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623)
“我就是在夸奖你,你弄的我心惊胆战的。”
乐炎也委屈,要不是为了救他,乐炎也不会来这个地方。谁知道正主,还有正主的亲朋好友,都想嘎了他。
他们又闲扯了一阵,就到了宫门口。查过腰牌,检查过马车,他们就进入宫里了。
王亮已经接到消息,在二门等他们了。
“恭迎太子殿下回宫。”
“父皇找我?”
“是。特地让老奴来迎迎殿下,方老将军带着方骁骑尉,在殿前请罪。”
“知道了。走吧。”
果然是在这里,这方老将军反应够快的,这么快就进宫请罪了。果然老奸巨猾,多亏我技高一筹,算计不死你。
顾御之听到厉承在心里吐糟,在后面抿着唇跟着。谁能想到一脸温和雅正的太子,在心里疯狂吐槽。
他们跟在太子后面一起去了御书房。果然在门口,就见方将军带着儿子方军跪在外面,旁边还跪着被五花大绑的方青琥。
“太子驾到!”
他们走进来,方张恭敬的给厉承磕头。
“方老将军请起,怎么跪在这里?”
厉承明知故问,不认识方军,还不认识那边的方青琥。毕竟下午刚见过。
“是老臣管教不严,冲撞,伤到九殿下,老臣罪该万死!请殿下责罚!”
“这话怎么说的,就担心方老夫人误会,我特意叮嘱,这不算大事。都是小孩子间的打闹。何至如此呢?”
这老将军,说话的调调,跟他家夫人一模一样,不愧是能成为夫妻这么多年。真是够相的。
“太子殿下大度不追究,不代表我们没错。是我管教疏忽,太过宠溺,才有今天,我已经将这孽障带来。任打任罚。”
“老将军严重了,您为天朝鞠躬尽瘁,功劳至伟。哪里有罪,赶紧起来。”
厉承亲自往起扶方张将军。老将军顺势起来。一脸羞愧的跟太子道歉。
顾御之听着厉承一边嘴上恭维,一边在心里吐槽。
一个武将说话也这么类,果然人老成精,都不简单。还想道德挟持我,让我放过你孙女。想的美。多亏我早有准备,你有张良计,我有锅墙梯。
顾御之尽量控制住表情不笑出来。平时厉承可不会在心里那么多吐槽,这次是真生气了。
将方张搀扶进御书房。皇帝已经等在那里,放下批阅奏章的笔。
这老家伙突然跑过来请罪,嘴里翻覆都是他教育无妨。让人问了才知道,他曾孙女在元帅府,无意间,冲撞了九殿下,惊扰了太子殿下。才来御前道歉。
能让这些老家伙亲自过来请罪的,估计不是小事。皇帝就说等太子回来再说。本来想着出事了,太子也快回来了。
谁成想,这一拖,就到晚上了。方将军带着儿子曾孙,在外面跪了两个多时辰了。
皇帝话已经说下了,中间也请老将军进御书房等,这老将军不乐意,说就在外面请罪,等太子回来。
皇帝派人去打听,听说太子在长孙府,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他这儿子猜到方老将军会来求情,故意为难他呢,而且他这儿子没打算放过他们。要不不会第一时间去长孙府。明天还有的闹。
皇帝头疼,怎么总有不长眼睛的人去找厉承的麻烦,真的以为他这太子是心软的好脾气老好人了?
“老臣有罪!管教不严!请殿下和陛下责罚!”
又是这一套。厉承将人再次拉起来,扶他坐下,将礼贤下士的样子做的足足的。
有宽慰了几句。表示不计较,皇帝也跟着说,不计较。让他们将人带回去吧。
又劝慰了一阵,老将军才带着人离开。
人走了,顾庭宛从屏风后面的出来,坐到椅子上。看来他一直在,估计是让方将军堵在御书房了。不好让方老将军见到,才躲起来。
“到底怎么回事?”
皇帝问厉承,顾御之抢先将所有事情都说。
“最近这勋贵的家里,不孝子是太多了点。该管管了。前阵子,岑津和贺家的打起来,前前阵子,xx孙子和户部xx家的外孙子打来。
我这洛阳什么时候纨绔子弟这么多了。享受着特权,不办事,就算了,还拖后腿,就让人不喜了。”
皇帝皱眉,边关安静了,这天下怎么还乱了。洛阳城最近乌烟瘴气的。并不是斗殴,就是小偷小摸,一个都城都这样,其他地方更无法看。
顾庭宛提议。“增加人手,加大力度处理,维持治安。”
“治标不治本。这些人安静一会儿,还会出来。”
皇帝想了一下。“我下旨,弄两个私塾。一个交文,一个教武。收各种世家子弟,都给看到一起。既然家里教不了规矩,朕就出人,教他们些规矩。”
“这个方法不错,倒是能约束不少世家子弟,不分嫡庶,全都弄进去。找个厉害的人看管,省的到处闯祸。还能教些保命的本事。就是这学监的人选不太好选。”
皇帝和顾庭宛两人同时看向厉承和顾御之。
“我还病着呢,不能操劳。咳咳。”
厉承摆手拒绝,还假模假式的咳嗽两声。
“我现在真教那些大内侍卫重箭,**乏术。”
顾御之果断拒绝。这事情怎么看都吃力不讨好。而且后续麻烦太多。他们才不接呢。
“没事,只是挂名,你们可以选能干的帮忙。这样,我将两个私塾安排在一起,怎么样?”
在皇帝看来,两人都是借口,有空出去玩,跟他说,身体不好,忙不过来。扯呢。他才不相信。这人选现在看来就他们两最能镇住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