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78)
“你是说,光是死在火里的,足足有两千人?!”
额尔敦的声音几乎都要破音了。
这一场仗他们一共也才调了不到九万的大军来,也就是说,这么短的时间里面,他们就因为那诡异的火折损了百分之二的人手。
这让原本就不太看得起大恒和孟铭德的额尔敦几乎暴怒。
可暴怒也没有办法,在想到解决方法之前,那些带着火的箭羽将会是他们持久的噩梦。
.
下一场的硬仗比所有人想象中来的更快一些。
仅仅只是过了两天的时间,戎庭大军就率先动了起来。
不是他们想到了灭火的法子,而是打算硬拼。
劝降的第一天,草原上就已经下起了初雪,如今时间都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温度降得越来越快。
这样冷的天气里,别说是人了,就是牲口都很难扛得住,再拖下去,只会是徒增消耗罢了。
速战速决,才是最紧要的。
比起在兰城中以逸待劳的大恒守军,他们这些人驻扎在四面无遮的草原上,需要经受的寒风凛冽更强几分。
往年这个时候他们都已经躲在了各自部落的蒙古包里猫冬,很少在外面逗留,现在却要在这里受冻。
这样的日子,他们过不了多久的。
当然,额尔敦也相信,对面的人也抗不了多久,速战速决一定是双方共同的期盼。
然而没过两天,在兰城的探子传回消息,说是大恒的军队竟然都用上了暖衣暖裤。
这个消息就如同晴天霹雳,狠狠打在额尔敦的头上。
他知道那个姓宿的商人八成是对面安排的,不怀好意。
可也没有想到,他们高价买回来的暖衣暖裤,竟然廉价到可以分发给普通将士们的地步。
这一套连环巴掌,都快要把他们给打懵了。
暖衣什么效果,额尔敦是知道的,甚至他自己身上都还穿着。
只是暖衣价贵,戎庭这边不是所有人都能穿上的,而且打仗对暖衣的损耗太大,即便是有,大部分人也都放在了家中好好保存。
也就是额尔敦这样的戎庭贵胄,才有实力当日常衣裳一样穿着。
寒冷的天气里,即便是他能撑住,手下的兵也撑不住,而大恒却能人手一件,至少比他们还能抗一点。
这样的对比,终于让额尔敦看不到赢的希望了。
后路已经被斩断,那就只能拼死一搏。
抱着这样的心思,他们才在短时间内再次发动了战争。
从接到消息的那一刻开始,孟铭德心里就清楚,这一次,将会是一场硬仗。
戎庭的人做好了心理准备,就不会再像是前两天那样轻易撤退。
而他们,也不能。
远远地,兰城城头已经可以看到远处而来的戎庭大军了。
今天不是个好天气,又已经是深秋,从城头上放眼望去,目之所及除了满地昏黄,就只剩下了灰蒙蒙的天。
天地之间唯一的亮色,便是城头和对面飘扬的双方旗帜,以及拼杀时,浸染四方的血色。
突然,一点不同于血液喷溅到身上时温热感觉的寒凉落在了某一人的鼻尖,雪,就纷纷扬扬地撒了下来。
像是在为这场生死之战助阵,又像是天地给亡灵的无声祭奠。
.
京城终于迎来了今年的初雪。
陆执安看着飞扬的雪花,像往年一样叮嘱记得给各处的大臣宫人们备好热水姜汤,免得着凉。
已经十四岁多的男孩子身量正在拔高,陆执安此时已经可以看得出几分少年模样了。
近五年的皇宫生活,让他也逐渐养出了一些上位者的气质,常年累月地帮助陆远平处理政事,也让他的眼界比以前要开阔上许多。
人么,看起来自然也就更成熟了。
他本就不是纯粹的小孩儿,表现出来的,也就比同龄人更加稳重一些。
这样的表现让朝中的大臣们也逐渐信任起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
大恒,有后了!
这里的有后不是指下一代有了男丁,而是大臣们一致认为,按照如今的事态发展下去,几十年内,大恒都将会处于明君治下。
有了可堪大任的后继之君。
陆执安拢了拢肩上的大氅,在侍墨的陪同下,前往广明殿上朝。
今天,他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这是一个不小的惊喜,为了这个惊喜,他已经准备了好几年的时间。
也就是现在他已经能够比较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表露,再加上手中本身就握着一定的权利,可以稍作遮掩,才能将这个喜讯瞒下来。
不过,陆执安也没有想着瞒多久,他只是想要送一个小惊喜而已。
这不,今天就是个好时机。
瑞雪兆丰年啊。
正在广明殿前广场等候上朝的大臣们还不知晓,今日会发生什么。
大家也正在对这场初雪进行讨论。
有人说着雪量的多少对来年的耕种有什么样的影响。
有人说着北边的天气更冷,只怕是已经大雪纷飞,不知战况如何了。
还有人说,这样冷的天气,今晚下值回家以后一定要喝点热酒,最好再吃顿锅子,暖一暖身。
没有一人对于今日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所预料。
所以,当看到清瘦但不单薄的身影出列,朗声说出所有人认为的喜讯时,满朝文武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叹。
而是鸦雀无声。
“安儿,你刚才说什么?!”就是陆远平也坐不住了,忍不住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往前迈了两步,急促地问道。
“父皇,儿臣方才说的是,皇庄试验田中,新品种小麦试种平均亩产量达到了二百八十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