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186)
尤其是这最近的一年时间,他可没读多少的经典名着……心虚啊。
因为心虚,陆执安上朝听政的时候都有点心不在焉的,好在他站在第一排,侧后方的人不抬头就不可能看到他的表情。
陆远平的目光往他的方向瞥了几次,见他一直都是神游天外的模样,心中有了计较。
自从陆执安跟他讲过自己在梦中见过的那个世界之后,陆远平心中就一直在担忧一个问题——
那样先进美好的一个世界,给陆执安带来了极为广阔的眼界和丰富的知识,领先大恒无数时光。
陆执安的身份确实能让他将这份奇遇所得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但是因为他所懂得的这些知识都只有他一人懂,而对于大恒的人来说,这样的本事又太过惊人。
如今知道他有本事的人还不多,但就算是这样,蔺晖文他们这些重臣们都已经开始对陆执安赞不绝口了,要是哪天他干的事情天下皆知了,还不知道要有多少的赞誉声传入陆执安的耳中。
陆远平不是对陆执安被夸或者收拢了臣子之心产生担忧,他担心的是他会被这样连绵不绝的夸赞声蒙了眼。
陆远平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但总归是活不过陆执安的。
他还活着的时候,有个爹在上头压着,也能帮陆执安警醒,可等他没了呢?独掌大权又被人看做天才甚至是神的下一任皇帝能保持多久的清醒头脑呢?
历史上可是没少有那种年轻时候英明神武、老迈时候就昏庸无能的皇帝。
陆执安自己也说过,那些像是上了年纪后变了个人一样的皇帝,最大的缺点就是命太长了。
他们哪一个不是曾经锐意进取,后来不也还是一个个地在日复一日的夸赞中迷失了一颗心。
陆远平不想陆执安有朝一日也走到那一步,成为了他自己提及时都恨铁不成钢的“活太久的皇帝”中的一员。
陆远平希望能有一个人再关键的时候提醒陆执安,但是这个人选并不是那么容易找的。
就是现在,陆执安连他都敢犟一犟,等他登基了,能压制他的人得是什么样的厉害人物?
不过距离陆执安登基还早,这件事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要做好的事情,所以陆远平再是担忧,也还在思考对策。
但是这回陆执安对于梅永言的忌惮,倒是给了陆远平一个很好的方向。
老了的事以后再说,先从小时候开始培养他脚踏实地的风格!
陆远平是没想过让梅永言代替自己监督陆执安的,毕竟梅永言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过不了几年就得致仕,他虽然希望老师能长寿,但自家人知道自家情况。
梅永言年轻的时候一心苦读考功名,出仕的时候身体就不算强壮,中间又磋磨了许多年,如今年纪也上来了,更是经不起折腾。
就连他从成都府回京的车驾,陆远平都反复叮嘱了一定要缓缓地走,不可急躁,他不着急,一切以梅永言的身体为重,这才导致一趟车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接到消息说他即将抵达的时候,陆远平直接手一挥,把以秦院首为首的太医派出去了整整五个,都是太医院中各个方面的好手,明显是要给梅永言来上一套全面的检查。
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陆远平自然不会做太过不切实际的幻想。
并不是说他不希望梅永言长寿,而是这种事情不能寄托在不确定的事情上,太不安全。
但无论如何,以陆执安如今对于梅永言的这种表现来看,至少近几年的人选他不用担心了。
“退——朝——”
何书的声音响起,大臣们齐声行礼。
陆执安跟着陆远平离开了大殿,不久后,父子俩就在御书房中又见面了。
而随着众臣们一起退朝,正被大家围着恭喜的梅永言,已经遇上了前来接他的人。
“梅太师,陛下请您去一趟御书房。”
来人是何书前不久刚收的徒弟,临出来之前得了师父的反复叮嘱,一定要对梅大人毕恭毕敬。
小太监虽然疑惑,但还是照做了。
他知道自己没有师父经验丰富,也知道师父不会害自己,这会儿也不是深究的时候,就领了命等在明光殿外。
然后按照师父说的,毕恭毕敬。
既然是陛下有请,其他人也就不敢在这个时候拉着梅永言说些有的没的了,互相拱了拱手算是道别。
“这位小公公,咱们走吧。”
梅永言说完,就准备迈步,不过被小太监拦了下来。
“梅太师,陛下命奴才带了软轿来,请太师上轿。”
梅永言其实已经看到了那软轿,只是这太张扬了,他就想要当做没有看见。
但是这会儿人家都已经明说了,他也没有办法拒绝,只能心中叹气,坐了上去。
梅永言知道陆远平对他情谊深厚,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现在是君臣,他是刚刚回京的地方官,还没有正式的新任命,如今京中的高级位置都有人坐着,大家对他本来就很警惕了,所以他想要低调一点,免得给学生惹了麻烦。
哪知道他的好学生替他高调了。
这轿子大家都看见了,其实无论他坐不坐都已经很高调了,至少还没有走远的那些人都看到了他上轿的这一幕。
至于各人心中是怎么想的,那谁知道呢?
软轿由力士抬着,稳稳当当地道了御书房外。
何书殷切地迎上前。
“梅太师,陛下和太子殿下已经在里面等您了。”
梅永言脚步一顿。
“劳烦何公公了。”梅永言冲何书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