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44)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甚至于他现在还有些怔忪。

因为赵太医说的是真的,八月份的时候他巡视河堤,当时曾经脚滑过一次,摔进了河里。

也就是那几天的水流不算湍急,在河里飘了一阵之后就被救上来了,为了不耽误治河的事情,他也就是随便找了个大夫看了下,把着凉的症状给去了之后又一心扑在了公事上。

对于朝中这边,他也没有提这件事,而那段时间大家又比较忙,尤其是监察院那边,也就没有人发现濮州发生的事情,顺利的让他瞒了下去。

当时他就是觉得自己年纪又不大,年轻力壮的,就是在水里泡了会儿,要不是怕万一症状严重了影响治河,他连大夫都不会请,自己喝几碗姜汤了事。

哪里想到这是真的能要了命的事情呢?

看着一大一小两人投来不赞成的眼神,赵家梁有些心虚地别开头。

秦院首来的很快。

作为太医院院首,他是几乎全年待命的,不过御前辛苦,所以大家当值都是轮班制,除了什么情况也还有个人能临时处理一下。

当在太医院中见到匆忙赶来的何书时,秦院首就知道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否则来的不会是何书这个太监总管。

“秦太医!”何书的身影刚刚出现在秦院首的班房门口,他就伸手抄起了桌边随时备着的诊箱。

“何总管,咱们边走边说。”

两人的匆匆离开,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而在赶往御书房的路上,秦院首也已经从何书那里听到了事情的大致经过。

赵太医虽然不擅长调养身体,但是号脉的本事还是有的,不至于下错定论。

也就是说,赵家梁的情况估计确实不太好,湿寒之症只怕是已经很严重了。

秦院首一边疾步前行,一边在脑海中思考着可以参考的病症脉案,思索着可能出现的情况。

何书见他沉思的模样,也不出声打扰,和他一起赶路的同时还时不时拉一把,免得他不看路走错了方向。

就这样,没用多少时间,两人再度回到了御书房。

“参见……”

“免礼,先诊脉。”

陆远平懒得在礼节上浪费时间了。

他可不希望自己看好的新一代重臣因为一丁点的拖延而多了不治的可能性。

“是。”

秦院首缓了两下呼吸,让自己的心跳尽快回到正常频率,然后才开始给赵家梁号脉。

这次,号脉的时间足足持续了半盏茶。

秦院首在赶来的路上就已经思考过最坏的可能性了,所以当他发现赵家梁还不至于到无药可救的地步时,心情就没有那么的沉重。

而这一点变化,也表现在了他的神情上。

不得不说,这让陆远平和陆执安父子俩松了一口气,但还是要听秦院首详细说说才行。

“陛下,殿下。”秦院首朝着两人拱手,算是稍微补了一下礼节,“赵大人确实体内湿寒过重,并且有深入蔓延的趋势,好在发现的时间不算太晚,调养起来虽然难且耗时,却也不是无药可救。”

得了能治的确切回复,陆远平和陆执安都松了口气。

“那便仔细看看,好好给赵大人调养调养,这段时间就先不用当差了,什么时候养好了身体再说。秦太医,你全权负责赵爱卿的治疗。”

陆远平大手一挥,直接给赵家梁放了大假。

原本他是打算让赵家梁好好歇一歇,等年后让他出京到地方上历练个两三年,再回京进中枢的,这么一套流程下来,他这太子少师的头衔也能拿得更趁手一些。

只是现在看来是不行了,这么严重的病情肯定不是短短两个月就能调养好的,怎么也得照着四五个月来,肯定是不能让他过完年就出京。

赵太医都说了,是他落水之后没有细细治疗,这才得了这暗疾,以他的作风,如果没有人管着的话,到了地方上,天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要调养身体。

还是先把人给治好了再出京,比较安心一些。

至于原本打算给他的那个位置,先给其他合适的官员,半年的时间人员调动绝对不少,到时候也会有适合赵家梁的。

不过这一次赵家梁的事情也是给陆远平提了个醒,虽然大家看上去都还比较精神的模样,但是每个人的内在情况未必就如表现出来的那样。

所以,等到赵家梁的诊治结束,继续汇报完自己的工作,谢恩离宫之后,陆远平又把在偏殿候着的秦院首叫了过来。

“秦太医,朕打算给如今朝中的官员们检查一下身体,你觉得怎么样?”

陆远平对于当下朝中的环境和气氛还是很满意的,他希望如今的这些官员们都能和他一起多奋斗几年。

健康问题,以前他可能还会忽略掉,出了赵家梁这一遭之后,就不敢掉以轻心了。

给满朝文武诊脉?

秦院首眼皮跳了一下。

朝堂是一个相当大的班子,单单只是有资格上朝的京官,文臣武将加起来数量都能超过四百,这工作量可不算小。

别看好像平日里大家经常提到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六部、大理寺、鸿胪寺这样的常见机构,但实际上还有许多不常被提及的。

就以文官举例,除了三省六部以外,还有九寺五监,光是这些加起来都有足足二十二个机构了。

文武加起来超过四百的人数,绝对不是秦太医他一个人能扛得住的。

“陛下,这差事牵扯人数太多,臣一人恐怕无法胜任,若是陛下有此打算,可命太医院上下一同问诊。”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