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790)
贺文岚倒是一路官运亨通,现在已经是御使侍郎了,这是踩着他们的血升官发财,还要落得一个直言不讳的言官的好名声。
皇帝还挺信任喜欢他的直言不讳,每次都会郑重的让人去查,一旦坐实就会大肆嘉奖贺文岚,贺文岚大张旗鼓的宴请炫耀。
这又升官又发财的样子,一时间让人忍不住嫉妒的牙根痒痒,有他在本来佛系的御史台,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开始疯狂的各种弹劾。
当然有实锤也有误报,可是御使本来就有风闻报事的权利,不会被褒奖,也不会被罚,这让本来浑浑噩噩的御史台,天天都有事情做。
他们打了鸡血到处挑事,其他部门就要核查,还要小心担心自己卷进去,一下子所有人都想着保命,老实做事,朝堂上风气也好上很多。
不过也因为这些御史台的人的积极工作,让朝堂上换了好大一批人。
很多聪明人看这局势也就明白了,应该是皇帝有意扶持这位贺大人唱双簧,用这种方法肃清朝堂,打碎原有的势力。
这都换的差不多了,这位贺大人又冒出来弄什么幺蛾子了?难道尝到甜头了,想要再来一次?
“臣弹劾张大人贪赃枉法,纵子行凶,强抢民女,强占土地!”
张大人头上汗水下来了,从队伍里出来,噗通一声跪下,大喊冤枉,“臣冤枉啊!请陛下明察秋毫!”
张大人上来就赶紧喊冤,一副受了大委屈,被泼了一身脏水的嫌弃,将那份复杂和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
厉承心里暗骂,老匹夫!嘴上却说着安慰理解的话:“我相信张大人的清白,不至于如此紧张,快起来,”
转头呵斥贺文岚,“贺大人这话不能随便说,谁人不知道,张大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最是清明高洁,哪里受得了如此的污蔑?”
“我也相信张大人是被冤枉的,张大人德高望重是我辈之楷模,怎么会做下如此龌龊之事,肯定中间有什么误会?”
周杰周大人第一个出来帮忙说话,他开了个头,不少和张大人关系不错的紧跟着出来给张大人说情。
贺文岚站出来参他就一定有些依仗,他从袖子里掏出捂了好久的账册,将证据呈上去,“臣有证据,请陛下查看。”
小太监接过账册将证据呈给候善,候善检查完了才给皇帝厉承过目。
厉承随手翻着证据,这些都是他让人查的,具体里面有什么内容他再清楚不过,现在的翻看不过是做做样子,这做戏就得全套,老匹夫这次不死也得让你好好掉层皮!
顾御之站在堂下,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热闹的样子,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你这个老匹夫,让你蹦跶让你叫嚣,让什么事情都想掺和一脚,这次给你扒掉一层皮。
厉承将手里的证据看完,一脸痛心疾首,一言不发递给候善,示意他将证据递给张大人。
候善亲自将证据递到张大人跟前,张大人颤抖着手,翻开账簿,里面一笔笔数额刺痛了眼眸,有些他见到过,大多数却根本不知道。
当官当官哪里有不贪的,张大人当官如此久,多少还是有些灰色的收入,他注重名声,做事都极其小心,都是经过多人之手,再不就都过一趟明路,这么多年倒是从未被抓到过。
这册子上的账目有的他都忘记了,可是这里面记得清清楚楚,哪里不知道,这些证据可不是一个小小的侍御使弄不来的,恐怕是有其他人想要他的命。
张大人第一个怀疑的人就是顾御之,他得罪顾御之的时候最多,也最喜欢和顾御之唱反调,怀恨在心也最可能。
这些账目真真假假,证据不多,光靠一本真真假假的账目,想让他认罪也不可能。
既然已经摆在面前了,为了身家性命也不能承认,张大人自信他之前做的干净,只有咬死了不说,这核实的证据也不好找。
“老臣鞠躬尽瘁,兢兢业业,一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老臣,求陛下给老臣做主啊!”
张大人说的声泪俱下,脸上一片凄然,好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顾御之和厉承齐齐忍下要翻白眼的冲动。
在心里齐刷刷的吐槽,这个老东西还真会哭,证据都甩到脸上了,还在这里叫委屈,装可怜。
要是不是他们看过证据,确定有些事情这老东西亲自动手的,知道他私下里是什么德行,他们可能跟那些大人一样,觉得张大人高风亮节是被冤枉了,是无辜的。
厉承现在是皇帝不方便,要还是太子他绝对会骂他两句斯文败类,不就是装样子吗?谁还不会了。
厉承换上一副信任的表情:“朕相信张大人,一定还你一个清白,为表示公正,既然这次的账簿是御史台提出的,这件事让御史台核查,难免会有失偏颇,这次就不让御使台核查了,各位有什么比较合适的人选?”
厉承知道张大人和御使大夫有同窗之友谊,让他查浪费了他收集的证据,现在御使大夫还有用,还不是收拾他的时候,厉承特意避开御使大夫。
众人面面相觑,这贪腐的事情,基本都是监察院,御史台的职责,皇帝一句话,将这个最应该干这件事的部门排除了,这让他们怎么推荐?这不是闹着玩呢吗?
万一推荐的人选有问题,两头都不落好人啊。
“不如多位大臣一起监督核查?”
有人就提出来,实在不行就多选几个人,这样即使出事也有人担着。
“三堂会审的情况,除非是大奸大恶,张大人不过是被冤枉了,这样有些小题大做不符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