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4)
所以,当看到自己外孙女的时候,镇国公虽然很不淡定,但还担心着事情重演,所以努力克制着自己上去抱抱举高高的冲动,对陆风致露出一个和蔼的笑。
哪想到还没等他说话,陆风致就哒哒哒地跑到了他的眼前,仰着头问:“您就是我的外公吗?”
孟梓华在来的路上就已经跟她说过现在是要和谁见面,也给她解释了什么叫外公什么叫舅舅,所以陆风致对于这父子俩可好奇极了。
镇国公都被她这么坦率的招呼给打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
“对,我就是殿下的外公。”
寻常小孩都怕他,即便他脸上带着笑,都不敢太靠近他,这小丫头头一次和他见面,竟然还敢主动凑上前来。
本来就稀罕小闺女的镇国公心里乐开了花,耐心地回答者陆风致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孟泽鹏则是直接抛弃了陆执安,转头缠上孟梓华。
孟梓华离京之前,镇国公带着大哥常年分据两地镇守边疆,京城家中只有他和母亲、姐姐三人。
姐弟两个算得上是一起长大,甚至因为孟梓华早早开始学习掌管中馈,孟泽鹏生活起居上有很多事情都是孟梓华安排的,关系自然也是格外亲近。
再后来,孟梓华嫁入东宫,家里就只剩下了他们母子两个。
孟泽鹏仗着年纪小,东宫又不在后宫范畴内,跟着镇国公夫人来过几次。
甚至在孟梓华怀孕之后,都已经计划好了等陆执安出生以后,他要在东宫的哪一个角落带他玩什么。
只是没想到后来的变故发生的那么快,以至于所有人都有些反应不及。
太子自贬以后,孟泽鹏就再没有和孟梓华见过面,没过几天,镇国公回京,以实际行动安抚先帝因为太子举动而有些猜疑了的心。
后来听说姐姐生产亏了身子,孟泽鹏担心极了,催着管家给姐姐多准备点补品,还被镇国公夫人嫌弃没事儿净捣乱
孟泽鹏想过偷偷去大树村看他们一家人,但这个想法也被镇国公扼杀在了摇篮里。
太子即便是被废,那也是曾经的继承人,在政治上具有十分的敏感性,如果他们贸然和陆老爹一家接触,难免会被人猜疑废太子是否有东山再起的想法。
这种局面无论是对镇国公府,还是对女儿一家,都是极度危险的。
因着这些顾虑,镇国公虽然在京城当了十年的定海神针,却始终没有再见过女儿一面。
父女俩上次见面,还是在太子成婚那天。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两个人对视的时候只觉得沧海桑田。
镇国公的头发白了不少,看上去比她出嫁时沧桑了许多。
镇国公也觉得孟梓华成熟了不少,微黑的皮肤,显然是在村里吃了不少的苦。
一家人你来我往地寒暄着,没过多久就到了用膳的时间。
其实是早膳。
陆老爹自己也是有经验的人,自然知道很多臣子都不会在上朝前用餐,就怕不小心丢了面子,在下朝后就叫何书去备膳了。
这一天看似已经发生了不少的事情,实际上他们这会儿吃的还是早膳。
这会儿时间也才走到辰正二刻,也就是早上八点半,陆执安一大早吃的饼子都已经消化得七七八八,更别说是其他人了。
今天这也算是小型的家宴了,六个人围着一张桌子,吃得也算尽兴,席间也有不少的交流。
但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吃完饭之后,大家就要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去忙碌了。
孟梓华带着陆风致回凤仪宫,陆老爹继续待在自己的御书房,陆执安则是带着孟家爷俩溜溜达达地回了自己的东宫。
今天是三师三少收到任命的第一天,按理说,他们都是要来东宫拜见的,镇国公他们如果不是因为陆老爹开口叫了过来,这会儿估计也在东宫。
果然,陆执安回到东宫的时候就收到消息,说是几位大人都已经在正殿等着了。
第14章 安排
陆执安连忙赶了过去。
东宫的占地面积并不算特别大,虽然是以模拟小朝廷的规格来建造,但比起整个皇宫来说,还是小了太多太多。
此时等在东宫的共有四人,也就是三师三少里剩余的四位。
见到陆执安过来,四人一齐上前行礼。
“臣等拜见殿下!”
“几位先生免礼。”陆执安下意识地抬了抬手,示意他们起身,可见这段时间的礼仪补课效果还挺不错。
在外人面前,陆执安还是很能端得住架子的,这个时候走到了正殿的主位上,让侍墨给诸位大人们上茶。
侍墨应了一声,出门去吩咐其他人,陆执安则是开始了对几位老师们的初步认识。
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太师。
太师的人选是陆执安自己挑的,现任户部尚书蔺晖文。
当然,大臣们都不知道最终决定权是在陆执安的手里,只以为这是陆老爹的决定。
所以顺着这个任命思路来判断,他们一致认为这是皇上打算让太子殿下走实干路线。
不管是户部尚书的太师,还是工部郎中的少师,在朝中都是有名的实干家,且二者一个户部一个工部,一个执掌钱粮,一个事关民生。
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皇上并没有表现出太过明显的政治倾向,但从这次太子三师三少的任命中,他们自认为大致摸到了一些脉络。
蔺晖文起身,上前行礼,正儿八经地介绍自己。
“臣蔺晖文,暂任户部尚书,兼领太师一职。”
陆执安赶紧跳了起来,连忙对他还了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