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118)
孟鸿轩一脸茫然地看着那个小方片化成一滩水,什么镜来着?
除了孟鸿轩以外,此时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小小一个瞄准镜的存在。
陆执安看着用冰做的瞄准镜在接触到他的体温之后飞速融化,心中叹息。
冰冻成透明的之后和玻璃的透度是可以做到肉眼难以区分的,所以像是放大镜瞄准镜这一类的东西自然也可以用冰来制作。
但是这样的镜片局限太大,很难推广,还是玻璃用起来更方便一些。
然而即便是陆执安东宫内的匠人们已经在十分努力地研究了,如今也抽不出人手来制作玻璃。
陆执安记得,玻璃需要极高的温度才能烧成,煤是必需品,但是如今的大恒煤矿紧缺,开采量尚且供不上需求,很难抽出一部分来给他研究玻璃。
毕竟陆远平已经给他拨了一部分的煤来研究水泥,如今一直没有进展,倒是破碎原材料的这一步在无处发挥用武之地的工匠们手中玩出了花。
如今水泥的材料粉碎机已经初步有了前世的形态,但是如何才能煅烧出水泥来,陆执安还一头雾水。
他只记得需要煅烧,但是多少的温度他一点都不清楚,只能让匠人们一点点试,用穷举法虽然笨了些,慢了些,可总归是能找到答案的。
陆执安不可能抽调研究水泥的人手和资源去研究玻璃,毕竟玻璃即便是被研究出来,短时间内九成九的玻璃也会被当成奢侈品来售卖,只有剩下的1%才会应用到军事等领域。
而水泥一旦造出来,上到国家级工程比如防洪堤坝,下到百姓家中的房屋,都将受到水泥的影响,并且进化。
黄河水三五不时的就泛滥,隔上几年十几年就要决堤,每次都会闹得黄河流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如果处理的时候不讲究一些,后续可能还会引发瘟疫等灾祸。
无论是大恒,还是前世的华夏,黄河水患一直都是封建社会的心头大患。
治理黄河是一项大工程,绝不是水泥筑堤就能解决掉的,以大恒如今的人力效率,修建像是三峡大坝的工程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但是水泥可以给修筑治水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毕竟无论是从使用寿命、抗压能力上来看,成功浇筑的水泥都要比普通的方式要□□许多。
也是因为清楚这一点,所以即便是实验失败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也从没有动过停下水泥研究的心思,而陆远平也一直稳稳地供应着水泥作坊的煤矿需求。
“殿下!殿下!出成果了!!!”
侍棋的声音突兀地从校场边缘处传来。
陆执安甩了甩手上的水渍,冲他招了招手,脸上已经带起了笑容。
最近东宫手下的事情并不多,还是之前他忙活出来的那几个工程,因为这些研究都有很重要的后续安排,所以陆执安特意叮嘱过侍棋,一旦研究出了结果,无论他在做什么,立刻来报。
这不,现在正是武学课的时间,因为侍棋的这一嗓子,少傅卫将军朋友的表情已经开始不大好看了。
但这里太子最大,他作为臣子,即便是心里不舒服也不能置喙,只能暂停了教学活动。
陆执安也没有避讳他,彭佑在老爹那七个葫芦娃的名单里,又是他的少傅,自然是可以信任的。
反正这些事情最终还是要葫芦娃们经手操办,他也不需要对他隐瞒。
侍棋很快就到了陆执安身前不远处,面带喜色地往地上一跪:
“殿下!水泥作坊那边出成果了!”
侍棋是清楚陆执安心中水泥是什么样的东西的,能执掌东宫内务,他自然也很聪明,陆执安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水泥的用处他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所以当水泥作坊来人汇报说有了一点成果的时候,他立刻就放下了手里的事情,朝着作坊去了。
亲手用刀劈砍那块用水泥做的地面,什么都没有留下,却把自己手震得生疼。
不对,还是有留下东西的,被刀刃光顾的那条线上,留下了白色的痕迹和浅浅的凹痕。
验证过真实性之后,侍墨就依着陆执安的吩咐,飞奔到了校场,来和他汇报这个好消息。
“走!我们都去看看!”陆执安手一挥,把在场的几人都给叫上了。
连带着有些憋闷的卫将军彭佑,在看到陆执安喜形于色的时候,也没憋住,悄摸地跟上了脚步。
他倒是想要看看,一个东宫内总管,一个东宫太子,能让二人都如此不镇定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
水泥?
水和泥?这是什么奇怪的名字?
陆执安说是“我们”,实际上大家都很有自知之明,除了侍棋之外,和陆执安一同来到作坊的只有他的四个伴读和少傅彭佑。
都是可信任的人。
研究水泥的地方原名是宁水阁,陆执安等人到的时候,宁水阁中略微有些吵嚷,像是里面有人再争执着什么。
第54章 连传
宁水阁的守门小太监远远地就看到了太子仪仗,连忙钻进了院子传递消息。
不等陆执安等人走到近前,宁水阁中的动静就没了。
陆执安跨进院子,看到的就是一群明显是激动过了头还没有缓过来的红脸大汉。
“怎么了这是,老远就听到你们在吵,发生什么事了?”陆执安看着明显分成了两拨人马,还隐约有些互不服气的匠人们,有些纳闷。
研究出了水泥的配方,这不是应该高兴吗?怎么侍棋去报个喜的工夫还能吵起来?
“殿下!”工匠们行完礼之后,有人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