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44)

作者:蓝色苹果钟 阅读记录

“这次的任务重中之重。你一定要小心行事,一定要成功。”

“跟太子有关系?”

“恩。”

顾庭宛郑重的点头。

“太子的情况不好。乐神医只能暂时保命。

他师叔正在路上。我之前派人去护送。

但是情况突变,情况紧急,需要你亲自去,一定要将人活着安全带回来。

而且一定要尽快。留给你的时间不多。只有最多七日。

你即刻就出发。多带银钱,带上好手,配上好马。

换人不换马。一定要将人尽快带回来。”

“是,末将领命。”

顾庭宛凑到顾御之身边,说了之前穿回来的地址,姓名和面部特征。

“你立刻出发,这些不用告诉其他人,越少人知道越好。”

“是。那我走了。”

“嗯,儿子,此去凶险,注意安全。小心谨慎。切勿横生枝节。”

顾庭宛忍不住提醒儿子。他总觉得三皇子背后还有人。

可是现在太子危险,绝对不是查下去的好时机。

而且这些一定要暗中查下去。再就是其他人也有想要太子死的。

顾御之此去危险的程度可想而知。一路凶险。小心为上。

“我知道了。父亲。”

顾御之拜别父亲,转身就走了。外面的一应之物已经准备好。

顾御之带着吴才,二子,还有六子,还有自己的小厮同时是自己的奶兄弟,顾渝,

一行五人骑上快马,出了元帅府。然后直奔城外而去。

厉承抱着肩膀,飘在空中。

他不过是想着,那个神算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为什么,就跟着顾御之一起飘走了。

这次他好像是绑在了顾御之身上。顾御之在前面疾驰。

他跟个风筝似的,在后面随风飘荡。真是这感觉真让人不爽。

“我是想去闯荡江湖。不想当风筝去闯荡江湖。”

多亏他现在是灵魂,要不是就灌一嘴的风,还有尘土。

他真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快马加鞭,尘土飞扬。

他的身体穿过一根根树枝,这感觉让人晕的慌。好想吐。

无聊的厉承欣赏着周围的风景。这里刚出了洛阳城的范围。

还在洛阳外的官道上。前面有茶寮,显然顾御之并未打算休息。

连停留都未停留,他们疾驰而过。

厉承有些口渴了。眼巴巴的看向茶寮。可惜了。他现在喝不到。

急行军真的很无聊。因为速度太快,来不及欣赏,周围的环境。

厉承无聊的托着下巴,跟在顾御之的后面。

对这五个人的体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厉承知道武人的素质普遍比普通人强。但是没有什么清晰认知。

没有武人真的会在他面前拼命。今天他算是有了个清晰的认识。

这些人,竟然跑了一天,没有叫苦叫累。依然前行。这就让厉承很是佩服。

厉承不跟其他人一样歧视武人,因为顾庭宛的关系,他也很恭敬武人。

在他印象里,这些人保家卫国。英勇杀敌。

他们用生命和血肉换来,今天的平安喜乐,歌舞升平。

他们是不讲究礼数,粗鲁,说话不经大脑,甚至闹出一些笑话。

但是不管他们脾气秉性如何,都该受到尊敬。

这是厉承从小被教导的道理。也是他一直坚持的道理。

所以他对于顾御之这些武人,态度是很客气。甚至是宽容。

完全不在意他们的失礼。更不会怪罪于他们的莽撞。

这些举动,不是要笼络人心,而是由衷的觉得他们应该得到尊重。

不应该跟有些人一样,一边享受着平安的生活。一边嫌弃他们。

这绝对不对。这是忘恩负义。

用乐炎的话说,就是吃饱了骂厨子。以为自己算哪根葱。

乐炎说的不留情面,但是这就是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人绝对要居安思危,而且不能忘本。

也因为他这样的态度,连带着,其他人对带武官的态度都有所改善。

他也无意间笼络了不少军官。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厉承从小在京城长大。从来没有见过边塞的硝烟。更没有见过大漠孤烟直的壮阔。

他的所有认知,都是别人的口耳相传,还有书本上的描述。

厉承心驰神往,想见识一下大好河山,但是身份所限,他竟然没有出过洛阳。

这次也算是圆了他的梦想。死之前有这么一趟,他也值了。

厉承一边看向日落,一边看着连绵的树林。

天马上要黑了。他们已经疾行一天了。该休息了吧?

“找个地方休息。晚上赶路,会有劫匪还有野兽。”

顾御之喊道,一张嘴吃了一嘴尘土。

他却完全不在意。这里和之前的大漠相比。已经好很多了。

“我记得前面有个破庙。去那里吧。”

这次开口的是吴才。他四十多岁。眼角已经有细细的皱纹,人很消瘦,但是一双眼睛很精明。眼波流转间,透漏出睿智。

应该是常常笑,法令纹很深,看着添上几分刻薄。

这个年纪,已经留起胡须。是一把山羊胡。

一看就是很喜欢,经常搭理,油光水滑,精心保养。

不过经过这一天的急行军,已经乱糟糟了。

开始厉承还在想,其他四个人都是年轻人。

怎么安排吴才这么一个年大的。身体怎么能吃的消。

现在看来,是他小瞧人了,这个吴才别看精瘦,身体真好。不比年轻人差。

一路上都没有喊苦喊累。急行军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掉队,看着比几个年轻人都精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