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138)
孟泽鹏当初带着大军去邯郸抓人,实际上同步在动作的并不止有他一个人,同时还有不少监察院、刑部、暗卫中的人手被撒了出去,全方位调查赵国公主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
三个部门在调查的时候并不相互通气,所以对彼此调查来的消息也不互知,如此一来就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消息的真实可靠。
孟泽鹏去邯郸再到返回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三个部门穿回来的消息就已经十分复杂,整个刑部与监察院几乎是全力运转,才将这么多年来赵国公主府所涉及的重大罪名都整理了出来。
之所以是整理重大罪名……因为对方的小罪实在是太多了,盘不清楚。
赵国公主毕竟已经被封为公主几十年了,这么长的时间几乎与大恒国祚相等,她的子嗣又不算少,仗势欺人的、狐假虎威的比比皆是。
如今时间紧急,首先要查的自然就是最紧要的重大罪名。
但是那些小罪名自然也不能被放过,这些都会在之后一一审查,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此大的动静,即便是当日在场的都是陆远平的心腹,可毕竟是动用了大军,消息是瞒不过百官的。
不仅仅是百官,连百姓都瞒不过。
所以陆远平先发制人,一上朝就公布了陆舒然一家目前已经查实的数项罪名。
“陆舒然贵为大恒公主,她与她的家人如今却犯下了如此恶劣的罪行,着,剥夺陆舒然赵国公主封号,贬为庶人。刑部、监察院、大理寺,三堂会审。”
“朕倒要看看,她这个前公主究竟能做下多少令人不齿的事!”
说完,陆远平就一甩袍袖,离开了明光殿。
留下百官在台下面面相觑。
上来就夺了公主封号,如此看来,这回陛下是真的十分生气了。
还有人想得更长远。
公主是皇室成员,庶民可不是。
皇上这是不打算顾虑陆舒然的皇室血脉了?
再联想到天牢中已经快要装满了的犯人数量,百官齐齐一抖。
这干过完年,就要做这么刺激的事情吗?
有点激动,又有点害怕怎么办?
元安元年的第一次朝会,结束的匆忙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然而接下来,百官们要惊讶的事情还有很多。
随着陆舒然一家押入天牢,京城的监察院也开始接受关于陆舒然一家以及邯郸所属官员的线索举报,依旧和以前一样,被证实的线索,第一个举报人会收到监察院的奖励。
一时之间,刚刚安静了一个月的监察院再次门庭若市。
第60章 结案(上)
这场从公主一家,一路牵扯了九成九邯郸官员,波及整个赵地的大案,从正月十六正式开始审理,到收尾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了。
若是从牛大富进监察院那一日开始算起,整个案子共计耗费四个月的时间,以及无数人力物力,才算是终于进入了尾声。
而对于这件大案的报道,也随着每月一刊的大恒新闻报向全大恒的百姓公布。
因为这样广泛的消息宣传,所以如今大恒上下的百姓们大多都听闻了赵国公主府的事情,而随着正式公审的时间对外披露,来自赵地以及京城的百姓,开始向着监察院衙门涌去。
经过这半年来的线索举报,监察院衙门的地址在京城百姓们心中已经十分深刻,甚至因为年前对于游郑冬等人的那次公审,大家还知道提前到衙门外来踩点寻找有利地形。
在这一点上,从赵地赶来的百姓们就吃了些亏,毕竟他们可没有京城百姓的经验丰富。
三月初八,宜祭拜、祭祀、安葬。
这一日,整个京城都比平日里冷清了许多,城中有近三成的百姓都朝着监察院衙门所在的方向而去,把太平坊中的大小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来晚了的百姓即便是知道自己肯定到不了监察院近前,依旧努力靠近,想要第一时间知道里面传来的消息。
此前,大恒之中即便是发生了什么大案要案,因为消息传播不畅通的原因,很难造成多大的影响力。
大恒新闻报对于案件的报道,因为其本身自带流量,再加上涉及到与自身利益相关,无论是第一期的游郑冬等人贪污渎职案,还是近几期的公主府谋逆叛国案,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由于前往监察院附近蹲守的百姓数量从五更三点解除宵禁以后(凌晨4:12)就开始激增,巡城司的人不得不全体出动,甚至在向上申请后调来了部分金吾卫,用以维持太平坊中的秩序。
即便是这样,太平坊中依旧拥堵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街道两侧也只有在金吾卫们的勉力维持下,才勉强留下了街道一半的宽度容人通过。
太平坊中都已经拥堵成了这般模样,监察院附近更是几乎无法移动。
今日公审,虽然皇帝不会亲临,但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以及表达皇室对于这件案子的重视,太子陆执安亲自旁听。
这还是陆执安在进京之后第一次迈出皇城,看着分外热闹的景象,不由得有些唏嘘。
这样喧嚷的场面,是因为百姓们在意陆舒然一家的下场,也说明了他们在这样的欺压下,过得有多委屈。
虽然这件事和大部分京城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作为社会底层,他们同样是被欺压的一员,虽然陆舒然并不是欺压他们自己的祸首,可如今能看一看这些人的下场也是好的。
试想一下,连公主都能得到惩罚,那么是不是他们曾经所受的冤屈终有一日也可以得到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