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190)
梅永言听得出神,眼神止不住地往陆执安身上落。
陆执安呢……他从不知道亲爹这么会夸人,他听得脚底都能被抠出一座新的皇宫了,只能假借吃茶吃点心来掩饰自己的不自在。
他还真没有想过,原来自己在亲爹那里竟然也可以变成向别人炫耀的资本了?
明明老爹之前可是几乎没有夸过他来着。
陆执安咽下口中的点心,又喝了口茶,还顺手给他爹、他师公一人添了一杯。
说这么久了,等会儿指定会口渴。
出乎陆执安意料的是,今日初次见面,师公竟然没有考他?
陆执安都已经做好被考的准备了,结果今天下朝后的时间净听陆远平在这里吹儿子了,直到他离开御书房,回东宫上兵法课的时候都还没有停止。
端午节已经过去,今日是五月初六,济民书院的录取学生报到日。
这一波学生数量不多,报道时间也就仅限于五月初六这一天,所以当晚就出了学生名单。
陆执安看着名单上面的八十三个名字,目光平淡。
“向后依次录取,补够一百人为止。”
济民书院性质特殊,如今还没有暴露它的真实目的,所以能招来的人来源都比较简单,也就这几年的时间了,等以后名声传了出去,指不定每年会有多少人报考。
陆执安思索了一下。
考虑到国子监的存在,以及济民书院的教学方向等问题,对拼很难这么快就拼过人家。
但保二争一的潜力是有的。
这不就相当于他前世的那个北什么,什么华了嘛!
陆执安又想到了什么,从抽屉中翻出来了一张纸,往上面添了几笔。
两个带着湿气的字出现在了纸上——思想。
要求不高,别资敌就行。
向下依次录取的事情在第二天一早就再次在监察院门外张贴了告示,当天就招满了人。
这次放到陆执安面前的,是整整两百人的济民书院新生名单。
所有的新生们都已经告别了各自的家人,被专车接到了济民书院锁在的地方,开始准备迎接新的生活。
因为这些学生们的来源千奇百怪,又有男有女,处理所有人的个人卫生问题、安顿他们的住宿就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主要还是处理卫生以及修改校服等问题拖累了时间。
但是好在,他们还是在五月初七这天就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五月初八
济民书院正式开学的日子。
作为首座先生,陆执安是肯定要出席这样重大的时刻的。
所以这一日,陆执安直接翘了三节课,下朝之后回了东宫,换了身不起眼的衣服就秘密出宫了。
济民书院的位置在永兴坊中,距离东宫很近,从离东宫最近的永安门出,过了宫墙外的青龙大街,就是永兴坊了。
安排在这个位置也只有一个原因——这是京中能有足够大小的宅子中,距离东宫最近的一个,方便陆执安时不时跑出来给学生们上课。
就比如现在。
早朝的时间安排到巳正这件事很难了,但是开学典礼的时间放到巳正可就太简单了。
他是院长他说了算!
巳正这个时间,陆执安也能有足够的时间差从宫中出来,到济民书院去。
挑选好的院落外挂着济民书院的牌子,但实际上只要是附近的人都知道,这条街上能看到的豪宅,就只有济民书院一个。
这间宅子原本是按照亲王规格建起来的,曾经是前朝一个亲王的府邸,不过如今前朝灭亡已久,而大恒又没有亲王,这个宅子其实已经闲置很久了,久到户部都开始考虑要不要拆了它做其他的用途。
毕竟这么大的宅子如果不拆的话,以皇室目前的子嗣状况,只怕是二十年内都用不上,那样的话,这么大块地空着未免太可惜了点。
恰在此时,建立济民书院的想法被陆执安说给了陆远平听。
仔细挑选过后,这宅子就成了济民书院名下的房产了。
因为是用来做书院的,所以户部那边简单收拾了一遍之后就把房子交了出来,并没有做额外的什么。
开玩笑,户部钱也不多好不好!
羊毛贸易的钱还没有回来呢,水泥工程又在大量花销,即便是蔺晖文勤俭持家,也快要顶不住了。
水泥的成本确实低,但那只是和普通的筑堤工程比起来,对比对象本身就不便宜啊!
蔺晖文每日去看户部支出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心肝儿疼。
像是济民书院这种地方自然也就不会得到额外的修缮拨款。
但他还是有职业道德的,这宅子荒废了几十年,破败了许多,所以该收拾的地方都被收拾干净了,正常教学住人都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一来,添置一些桌椅被褥,生活用具,再挂个招牌,就成了济民书院的第一个校区。
陆执安倒是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这宅子里的生活条件其实很不错了,他特意来看过。
学生宿舍是和羊毛工坊那边相似的八人大通铺,没有床,直接砌了炕。
屋子倒是要大一些,毕竟这里曾经是王府,每间屋子都已经定了型,不像是工坊那边改了不少。
而且工人们下工之后也没有多少事情要做,但是学生们下课之后还是要写课业的,所以房间大出来的部分就给八个人每人放了一张书桌。
食堂是从宅子里单独拎了一个院子出来改建的,然后剩下的院子则是分别编了码,等待使用。
不过这些地方都不是今天陆执安过来的第一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