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125)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戎庭不知道羊毛会变成羊毛衫或者毛线再回来,所以,至少第一年的时候,羊毛的价格会被压到极低的地步,再加上陆执安早有了预估价的羊毛衫和毛线还要卖回戎庭,他们这边相当于是只出了人工和时间,就从戎庭那边赚了一大笔的钱。

如果戎庭知道他们要用羊毛来做什么的话,即便是拗不过民意,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他们也会疯狂抬价,给陆执安的商队增加任务难度,好让他们别这么得意。

所以陆执安他们是绝对不会在计划施行之前对外透露消息的。

甚至如果可以的话,等到真正要把控戎庭上下的时候再公布这个消息就更好了。

在搞明白羊毛贸易的逻辑之后,彭佑也明白了为什么太子会说北境可以稍稍放心一些了。

羊毛贸易即将实行,每年春秋都能收上一批羊毛,如果事情进展顺利的话,大概在执行一年之后就可以见到成效了。

到时候,无论是百姓还是戎庭的贵族们,都不会希望因为两国开战而影响了自己的财路,不说是不动任何干戈吧,至少对方是不敢主动挑衅或者是大肆攻击了的。

不然,就是底下的那些贵族们都能直接把戎庭王的龙椅给掀了。

除非他们舍得羊毛贸易中自己所得到的实惠,否则就不会轻易地掀摊子。

而在大恒亮出羊毛收购商的身份之前,他们又有多少掀摊子的底气呢?

彭佑原本是不大看得起商人的,觉得他们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反而平白的赚到了许多的银钱,惯是会偷奸耍滑的。

但是今日太子这一个计划,却利用他不太看得起的商人拿捏戎庭,虽然如今计划还没有开始施行,但是如果按照常理推断,这个计划失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小小的商人却能撬得动一国命脉,彭佑第一次意识到就连商人都不可小觑。

士农工商,排在最末的商人用得好了都能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工匠呢?看,他们造出来了水泥。

陆执安不知道自己这两天搞的事情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彭佑的认知,他还在和陆远平商量羊毛贸易的事情。

只不过,商议的地点从东宫变成了御书房。

羊毛贸易是国之大策,想要撬动戎庭的经济,并且在几年的时间里就能取得成效,所需要的资金和人手都不会少。

而这件事又不能以大恒皇室的名义去做,皇室的资金也就不能动用,所以这不像是去美洲寻找种子一样,他们爷俩清楚情况就够了。

关于人手和资金这件事上,陆远平和陆执安的想法倒是出奇的一致。

父子二人都打算薅葫芦娃们的羊毛【bushi】。

陆执安一直戏称陆远平的心腹大臣们为葫芦娃,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七个人,撞上了葫芦娃的梗,毕竟都是大老爷们儿,不可能叫他们七仙女。

但是戏称归戏称,能够得到陆远平的重用,实际上他们是能力手段忠心样样不缺的。

陆远平没有说过,但实际上他心里想的是这几人中除了镇国公的年纪大一些以外,剩下的六个人等到陆执安继位的时候应该都还活着,朝中有老臣,看事情才比较周全。

陆执安是容易想一出是一出的人,他脑子里的奇思妙想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蹦出来一个,但那些点子不是随时都能执行变为现实的,总要有人帮他参谋着。

陆远平是打算把他们几人都当做托孤重臣的,毕竟能力忠心手段样样不缺的臣子并不好找。

因着这个念头,陆远平有的时候还会故意透露一点点的消息给他们,让他们意识到太子的出众之处。

老臣好用,但也有傲骨,只有降服了他们,他们才会全心全意地为自己办事。

不是陆远平吹,他觉得陆执安降服这几个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和彭佑一样,葫芦娃们也是第一次听说羊毛贸易的事情。

上次陆执安的那篇论文终究只有他们父子俩和赵家梁看了,之后就一直没有外传,一方面是为了等羊毛研究的进度,另一方面也是提防消息外泄给自己增加难度。

如今朝堂已经梳理得差不多了,陆远平叫来的又都是心腹,所以,被后世认为是恒武宗治国之才初显的羊毛贸易事件,第一次进行了小范围的计划披露。

“太子殿下之才智属实令人佩服!”蔺晖文回味了一下整个计划的思路,依旧觉得有些惊艳。

他是户部尚书,对于金钱数字向来敏感,虽然双方都没有提羊毛的收购价和羊毛制品的售价,但是打眼儿一算就能知道,这种独一家的、保暖效果极好的衣服在戎庭肯定不愁卖。

卖再贵也都有人愿意买。

戎庭居北,冬日里极冷,年轻人还好些,火力旺盛,多穿些衣服总能扛过去。

小孩子活泼好动,不可能总是拘着,但是穿多了又不方便活动,每年草原上都会有因为不听大人的话,偷偷脱衣服导致风寒甚至是丢了性命的小孩子。

而对于老人们来说,他们身体脆弱,衣服穿多了喘不过气,穿少了不够暖和,每年冬天,草原上处处都是能要了他们命的危机。

未必会有多少人愿意给这些已经无法为部落提供价值的老人准备贵重的羊毛衣,但总会有的。

孩子和老人是部落的财富,一个是朝阳,一个是经验,有了这两个群体在,羊毛衣在草原上就不愁卖。

而他们,只要变换一下衣服的名字,不要叫它羊毛衣,短期内就不会被人猜出来原材料是什么。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