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18)
但,竟然是出乎意料的好吃!
他的反应太大,引来了旁边几位同僚的关注。
武将这边的关系相对文官要好上一些,毕竟他们这些人想要升职,要么靠家世,要么靠军功,勾心斗角换不来多少优待,所以相对安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亲近一些。
人生四大铁不就有一个“一起扛过枪”嘛!
这会儿看到孟泽鹏的反应,顿时就开始探头探脑,想要打听一下他怎么了。
孟泽鹏的味蕾经历了一次极其华丽的洗礼,硬是用了好几息的时间才回过神来。
然后就看到了周围袍泽们一个个抓耳挠腮的黑脸。
“你们咋啦?”
“大鹏,你在吃的那是什么?怎么弄的?”平日里与孟泽鹏关系最亲近的抚远将军率先开了口。
“哦,你们说这个啊!”孟泽鹏反应过来,黑脸上咧开一个耿直的笑。
“我看方才小公主吃的香,就试着学太子殿下弄了一碗这东西,你别说,还真好吃!”
好不好吃还用你说吗?刚才你那表情早就已经暴露了好吗!
袍泽们在心里吐槽着,眼神依旧在往孟泽鹏桌上乱飘,想要赶快闹明白他是怎么整的。
孟泽鹏看他们是真的急切,心知不能捉弄下去了,于是就把自己放过的东西一一指给他们几人看。
完了还好心提醒,他记得有些是咸的,可别不小心放多了,等下再齁到自己,一点一点往里加就成。
看着话都没听完就缩回头去的袍泽们,孟泽鹏十分怀疑自己的这个提醒大约是白费了的。
算了,管他们呢!还是先吃他自己的比较重要。
这锅里的肉熟的可快,要时时刻刻注意着才行。
武将这边,在孟泽鹏的带领下,相继吃上了火锅蘸料,虽然有的人醋放多了忒酸,有的人酱放多了忒咸,但终归也是一种新奇体验。
他们在这里吃得欢快,自然也就引起了身边人的注意。
于是有样学样,武将们自制酱料的人数也多了起来。
大约是因为刚才游郑冬退场的方式太过“壮烈”,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明光殿中竟然没有人再闹腾。
这就显得武将们这边的酱料DIY活动有些显眼了。
毕竟是帝后摆宴,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能多端正就多端正,即便是武将中偶尔有些不太讲究的,在这个时候也不会轻易和人交头接耳叨叨咕咕。
所以今天武将们一反常态的表现顺理成章的就引起了文官们的注意。
对面的文官都已经发现了的事情,坐在上首的帝后一家还能发现不了?
孟梓华早就发现是自家小弟搞出了这番动静,所以在见到事态发展到他们想要的方向之后,孟梓华就低声吩咐了身边的侍女。
不多时,一队宫女端着木托盘迈进了店里,将手中的东西送到了每一桌。
“今日之宴席,名为火锅,这是火锅的食用之法,众位卿家可看上一看。”
孟梓华做出这个举动,就是在告诉众臣,今天的事情已经处理完毕,接下来大家安安心心吃饭就成了。
侍女们送上的食用之法,实际上就是关于汤底、酱料的介绍,以及各种食材需要在锅中煮多长时间才可以吃。
这相当于是一份教学手册,免了他们继续吃生食的痛苦。
不过煮多久口感最好,这小册子上并没有说。
想要吃更舒服的,那就自己去研究啊!
但即便是没有这一项,百官们此时也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有了这个小册子,他们这一顿饭也能安安稳稳地吃下去了。
还有这个什么酱料!
孟泽鹏他们刚才吃得多欢快,其他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好奇心早已经被勾了起来。
于是,众人或是光明正大,或是遮遮掩掩,陆陆续续都开始了对酱料的尝试。
真正地品尝起了火锅之后,大家才发现,火锅这种形式比起以往的宴席来说,还是有些好处的。
以往的宴席在上桌之时不知道已经在御膳房的灶火上温了多久,口感上有些缺失。
且,这种经过保温的菜品,热度散的要比新鲜出锅的快上一些,等送到桌上时,几乎已经凉了个七七八八,再等到头上各位大佬们致辞完毕,更是不带几丝热气。
这样已经冷掉的菜,夏天还好,还能多吃几口凉菜、甜品之类的垫肚子,等到了冬天,什么都是凉的,大家就只能喝呈上来的汤品。
但汤品水多,喝多了就想方便,可是在这种场合下,方便是一点都不方便,于是大家也只能忍着。
火锅就不一样了。
虽然上菜的时候除了锅底都是生的,但他们吃进嘴里的是热乎的哇!
别看现在才是农历八月,实际上晚上的温度已经不算高,小风吹来的时候还带着些许的凉意。
微冷的环境配上热乎的火锅,倒是正好暖了胃也舒了心。
心情放松下来了,这也就有功夫去关心别的事情。
这个时候才有人注意到,各自桌子上的锅里竟然装的不是同样的汤底。
一开始大家还在没有明白这个汤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如果说是按照官阶品级来分的,也说不过去,因为相邻的桌子上大家都能看得到,并不是和自己一样的汤底。
这不一样的锅底之间,到底藏着什么样的规律?
众人心里不由得犯了嘀咕。
武将这边自然也是发现了这个情况的,不过他们可就比文官们大方许多了。
不敢直接去问安排宴席的皇后,这不是还有一个皇后亲弟弟在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