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197)
要知道,印刷工坊里的常用字也才两千多,只要把常用字都学得差不多了,以后想要学习其他的书籍就简单太多了,只要随手查个字典……
嗯?
大恒有字典没?
陆执安有一瞬间的疑惑。
突然被儿子抓住问了这么个问题,陆远平也疑惑了——字典是个啥玩意儿?
父子俩对视一眼。
陆执安:好嘛,我知道接下来搞什么事情了!
陆远平:完犊子,这瓜娃子又想要折腾他爹!
字典这个东西对于种花人来说都不陌生。
谁小学的时候没有过一本字典啊,不会的字随手查一查就能够找到读音、释义,对于已经初步识字但储备量还不丰富的学生阶段来说实在是太有用了。
即便是到了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研究生,字典依旧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不过后来学生长大以后比起像是一块小砖头一样的字典,更习惯的是在手机上搜索,方便快捷。
陆执安想要开民智,想要培养更多的人才,那么字典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
当初全国扫盲,字典帮了多大的忙啊!
只是如今大恒没有字典,那么他们就得想办法弄出来一套才行。
编写字典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计。
收录什么字、怎么解释、如何排版、如何查找,都是需要商议的问题。
对于后三者,陆执安还有前世的成品可以借鉴,但是第一条就只能由专业人士来选择了。
而且……
如今的大恒还没有拼音和偏旁的概念……
所以如果要按照前世的模式来的话,他还要把这两个概念普及出去。
但是吧……能被拉进字典编写名单里的人怎么也是当代的文坛大佬,他能不能说服对方还真的是一个问题。
“所以我要先说服管着他们的你。”
陆执安对他爹说。
前世种花的文盲率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内疯狂下降,除了扫盲行动的大力推进,字典和拼音这两个法宝功不可没。
拼音大大降低了文字学习的门槛,字典更是恨不得把所剩不多的门槛也给抹平,对于陆执安来说,这两个东西是早晚都要推广出去的。
而像是字典这样的浩大工程,一旦定版,修改起来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麻烦的要命,所以最好是从最初的时候就能将拼音索引和部首索引这两个方法都安排进去,这样才更省时省力。
但是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了……
如何让那些文坛大佬们同意使用拼音法。
甚至于,陆执安还暗戳戳想着,要是能让他们给拼音法做个推广,那可就太好了。
那些文坛大佬们可都是文明在外的,他们都认可的东西,自然也会受无数文人追捧,这样一来,想要将拼音推广出去,就简单太多了。
眼看着陆执安的思路都要发散到天边去了,陆远平不得不出来打断他。
“你先说说第一步想要怎么走。”
第79章 铺垫
第一步?
第一步自然是要开始选负责编写字典的人了。
字典这个东西一旦做好了,对于读书人来说,作用只会比报纸更大。
但同样的,编写字典也必须要谨慎、严谨。
首先,这个领头人必须要有足够强的声望,这样才能够服众。
虽说字典中对于字的解释都是依托于共通的使用习惯,但如果镇场子的人不够分量的话,这本字典在大多数文人们的心中,可信度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这必须要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并且他还得有空闲的时间。
字典编纂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因为每一个字的含义、例句,都需要仔细斟酌,而且还要经由多人校对,才能够保证尽量没有错漏之处。
只是这几步,就已经足够耗去太多的时间了。
这是人手再多也没有办法完全弥补的缺陷。
而且,如今大恒也不是真的就完全没有字典。
只不过是没有成体系的字典而已,都是一些散乱的各家学作,对于文人们来说,用倒是能用,反正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无非是麻烦一点,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使用方法。
更何况,他们不少人都有比较完善的师承,也没有走到真的就需要依靠字典来学习的那一步。
但这样的人终究还是少数。
贫寒学子在大恒的人数也不算少,幸运的有个好老师,可以帮忙指点,运气一般的就只能自己奋斗。
这样的学生家境都好不到哪里去,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强的经济基础,去支撑自己购买那些字书。
而且,字典一旦整编成册,立刻就能成为陆远平的文治功绩之一,对于牵头编写字典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份足以名传后世的功绩了。
陆执安不担心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个任务,他担心的是,没有人愿意在字典中添加上拼音这个辅助工具。
如今的大恒世家林立,绝大多数的书籍都被掌握在世家手中,论书籍库存量,皇宫里的藏书阁都未必能比得过他们。
包括朝中许多的官员,也都或多或少地承了世家的恩惠,这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而这层关系网,是依靠世家大族手中掌握着的那些书籍建立起来的。
字典的出现,尤其是拼音的出现,必定会触碰到世家的利益。
毕竟,学习门槛降低了,那么他们珍藏着的那些大家编注的书籍,作用就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这会影响到他们在朝堂上下、田野之间的关系网,甚至还有更多的方面。
所以这个编写字典的人选,门槛相当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