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959)
“你说过,死都要拉着我一起的!”
顾御之不依不饶,明明是他先开始的,说过怎么都不会放手,死都要拉着他一起下地狱的,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还担心厉承迟疑,顾御之祭出杀手锏,“陛下别忘了,我曾经跟太后当众许诺过,如果您死我会殉葬!”
“罢了,罢了!礼部……”
厉承喊人可是朝堂上鸦雀无声,没人回答,厉承扫了一圈大臣,齐刷刷的震惊脸,满脸都是不可置信,像是已经被刚得到的消息震傻了,久久不能回神。
“皇帝叫你呢!”
顾御之见礼部的官员不答应,上去亲自踹了一脚,众人这才回过神来,他们真的以为两人是合作关系,现在看来,假戏真做了!!!简直就是倒翻天罡,今天肯定能载入史册名垂青史。
“下旨册封厉苏问为太子,长孙长歌为太子太傅,顾言之为太子太师,礼部侍郎刘尤为太子太保,另命校尉顾渝为太子近卫,随时左右。”
众位大臣知道这是为厉苏问这个太子稳定位置,有这些人的保护,厉苏问如果不出意外,就是下任皇帝,只要不太昏庸,就你能保一辈子都稳坐那个位置。
不过这么安排肯定是有大动作了,果然下一句就是,“册封上将军顾御之为皇后,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同时进行,昭告天下。”
“这……”
有人刚想说什么,顾御之一个眼刀就过去了,眼里大有威胁的意思,你在多说一句,我就将你嘴缝上。
那人飞快的闭嘴了,现在皇上和顾御之站在一起,他估计再有意见,他们对自己的项上人头也该有意见了。
全程厉承的舅舅,最有希望接替丞相之位的长孙高歌神神在在的站着,什么反对话都没说,一脸沉静,颇有长孙闻的风范。
武将那边更是没人挑头,没有出头鸟,就没人附和反对,命令就这么下去了。
至于天下人怎么想,就不知道了,反正男皇后这件事算是开创了历史先河了。
长孙高歌下朝叫赶紧跑了,第一个冲出去上了马车就常常松了口气,不用被那些人问东问西的简直太好了。
“哈哈哈,好小子,果然是他能干出来的事情,不愧是我外甥够有胆子。哈哈哈。”
外面的下人听到笑声当做没听见继续往回走,他们家主子又不是第一天发神经,从小到大都习惯了。
昭告天下的圣旨传下去了,民间议论纷纷,各个府邸也议论纷纷,朝堂上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刘才能调查的案件终于有初步的结果,牵扯出来他的上级知府崔浪,还有那位巡按大人薛肃,他们加入了邪教飞蛇,受到蛊惑,疯狂敛财,收敛教众,侍奉他们的真神。
他们发现军队的抚恤油水大,探查不容易,联合几个在要职的教众,开始利用这些军属疯狂敛财。
后来胃口越来越大,开始组织人拐卖那些孤儿寡母换取利益,并且培养一部分优秀的孩子女人,让他们成为拉拢同盟的工具,必要时候成为杀手,杀掉那些不听话的人,或者杀掉那些阻碍他们的人。
一笔笔一条条都登记在册,并且禀告这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因为连证据都没有,无从查起,现在正在调查。
厉承拍着桌子表示严惩,并且大力开展剿灭邪教组织,鼓励各个州府自查,发现邪教组织第一时间给予剿灭,并且发政策,自发揭发,给予银钱奖励,至于那些受害者,可以去州府求助,会有官员核实,一旦确定是被拐的受害者,国家送回家,补偿银钱。
“陛下圣明!”
第五百六十九章厉治之死
第五百六十九章厉治之死
第五百六十九章厉治之死
这件事的影响恶劣,受害者广泛,甚至很多家的大臣家都丢了孩子,对这些邪教恨之入骨,厉承这时候提出加强刑罚,提高量刑的想法得到了支持,刑罚更改的进程飞快的推进。
朝堂这边一切顺利,厉治那边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厉承拍了很多人查找,都毫无音讯。
“他能去哪里呢?”
“应该是在哪个地方躲起来了,如果他想参加你的登基大典,一定会混迹在洛阳的谋个地方,不会太远的,否则等大典的时候全城戒严的时候,他就很难再潜入进来了。
厉承皱眉能找的地方他都找了,竟然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他有些担心。
“要不你的封后大典还是推迟吧。”
之前一直算计着让顾御之和他一起光明正大的站在一起,为了能将封后大典和登基大典放一起,他做了多少努力,做了多少算计。
就这朝堂的人都让他换了一茬,现在为了顾御之的安全,不得不退让。
“不用,我能自保,还能保护你,不用担心,我陪着你。”
“厉治不会对我动手,他不会对你手软的,你不要冒险了。”
“不,我坚持,你就别劝了,我会安排好人员,尽量周全一些。”
厉承没有办法只能勉强点头接受,却也有自己的打算。
登基大典没有准确多久,之前准备的差不多了,将一些缺的材料补充齐全就好。
厉承试穿了一下龙袍,最近稍微胖了一些,不再跟之前似的显得格外空荡宽大了。
“这还是我第第一件龙袍,之前穿的是父皇的,他传位太急,根本没赶出来。”
龙袍的绣工繁重,一件龙袍制作起来比较麻烦,可能需要十几个工人几年才能做好,所以基本上新皇都先穿先皇的龙袍,平时便袍倒是赶制的快,几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