莫能助。
顾御之睡得迷煳。但没有真的睡实在。
他清醒过来,看向陈大人。知道他是想让自己出糗。
不管怎么答,都一样,就摇了摇头。
“我没有任何高见。陈大人自然有您的章程,您继续。”
顾御之不在意陈大人的针对。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得饶人处且饶人。
尤其是作为最看不惯这些武将行事的陈大人。
怎么会放弃这么好能让武将丢脸的机会。
“我看顾上将军,听得投入。肯定是有不同见解。
正好太子在这。你可以提一提解决之法。
让我们大家都学一学。也让我们见识一下顾家大家族的风采。”
陈大人这话就有点咄咄逼人了。
本来还算平和的朝堂秩序,有些剑拔弩张了。
厉承看向顾御之。刚想开口替顾御之解围。
顾御之就站出来了。他躲事,不代表他怕事。
既然敢招惹他,就该承担招惹过的后果。
“陈大人真的想听?我说话可不好听。说出点什么不好听的。可别怪我。
毕竟我年纪小,不懂得分寸。就是性子直爽喜欢直言。”
顾御之这话说的可是毫不客气。
就差指着陈大人鼻子说。老子要说出什么你不爱听的。你可别后悔。
陈大人气急。从来没有人如此挑衅他。
旁边的大人拽了拽他的袖子。想要拦一拦他。
毕竟今天太子第一天监国,不要上眼药。
万一太子觉得他故意找茬。背后针对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陈大人抽回袖子。也是气愤极了。
早就看顾府不顺眼。这老的嚣张。这小的更嚣张。
公然在朝堂上睡觉。还口出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