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88)
方叔和方婶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想表达什么意思。
上将军怎么突然疯了。多好一个孩子可惜了。
方叔打算一会去老大夫家一趟。让他来看看顾御之。
这孩子也算是他们看着长大。可不能出事情。
其他人担心刺激到顾御之,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打着哈哈,催促顾御之吃饭。
“二少,吃饭。吃饭。”
方婶体贴的给顾御之换上一双新筷子。
顾御之看着筷子出神,什么时候,自己的情绪竟然这么容易被牵动了。
“宋三子上山了。不知道这次能不能猎到什么东西。
下午我去看看。晚上改善改善伙食。补一补。”
方叔淡定的聊天。顾御之回过神来,胡乱的应着。目光不自觉的停留在厉承的身上。
他们吃完饭,厉承终于恢复正常。只是这次的情绪崩溃。
还有拼命的抵抗,似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力量。他脸色有些苍白。看起来有气无力。
顾御之回到房间。仔细查看厉承。忍不住有些心疼。
“要不你下次还是骂我吧。我不生气。也不会有什么。
你这样控制情绪,看起来一点不好。”
“我没事。不能总让你受委屈。我现在感觉很好,只是有些累,我休息一会。”
“好。”
顾御之将厉承身体旁边,靠里面的位置挪出来,让厉承躺在那里。
厉承闭上眼睛睡着了。这次睡得很熟。
顾御之看的心惊。灵魂看不到唿吸,就和死了一样。
顾御之只好时不时凑近,探一探厉承身体的鼻息。担心厉承睡梦中直接嘎了。
天还早,才下午,顾御之也睡不着,厉承睡觉他也不好带着他到处逛。
就坐在旁边,打开之前的木工箱子,掏出工具开始继续雕刻人物。
顾御之很专注。他手下没有犹豫,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
脑子都放空了,所有情绪都被安抚。只有眼前的木偶。
他一道一道刻画着衣袍。细致认真。
专注的像是世界除了这个木偶。再也没有其他东西。
这边岁月静好。偶有波动。
洛阳城那边就不好了。早朝的时候,皇帝就开始发难。
之前压下的事情,都被重新提及。一两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借着这些事情。皇帝大发雷霆,直接撤掉两个御使,一个轻车督尉,还降了一位千牛卫大将军。
所有人都静若寒蝉。就担心下一个倒霉蛋就轮到自己。
所有人都看出来,皇帝在减除疑心。在清理人。
这些人。平时不显。都是些透明人。不显山不漏水。
皇帝这次单领出来,全都罚了,有的聪明人才反应过来不对。
这些人好像不属于任何一派,但是有些糟心事情里面。
这些位都有身影。不是给过意见,就是推波助澜。
没有什么实质参加,没有涉及的实际证据。
不能直接将人拉下来治罪。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不干净。
这次皇上借着一些小事,直接将人清理了。看来是触怒陛下了。
长孙闻站在首位,耳观口,口观鼻,鼻观心。反正就是一言不发。
这几个人只是开始。皇帝只是在发泄发泄怒火。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招数。但凡能摆放在明面上的事情,都不叫事情。
长孙闻更在意的是顾庭宛没有上朝。顾庭宛回来以后,几乎天天上朝。几乎天天进宫。
这种关键的时刻。竟然不在。太不符合常理。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顾元帅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才不上朝。
他这个作为师父的人最了解这两个徒弟。
都是好脾气,良善的人,好脾气不代表没有脾气,反而好脾气的人生气来,不好平息,还计划周详。
这次太子出这么大的事情,两人还将太子送走了。就代表这两个人开始报复了。
以前两人捣乱调皮,就是这个套路。
将能牵涉到在乎的人保护起来。
然后一个出主意,吸引注意力,另一个实施计划。负责行动。
如果真是这样。长孙闻叹气。恐怕他这两位徒弟,正在下一盘大棋。
看一圈这满朝的文武。不知道这次轮到谁。这些人真是不知所谓。毫无畏惧之心。
长孙闻心里又开始忧心,这两位开始动真格的了。希望皇后娘娘不要煳涂。
一场胆战心惊的朝堂下朝了。有人欢喜有人忧,当然这次还有人哭。
欢喜的人,觉得自己逃过一劫。
忧的人,觉得自己恐怕逃不过下一劫,伴君如伴虎啊。
哭的当然是被撤官还有降级的几位倒霉蛋。
长孙闻走在后面。看到那位前千牛卫大将军,面沉似水。第一时间离开了朝堂。
不担心狗急咬人,就担心狗不急。
狗不急,怎么能有正当的理由,关门打狗。
长孙闻摇着头,叹了口气,背着手下朝。这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不容置喙。
皇帝一边往后面走,一边摘掉头上的冠冕。
王亮在一边赶紧接住递给一边的小太监。
“都安排好了吗?”
“安排好了。按照您的吩咐在办。”
“好。给我好好查一查。朕倒要看看,到底朕这个家,有多藏污纳垢。”
王亮低着头,小跑着跟着皇帝。不敢说其他。
皇帝这次是动了真火。不仅前面发难。后宫也逃不掉。尤其是皇城军,这次恐怕会大换血。
一个小太监飞快的跑过来。
“参见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