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53)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不管怎么样,陆执安现在是放假了。

东宫的小课堂停课休息,只留了些课业给他们练手练脑;朝中的早朝也停了,皇帝封笔,递上来的就只有一些请安的折子,对于陆执安也没有太大的锻炼意义,陆远平就没有丢给他。

羊毛工坊和羊毛贸易也都暂时告一段落,进入了休息期。

陆执安手上唯一不能放松的,就只有每月三号必定发行的大恒新闻报的审稿工作了。

而即便是这条,也比去年正在顾明远案审查过程中、还是新创刊的时候轻松太多了。

大恒新闻报已经走过了一年的时间,报社编辑部也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机构了,很多事情都不需要陆执安紧盯着,不是特别紧要的工作也都被下放了出去。

内容上,陆执安负责的也就只有审稿和最后的定稿,连销量都不需要担心,可以说是十分轻松了。

不过,虽然轻松,却不能误时。

今日虽然是新年第一天,但却也是元安二年第一份大恒新闻报定稿的日子,所以,在用过天光大亮后不久,报社的二把手就到东宫来求见了。

二把手名叫李修齐,是阳和二十三年的进士,名次不高,但是最出名的就是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当年也是名动天下的人物。

陆执安当初寻找报社成员的时候,首先想找的就是会写文章的人。

这里的会写文章并不是指能写出多么有艺术成就的诗词赋,而是能够调动人的情绪。

作为大恒面对百姓的官方喉舌,客观公正地报道绝大部分事情固然是大恒新闻报所需要保持的立场和色彩,但是也有一些时候,文章并不能只是冷冰冰的字句。

说白了,就是要有拨弄人心的本事,将舆论引向大恒需要的方向。

就比如,哪天边境起了战事。

百姓们都是渴望安稳生活的,对于战争会产生下意识的厌恶,他们就得让百姓们知道,是谁挑起的战争,而大恒只是反击,以及,如果不打这一仗,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将舆论引向自己这一方,才能更好的调动民心,做到“人和”。

人都说: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

而那些需要完全客观报道的文章,又不需要怎样出色的文才,所以陆执安就看上了李修齐这个人。

毕竟这是当年给陆远平写了那堆“小传单”原文的人啊。

当初陆远平带着妻儿自贬出京,依旧能够让大恒的舆论偏向支持他这一方,李修齐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绝对不小。

不过当初他还只是一个刚刚中举的秀才,声名不显,写下这篇文章也是机缘巧合,除了陆远平和几个心腹之外,根本没人知道这事儿是他做的。

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阳和年间就中了进士,保住一条命都悬。

李修齐这个人也很有意思。

当初写那文章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是给谁写的,也就是为了赚点钱贴补家用。

所以当他在满城飞的小传单上看到自己的文章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虽然这文章经过了一些细节上的修改,比如人名之类的,但是他能认不出来自己的作品吗?

当初写这文章的时候他可是义愤填膺,最后写出来的效果也让他自己十分满意,就更加印象深刻了。

所以,在小传单上看到这文章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自己卷入了夺嫡斗争,恐怕身家性命难保。

说句不夸张的,他当时是下意识就开始收拾自己的行囊,直接就想要放弃国子监的入学资格,打道回府,若是形势不好,还要带着家人隐姓埋名求生路去。

但是警惕了好些天,小传单的消息热度都快要过去了,他依旧没有发现可疑的人,也没有打听到和自己相关的消息,那一颗心就渐渐放下了。

想也是,那人来的时候明显是不想暴露身份,藏得很严实,而他又只是一个小小秀才,不被发现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为了预防万一,他还是将自己得来的大部分钱财寄回了家里,叮嘱家人们改头换面寻找新的落脚处,再和他联系。

至于他自己,则是留在了国子监中,继续求学。

阳和二十三年的进士,直到陆执安选中他的时候,已经过去五年的时间,他也从当初那个小小的进士晋升成了户部的度支部员外郎,说起来也是正五品的官职了。

不过上面的人一个萝卜一个坑,晋升起来颇有难度,原本他已经做好了在员外郎的位置上再蹲几年的心理准备,没想到突然有一天东宫派人来请。

得知陆执安想要任命他为报社的副主编时,李修齐的第一反应不是感谢提拔,而是反问了陆执安一句——

副主编是什么官儿?还能升官儿吗?俸禄几何?

直白,但是真实。

并且和他这个名字还有一点反差萌。

得知他想要的都有,俸禄也比以前高了一级之后,李修齐就欢欢喜喜地应下了。

然后不到一个月,他就来问陆执安,自己还能回度支部员外郎的位置上去吗?

不是他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而是……太熬人了。

他调任的时候正赶上顾明远案调查期间,业务不熟练不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他去了解和平衡,然后还要赶稿子,加班加点审稿什么的。

上任头一个月的时间,他足足有二十九天是在报社里席地而睡的,整个人直接就瘦了好些圈。

虽然前头还有陆执安这个主编顶着,但陆执安平日里还有课业要完成,还有自己的一堆事情,能分给报社的实在是有限,大半的压力都担在了李修齐的身上。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