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305)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不,不止六千。

因为还有许多人在排队,而负责登记的人根本记不过来。

百姓穷啊……

虽然有火炕,但也只是解决了大家冬日的温暖问题,送回来的粮种还在试种,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至少还要十年,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善的。

最直接的方法其实就是取消农业税,可农业税取消之后的税收漏洞还要用商业等方面的税收补上才行,否则就会让大恒的国库空掉。

但现在的大恒还做不到这一点。

富民,富民。

富民强国。

陆执安越发明确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

不过当下,还是实验牛痘最为重要。

拱卫京城的将士们自然是不止这几千上万人的,光是金吾卫的人数都已经过万了,更何况是京郊大营。

这么多人在里面,想要实验种痘显然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验证对天花的抗性那一环,一旦出什么纰漏,就可以直接宣布列入十大史上耻辱事件了。

所以,二轮试验还是放在了皇庄上,不过换了大一点的一个。

虽然报名的人数有很多,但是参与进来的不算特别多,也就是两千人。

这两千人几乎都可以称得上是青壮男丁了,对于实验的结果虽然有些偏颇,无法确保在所有群体中的可用性,但有他们在前面做示范,百姓们也能更加安心一些。

到时候,再向民间招募各年龄段的妇女儿童,也会简单许多。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半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安排下去以后,陆执安就一直等着那边的消息。

而皇庄那边传来消息的速度也确实很快,没用太长时间就陆续有了好消息。

足足两千人的第二轮实验,进行了半个月就已经全部结束。

或许是因为这一轮实验全是青壮,所以进行的异常顺利,除了和别人症状严重一些,竟然无一死亡,对天花的免疫也是全面的。

得了这个消息之后,陆执安就让人传到了民间。

这也是为了安大家的心。

毕竟,人们对于天花的畏惧由来已久,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谁又敢来呢?

即便是有人抱着用命换钱的念头,又能有多少人。

早晚有一天,是要广泛推广开来的,从现在就开始流出消息,总比事到临头再去传更有可信度。

而事情的发展也如陆执安所料。

当牛痘的消息传出,首先沸腾的就是京城百姓。

二轮实验是在朝上定下来的,在场那么多人,消息怎么也不可能瞒得住,早就已经有人开始传了,只是大家一直都不确定消息真假。

这几年的时间,大恒新闻报的消息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可信度,所以出了这种大消息,百姓们的第一反应也是先去看报纸上说没说。

报社这边也一直预备着呢,早就准备好了稿子,只等结果彻底出来就印刷,连印刷工人们的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得益于大恒新闻报的权威地位,以及陆执安这个太子在民间的声望,虽然还是有人质疑牛痘的真假,但总体来说,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这个消息的。

只是,如果说让他们让自己的家人是报名试药,大多数人还是不敢的。

那是因为深刻在骨髓里的畏惧。

老弱妇孺志愿者的征集速度果然缓慢,陆执安一点都不意外。

只能让人分批进行实验。

这一次,试药速度就要慢太多了,从二月初报纸上刊登了志愿者征集启事之后,陆陆续续忙活了三个月,才总算是结束了二轮试药,而这时候,已经是五月初了。

二轮试药牵扯的志愿者人数足足有一万人,对于此时的大恒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工程。

但是结果也是相当可喜的。

足足一万人的试药群体中包括了不少的老弱幼这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但是总体死亡比例只有不到千分之三,也就是说只有不到三十人死于试药过程中。

这些人有些是因为并发症,有些则是因为底子差,身体条件正常却不幸离世的,只有一个。

而重症率也不算高,仅有百分之十,九成的人在外症状表现就像是感染了一场小风寒,和那种自己在家喝点姜汤就能好的差不多。

太医院的太医们最近走路都是带风的,做梦还会笑醒。

太子殿下说了,二轮结束之后,还要进行一次开放式的三轮试药,等到三轮结束,基本就是牛痘向全大恒推广的时候了。

而他们这些一直奋斗在一线的太医,肯定会被记录进过段时间就开始编写的医学史史册。

这是什么,这是青史留名啊!

管他是正史野史医学史的,都是史!这是多高的荣誉啊!

也怪不得那些没被选来参与试药的同僚们看他们的眼神冒绿光了。

不过,三轮试药的开放式试药又是怎么个说法,回头还得请太子殿下帮他们解答一下才好。

五月初的大恒新闻报上也同步了二轮试药的结果,百姓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哪怕是死亡率不到千分之三,依旧会有人害怕自己或者是家人就这么倒霉,成了冤死鬼。

有的人却是已经开始打听起了报纸上说的三轮试药要怎么报名了。

这批人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他们不知道这牛痘作价几何,但他们知道,一场风寒都有可能要了人的命,更别提是天花了。

他们不一定有那个钱去种更安全的牛痘,但是在试药阶段的牛痘都是免费的,还管吃管住,真的倒霉死了还有抚恤金,对他们来说太划算了!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