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93)
比起以高产、好伺候出名的土豆和红薯,玉米在产量上的表现就没有他们那么出色了。
陆执安记得,前世袁老过世的时候,他还看到过一个农作物的科普视频。
即便是前世最高产的水稻,一年两季的产量加起来刚刚突破三千斤。
玉米的年产量大约是一千到一千五百斤之间。
而土豆的年产量是3000-5000,番薯更是6000起步,高产品种甚至能突破万斤。
单只看产量的话,明显种植红薯最为划算,土豆次之,玉米更次。
但这些都是前世的数据了,在大恒能有多少的产量暂时还是个未知数。
而且不管是土豆还是番薯,都有比较明显的缺点——不易保存。
土豆一旦发绿、生芽就有了毒性,番薯也是容易长芽产生毒素。
这两个东西虽然都可以做出干制品保存,但终究是繁琐一些的。
而玉米就不一样了,只要晒干,可以保存很久。
玉米杆子还可以做牲畜饲料或者补充土地营养,玉米须更是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就连看上去没有什么用的玉米芯,都可以在晒干后成为一种非常好用的引燃物。
可以说浑身都是宝了。
相比起来,除了根茎之外都不能吃的土豆、吃多了会烧心放屁但多了番薯缨子可以吃的番薯,在“全能”方面就表现的弱势一些了。
当然,这些比较都是以陆执安前世的眼光来看的。
对于现在的大恒来说,无论是浑身是宝而且无副作用的玉米,还是娇弱一些但靠量制胜的土豆和番薯,都是大宝贝!
陆远平觉得自己对于这两种作物的产量期许已经很低了,他不奢求能有陆执安梦中世界那么恐怖的产量,但是哪怕是只有一成呢?!
一成就足够啊!
毕竟此时大恒最最高产的田地还是小禄子照看的试验田,亩产也还不到三百斤。
但那是精细伺候着,各种增产办法都用上了的。
只要这些种子成活,哪怕只有一成,不娇气好养活的特性,也足以让更多的大恒人吃饱饭、吃好饭了!
第124章 赏花
“禄公公,陛下宣您进宫。”
正在田里忙碌着的小禄子突然收到了消息,直起腰,略微拾掇了一番就跟着来传信的内侍走了。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年御田里面可以随意欺负的小禄子了,除了陛下一家,就是朝中重臣见了他也会称他为禄公公,而不是带着居高临下味道的小禄子。
在别人看来,他是一个被殿下选中、又在农事上有些天赋的幸运儿,机缘巧合之下造就了如今的他。
只有小禄子自己心里清楚,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殿下教给他的,他头顶的这些荣耀,本该属于殿下。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殿下不要这些名头,但既然殿下让他担着,那便担着。
也是凭着这一份清醒,以及踏实肯干的劲儿,小禄子才一直稳稳当当地坐在现在这个位置上。
“殿下,这……这是真的?!”
听完陆执安简介,小禄子脸上满是惊惶无措。
怕给他添加太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不敢放手去做,陆执安只告诉他,这三种作物的亩产量至少能比麦子蹲五成。
可以说是在骨折的基础上又对折了。
但这个数据依旧把小禄子给吓到。
他自己就是底层,当年会被送进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家里养不活那么多人了,他这个还没有彻底立住、长个子时期饭量大还不能立刻提供壮劳力、又非长非幼的儿子就成了被选中的倒霉鬼。
他不怨家里人,自小就不是被疼爱的那个,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只是如今偶尔还是会想,如果当初家里的粮食能多些,他应该也不用挨那一刀吧?
不过他也清楚,一切都只是想想。
这几年的时间他一心扑在增产上面,已经很少想起那些许多年没有音信的家人了。
便是突然见到三种高产作物,第一反应也是想到百姓们可以怎么怎么样。
多五成的粮食就可以多养活五成的人,这是活人无数的好东西啊!
“殿下,可否借奴才些笔墨,这些种子可知晓种植方法?有什么忌讳吗?应当什么季节种下?需要提前育苗吗……”
一连串的问题朝着陆执安劈头盖脸地砸来。
陆远平这还是第一次看儿子和小禄子沟通种植相关的消息,见陆执安被他这一连串的提问堵的连插嘴的时间都没有,险些乐出声。
不过他也看明白了为什么陆执安会格外喜欢这个小禄子了,每年农闲时候还要把人丢去学校读书识字。
这样对于自己的分内之事热情又赤诚的人,真的很难不让人心生好感。
而且小禄子的上进心十足,每年农闲时候去济民书院读书时,他的进步都飞快,即便是不在书院的时候,也经常自己一个人学习,几年下来,认字看书已经完全没有障碍了,实践报告写的也是越来越好。
正是因为陆执安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所以才能放心地将培育新种子的事情交给他来主持。
陆执安绞尽脑汁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才把恨不得把种子们都捧在手心好好呵护的小禄子给送走。
至于种子,没有让他立刻带走。
不然的话,探索队回来的时候做的保密工作就全废啦。
没过多久,一辆马车跟在补给车队的后面混进了实验用的皇庄。
终于了结了一桩压在心头好几年的心事,不管是陆执安还是陆远平最近几天都是容光焕发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