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689)

作者:蓝色苹果钟 阅读记录

用他母妃的话来说,他们顾家一脉相承,画四不像,画的一绝。

厉承从未给他补过这些常识,在他看来,这不是顾御之擅长的领域,他不喜欢,厉承不会强求,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今天,厉承做了完全准备,自己将能用到的经典都重新记了一遍,生怕有疏漏。

没想到这张大人直接转而攻击顾御之了,他有些担心顾御之答不上来,丢脸,直接急眼,回去觉得没发挥好,生闷气。

第四百零四章我气死你

第四百零四章我气死你

第四百零四章我气死你

顾御之丢给厉承一个放心的眼神,然后搭理都没搭理他爹,在众人的注视下,站出来。

“张大人,我知不知道这五种刑罚,不影响你们讨论吧,你们文臣喜欢磨磨唧唧,引经据典的讨论,不如我们武将痛快。

既然太子殿下都提出来加强刑罚,肯定是有他的用意,我们直接听命就是。哪里那么多的理由。”

顾御之胡搅蛮缠的一说,得到武将们的支持。“对啊,墨迹那么多干什么?让怎么办就怎么办就完了,我们听命令。”

“讨论好几天,连个屁都讨论出来,天天翻来覆去那几套,有什么用。”

“就是,就是。”

一群武将大小声的应和着,朝堂上一片喧闹,皇帝仁慈,喜欢大臣们各抒己见,一般上朝言论如果不是太过偏激,也不会管。

你想朝堂上都能打起来,这朝堂的底线有多低了。其实顾御之严重怀疑,皇帝就是单纯喜欢看热闹,有什么比坐山观虎更让人开心的了。

张大人显然对于顾御之的左顾而言他很生气。

“祖制规矩早定,刑法制度哪里是轻易动摇,这是一国的根本,当然得慎之又慎。

上将军不用推诿,连最基本的刑罚的类型都不知晓,答不上来,又有何种理由,在这里说你支持改革,不是贻笑大方吗?”

这句话就差直接说,你屁都不懂,你有什么权利叫嚣着要改制度?简直自不量力!

哎呀,顾御之这暴脾气,这不是硬钢他呢吗?顾御之可不受这委屈,直接对上了张大人。

“你就会拿祖制说事情,你连祖制里面说的礼义廉耻都没明白,就大放厥词?

刑律里面有“十恶”,是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种罪。

细细数来,大人犯了几条?”

张大人怒目而视,“欲加之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这是栽赃!”

“大人息怒,我相信你的品行,这里确实没有你,可是这里面可有你的家人。”

顾御之一句话,张大人差点蹦起来打他。这不是在皇帝面前给他上眼药吗?

这顾御之简直就是他命中的煞星,专门来克他的。

“顾上将军慎言!”

“我就举个示范,张大人心虚什么?怕不是担心家里人有触犯的?这基本的十大罪,可都是最大恶极,可是他对应的刑罚轻重罪责不同,有的人啊,就有恃无恐。”

顾御之挑衅挑眉。“张大人想考我的刑罚,我还是知道的,就不喜欢卖弄。”

这话里话外都是在骂张大人爱卖弄。顾御之贴脸回怼,气的张大人拂袖退回去。

顾御之像只斗志昂扬的斗鸡,在其他人冲上来前,继续说到。

“开始的五刑制度,从轻到重依次是:墨(在面或额上刺字涂墨)、劓(割去鼻子)、剕(挖去膝盖骨)、宫(毁坏**)、大辟(死刑)。

是以摧残人的身体来实施惩罚,俗称肉刑。

后续觉得如此的惩罚太过残忍,进行大规模改革,以自由刑为主的五刑制度逐步形成。开始以新的五刑罚为准。

分别是,笞,杖,徒(强制服劳役);流(把罪犯押解到边远地方服劳役或戍边,按里程分等级),死(即死刑,细分为斩、绞两种)。

在五刑之外,还一直保存着,一些极其严酷的刑罚。如凌迟、腰斩、诛九族、车裂等,这些都是针对犯了谋反等重罪的犯人实施的。

但是君主仁慈,这种极其残酷的刑罚,基本都没有实施过,现在基本以徒和牢为准。

就是为了给边塞提供有生的人力,好抵御外族入侵。

可是随着战争结束,这样以徒和牢为主的刑罚,就成为了累赘。

最近全国各地反而不太平,各地都有匪患抬头的趋势,不过是犯法的代价太低。

有些穷凶极恶的人来说,他犯了罪,不用付出命的代价,他做事情的时候就会猖狂些。反正只要死不了,还能有口饭吃,比在家饿死强。

这才早就了大量的人铤而走险,去抢劫杀人,天下卜天平,乱世用重典。

太子殿下,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危着想,想要犯法者,有一个忌惮,所以才要重新启用重刑,以儆效尤。

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武将,都能体会到太子殿下的良苦用心,你们这些天天将天下,将百姓,将社稷,放在嘴边,放在心里的朝廷众臣,难道不懂这些道理?”

顾御之扫向那些蹦跶的最欢的大臣,语气是少有的正经和严肃,倒是有几分上将军的派头。

“不,你们都知道,心里比谁都明白,一直反对,不过是想证明,你们有用,对江山设计有用。

反对一下挑一下毛病,反正也不用你们改进,你们挑剔完了,还能留下个贤良的名声。

哼哼!说的冠冕堂皇,不过是一肚子机关算计。你们如此尸位素餐,可对的起你们挂在嘴边的百姓,可对的起那保家卫国的战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