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91)
同时,关于他识人不明这件事,也得了一次口头批评。
至于冯度,根据证词来看,他是第一个被下手的,没能发现情况不对也情有可原,不奖不惩。
不过他到底是因为国事遭了大罪,身体破败了个七七八八,按照太医们的说法,如果不能好好养着,只怕是不剩几年寿命了。
碍于他短时间内回不来,朝中又赐下了一批药材给他养身。
除了他们两个,这次前去疫区的太医们都得了一批金银奖励,各自的品级也都往上提了一提,虽然因为太医院架构问题没能升职,但是实惠到手了。
除了太医们,随行的文官武将们也都按照功绩得了奖赏,留在松州城的一部分人也没被落下,不仅分配了新的岗位,还有赏赐拿。
至此,元安四年初,这场以鼠疫开头,以外敌侵犯作注,又以两败俱伤收尾的“松州战疫”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一战,在后世史学家们看来,一次性开创了两个先河——在战争中使用生化武器、热武器。
作为率先使用生化武器这个阴招的高原达姆王朝,也在史书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色彩——每每发生生化战的时候都被拖出来鞭/尸、在世界范围内都臭名昭着的那种。
而同一场战役中,大恒一方虽然使用了热武器,将这中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拉到所有人眼皮子底下,成为了另一种战争方式的开端。
但因为目的是反击,而且并未滥用,所以竟然并没有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而赵家梁这个名字,也随着“松州战疫”一起,被史书铭记。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了。
毕竟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赵家梁就已经做好了自己在后世史书中被看做刽子手、万人屠的心理准备。
不过这些,活在当下的他自然无从知晓。
过了四月之后,天气就逐渐热了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温度似乎比往年升高的更快一些。
回到书房后,陆执安略微有些烦躁地拉了拉自己的领口。
太子冠冕确实华丽、很有气势,但也是真的繁琐。
这样的衣服,在夏天就相当于是一个大蒸笼。
他开始有些怀念当初在大树村可以光着上身下河玩耍的日子了。
“殿下,风扇很快就装好了。”侍墨看着他这样烦躁,也不忍心。
方才下朝的时候,他就注意到陆执安似乎是热极了,也不管还没到往年用电扇的时候,回到东宫马上就命人把去年收到仓库里的风扇找出来。
他自己也没有干等着,而是一直跟在陆执安身边,用扇子帮他解暑。
陆执安清楚这些,侍墨在殿外等他,只会更热,冲他伸手要过扇子,自己扇了起来。
扇扇子的时候他也在思考今年这是怎么了。
虽然现在没有温度计,但是根据身上衣服的厚度来判断,此时的温度只怕是和去年五月底都差不多了。
再热下去,风扇都不管用,得在风扇前面放冰盆才行。
只是这提前将近一个月到来的高温,怎么看都不寻常。
陆执安的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高温,干旱,少雨。
这三个词总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
如果一直这么热下去,今年百姓们的收成,只怕是要出问题。
还有就是,高温是能热死人的。
他在宫中都已经这么难熬了,普通百姓们呢?他们还要下田劳动啊!
得想个办法才行。
不管这高温是短时间的,还是持续性的,他们都不能坐以待毙。
只是看着外面炽烈的阳光,陆执安实在是生不出外出的勇气,也不敢去叫人来。
他的太子冠冕都是上好的夏季布料做成,轻薄透气,只是层数多了依旧很热。
而大臣们的官服布料,只会更厚,还是深色的。
这要是走在大太阳底下,指定要中暑。
陆执安摇了摇头,让侍墨帮自己研墨,开始思考能帮到大家的法子。
没过多久,风扇装好了,不算猛烈的风吹来了丝丝凉意。
第123章 回转
持续性高温将会带来的灾害其实也就那么几大类,无非就是干旱、粮食减产,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危及百姓们的生命安全。
天灾,是人力无法避免的,即便是陆执安前世,科技树也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呢,更别说是现在了。
陆执安也不敢强求那些,他只能尽可能地想办法,帮助大家挽回一些损失。
虽然即便是现在想到了什么好用的工具之类的,等到传到百姓们手里的时候,只怕是也错过了最佳时机。
但总好过什么都没有。
可惜早些年派去海对面寻找种子的队伍一直都没有回来,不然的话,有番薯和土豆这两种耐干旱的作物在,他现在也不需要这么愁了。
摇摇头,陆执安不去想那些还没有影子的事情,转而思考起了干旱天气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保住作物的产量。
要说节省水资源,陆执安第一反应就是滴灌。
不过紧接着他也想到了,在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情况下,每家每户能分到的数量都不多,自然也就没有人会浪费,必定是会尽可能将所有的水最大化利用的。
这样一来,滴灌不滴灌的,区别就不是特别大了,不值得花费大力气推广。
又一次,陆执安深刻意识到,并非是自己多了另一个世界的见识,就能够在大恒无所不能的。
他不是万能的。
颓然放下手中的笔,陆执安有些烦躁地让侍墨先下去休息,他想静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