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167)
她身上的衣服虽然还没有到破破烂烂的程度,但也没好多少。
京城的慈幼院前段时间刚刚被清理过一次,正是清明的时候,新上来的几个主事人也都是心善的,略作商量之后便把她留下了。
至于赵小翠说的做工来换吃的什么的,没有人当一回事儿。
但即便是他们不给她分派活计,赵小翠也无法心安理得地坐着等吃饭,她年龄也大,已经十四岁了,能做的事情不少。
离饭点还早的时候,她就帮着大婶大娘们照看慈幼院里的小萝卜头;要是快要开火做饭了,她就去后厨帮着收拾洗菜。
这些活计都是她在家的时候都已经做惯了的,现在帮起忙来也得心应手,大婶大娘们拦了几次,见她不听,也就笑眯眯的随她去了。
慈幼院里女孩多,所以来这里帮工的也多是女孩,如今除了赵小翠以外,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十二岁,有赵小翠的帮忙,这几天也能轻省一些。
不过赵小翠是肯定不能再慈幼院里久待的,她毕竟不是真正的孤儿,还要早些替她寻到家人才好。
一开始赵小翠不知道大婶们的打算,老老实实干活,直到第三天她才听到了消息,顿时一个激灵。
和家人们走散了只是一个借口,赵小翠只是想要找一个能让她暂时留在慈幼院的理由,又不是真的和赵家人失散了。
犹豫再三,赵小翠还是对管事们说出了实情。
“让我再住一晚就好!明日就是考试的日子了,我真的很需要很需要这次考试!求求你们了!”
这一次,赵小翠没有再隐瞒她一个人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慈幼院的管事们都是女子,这里也有不少苦命的女人因为走投无路来这儿做工,最是清楚生在赵家这样的家庭里会过什么样的日子。
“刘姐,左右也就这么一天了,要不,让她再住一晚?”
“是啊是啊,现在天色也不早了,她不住在这儿的话还能去哪儿?连着三天不着家,回去指定是要挨打的,若是真的考上了济民书院,说不定还能少受点罪。”
“是啊,这个点回去,到家还睡不了多久呢就要再出发进城,一来一回的没得折腾人,这都还是好的,要是直接被扣在家里出不来了那可就遭了!”
“我说你们几个,我是那样狠毒心肠的人吗?!几时说了不让她住?”刘姐对着几个劝她的妇人点点手指。
“小翠啊,不是大婶看低你,只是有些事情大婶觉得必须要提醒你一下,免得到时候全无准备,再被打个措手不及。”
刘姐拉着赵小翠的手,轻轻拍了拍。
“你这么一声不吭地离家,赵家人肯定是不愿意的,为什么不愿意你也明白,所以一旦你回去了只会被看的更紧,同时他们也会筹谋着尽快把你嫁出去。”
说是嫁出去都是含蓄了,那种形式,不如说是卖出去。
“但是你要知道,书院可不是那么好考的。这两日我听人说,报名的学生足足有两千多,两千多人只收一百个人,怎么保证里面就有你一个?”
“不是大婶看不起你,可这些人里面男子居多,还有不少读了书认了字的,想要被选上难如登天,你可有想过,若是没被选上,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
慈幼院能够收容赵小翠一时,但绝不可能收留她一世。
为什么赵小翠是如今慈幼院中年龄最大的孩子,就是因为在慈幼院中长大的孩子,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就会出去自谋生路。
无论是出去做工也好,乞讨也罢,总归是不会继续养着他们了,朝廷拨下来的钱不是让人这么挥霍的。
十三岁的年纪又不是没有劳动力,勤奋一点,踏实一点,总是能找到活路的。
就是女子这边艰难一些,本身收女工的地方就少,慈幼院的女孩子也就是在各位婶娘们缝补衣服的时候能跟着学一学女红,或者是在厨房里跟着打打下手,能掌握的技艺实在是有限。
慈幼院本身女孩子就多,找出路也难,所以对于赵小翠,她们实在是爱莫能助。
实际上,在听说赵小翠是为了脱离赵家才走到如今这一步的时候,婶娘们也都是认同她的观念的,不仅仅是她,慈幼院里年纪在九岁以上的孩子都报名了。
选不选得上是一回事,但如果他们不去报名的话,就铁定选不上。
不管这个书院是教什么的,学成出来总归是一门手艺,还不用担心十年内的生存问题,这么好的条件,不去试试就是傻子了。
只不过慈幼院的孩子们没选上还有慈幼院可以待,直到年纪到了再寻出路,而赵小翠不能。
赵小翠又怎么可能没有想过这种可能呢?
只不过她对于未来一片茫然,根本没有想过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只一心挂在了书院上。
她知道生存有多难,所以之前一直都没有真正地下定决心离开赵家。
只是书院招生的机会实在是难得,赵小翠不愿意放过这次机会,这才选择放手一搏。
赌赢了,未来一片光明。
赌输了,大不了就是一死嘛,赵家她是不会再回了,要是回去了又被卖到教坊司之类的地方,或者是卖给什么老头、傻子之类的当媳妇儿,那还不如一死了之。
赵小翠没有提前给自己预留好后路,但是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见她有成算,刘姐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世道不公,她能帮赵小翠的就那么多,只希望这个女孩儿以后真的能有一个好归处吧。
次日一大早,赵小翠就和慈幼院中其他参加考试的孩子们一起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