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770)
如果按照规矩来,这位上将军按照要求完婚,就是当朝的皇后,男皇后,还是上将军?!怎么光想想就嵴背发凉呢。
众臣一脸如丧考妣,他们谁也没想到是这个发展,谁能想到太子变成皇帝了,婚约还没退。
“皇帝三思!”
群臣都跪下了,这时候他们无比怀念先皇,虽然他还活着,但是已经格外让人想念了。
毕竟先皇再不靠谱的时候,都没如此考验过他们的心脏。
“嗯,既然是父皇的旨意,我哪里有不遵从的道理,既然如此皇后的册封大典就一起办了,上将军,一切事宜都交给你了。”
厉承大手一挥将事情都交给顾御之了,顾御之扫了一眼众位大臣。
“各位有什么人选都报备上来,作为未来的皇后,我肯定会尽到应尽的责任!”
顾御之两人一唱一和,将皇后这件事坐实了。
众位大臣纷纷跪下,“请陛下收回承命!万不可如此!”
“求陛下收回承命,祖制不可破。”
“请陛下三思,自古哪里有男人为皇后的?!简直是荒唐!”
“请陛下三思!”
“收回承命!”
这些大臣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纷纷跪下,一群人山唿万岁三思。
厉承淡定的看着下面大臣唿天抢地,这个场面倒是比唱戏看着有趣,厉承无比庆幸,他外公不在,要不他就掣肘了。
文臣这边唿天抢地,武将那边大多数都一派淡定的看戏。
在他们的角度看来,顾上将军当不当这个皇后都不吃亏,不说那体型,一看吃亏的就是皇帝。
要是顾御之不乐意,谁能真的强迫他,这个皇后,更多的像是顾御之在盘算什么。
他们拥护的是顾家,忠君爱国不过一说辞,说句不好听得,就是顾御之起义当个皇帝,他们没准还乐见其成。
看这情形就知道,今天这水够混了。
“众位不是我不想收回承命,这是先皇的旨意,按照祖制,我无权利推翻先皇的旨意,何况是赐婚的圣旨。”
厉承一脸为难,那些拿着祖制说事的大臣一僵,他们有种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我是想去找先皇撤回圣旨,可是,父皇他离开了,不知道去哪里了,我也没办法。”
厉承一摊手将所有事情都推出去了,厉承就是笃定,他现在没有其他长辈,没人能跳出来,违背先皇的旨意。
这件事就够这些大臣烦恼很长一段时间了,“各位有什么好办法吗?也给朕出出主意!”
众位大臣面面相觑,这时候他们有什么好方法,另立皇后,违背先皇旨意,如果遵照先皇命令,那么就得捏着鼻子承认一位男皇后。
他们想将自家的闺女送进去,一辈子混好了也是个妃,即使生的孩子也是长子不是嫡子,这事情怎么看都让人膈应。
“各位看来没有好办法了,上将军,到处寻找一下太上皇,这选妃的事情就先搁置,后续再议!今天就到这里吧,退了吧。”
“是,恭送陛下!”
厉承走了,其他人都一脸懵的出去,有的机灵的跑去顾御之面前探口风,顾御之一脸无奈,只是说,他自己都快忘了他们之间还有赐婚冲喜这件事情了。
如果一直找不到太上皇,他这个皇后恐怕就当定了,那一脸无奈,好像是受害者,有那看不透的,看顾御之一脸同情。
有的聪明的已经差不多知道这可能是皇帝和上将军的计划,就是为了,不让他们将人送进后宫,这是担心,外戚趁机壮大吗?
他们脑补了各种阴谋论,唯一没有想到,他们只是两情相悦,为了以后铺路呢。
厉承回到御书房,看向王亮,“人都记下了?”
“是,反对的人都记下了,奴才这就让人去查。”
“嗯,你办事我放心。”
这是一次试探,也是一次阻止,他已经努力这么久,怎么会让这些人往他后宫里面塞人呢。
王亮走了,林智出现在椅子上,“殿下,你这招够狠啊,不过我很喜欢。”
看到林智,厉承放下笔,“林叔,你不在元帅府吗?”
厉铅华只带走了些暗卫,剩下的都给厉承留下了,按照之前的打算,厉承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班底,用自己人,比用别人的人,更让人放心。
但是厉铅华退位的太突然了,厉承的人还不够强大,厉铅华就直接将大部分的班底都留下了。
王亮和林智这种最亲的亲信,基本上都是要带走的,厉铅华在元帅府,也用不到,就暂时让厉承借来了。
林智他可没借来,也借不动,林智是朋友,不算是属下,他留在皇宫,是因为厉铅华的约定,他不会为厉承办事的。
如果不是自愿,有时候厉铅华也请不动他办事的。
“太无聊了,看别人谈恋爱也还可以,可是一个躺着,一个一脸哀怨就太难看了。”
林智实在是受不了厉铅华那丧气的样子,不如来厉承这边找点乐子做。
“我看你那个影卫本事还不错啊,比我那倒霉徒弟强多了。”
“哪里比得上林叔的徒弟,那个影卫不过是无意间救得人,非要跟在我身边,我想用你那徒弟,你也得舍得啊!”
厉承的影卫头领,不是从父皇的影卫中选的,是他自己找的,小时候无意间救了一个人,就跟在身边了,逐渐成为现在的影卫头领。
他手下大部分还是跟厉铅华的影卫师出同源,都是一起训练的,却因为领头的影卫首领不同,习惯更是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