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33)
将作监是个冷门的部门,每年能领的只有那没多少钱的俸禄,大家的日子不至于过不下去,但也都是紧巴巴的。
不管殿下是要做什么,只要他们做得好,从殿下指缝中漏下一点来,就足够他们滋润地过上好久了。
看到人都到齐了,正好侍墨也说东西准备的差不多了,陆执安就带着几人去了东宫角落里的一个小院。
这个小院应当是给他未来的某一位妃妾准备的,不过陆执安现在年纪还小,又刚回宫,还没有人敢把主意打到他的头上。
毕竟头顶两座大山压着呢,谁敢轻易放肆?走到半道上的时候,陆执安突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农祁山。
“农大匠先回将作监吧,这里应该没有你什么事了。”
农祁山脚步顿了顿,停在原地,朝着已经走开的陆执安行了个礼:“是,臣告退。”
第21章 缘由
陆执安让农祁山先走当然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他暂时还没有办法判断他是否忠诚,而作为将作监的主官,他也不可能像匠人们那样过集体生活,所以为了避免机密传出,他只能让农祁山先离开。
至于匠人们,等到他们的背景调查结果出来了,没有问题自然是最好的。
有问题……也不是没有处理的办法。
小院很快就到了,主要东宫也不算很大。
陆执安一家回宫的时候,东宫作为陆远平曾经的居所就已经被拾掇过一番,所以这个院落虽然暂时荒废,但并不破败,还是被收拾的整整齐齐。
侍墨派人去收集的东西已经送了过来,正堆在院子里。
陆执安其实也并不清楚这些东西到底是经过了多少的程序才变成了大家认知中的纸张,他学的毕竟是世界史,虽然很多东西都知道,但却没有多少深入的了解。
所以当东西都摆在了他的面前,他也只能沉思着,让匠人们先试试看。
没道理不知道原材料的时候就能有人造出蔡伦纸,现在知道了原材料却做不出了吧?
即便是古人,他们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觑的。
陆执安从不小瞧他们。
被叫来的匠人们激动的心情也平复了不少。
太子的行为说明了他们真的好运地赶上了机遇,可这机遇能不能落实到他们手中,还是要看最后的成果才行。
因此,看着地上那分门别类堆放着的材料,三个人一个个的都是摩拳擦掌,恨不得下一秒就扑上去工作。
陆执安把自己能想起来的方法都说了一遍之后,就离开了这处院落,让他们自己头疼去。
他的计划中原本还有另一件东西,但是眼下看来这进度条可能会涨的比较慢,所以他也没有急着让农祁山再安排人来。
正好趁着这个时间,派出去调查几人情况的人应该也能查出点什么了。
陆执安手里的人手是陆老爹拨给他的,不算多,只有二十个。
但是从武艺上来看,应该各个都是好手。
陆执安知道传说皇室会豢养暗卫杀手之类的,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真实案例。
不过他也清楚,虽然这是陆远平培养出来的人手,但给了他,就是可以放心用的。
所以他们奉命来到东宫之后的第一件事,陆执安就是点了其中一人去查农祁山和三个匠人的底细。
根据陆执安之前背的资料来看,农祁山不属于任何阵营,非要说的话应该能算个保皇党。
跟着皇帝的意愿走。
先帝在位时听先帝的,现在变成陆远平在位了,就听陆远平的。
但是陆执安看着他对自己这般亲近的模样,对他的立场如何多少还有有些疑问,就想着确认一下比较安心。
人是农祁山给出名单之后就派出去了的,还没到天黑,调查的人就已经回来了。
陆执安看着放在自己案头的调查资料,眼神微凝。
农祁山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暗卫倒是查到过农祁山想要抱他的大腿,好继续晋升晋升。】
升官发财,很正常的心理需求,陆执安也就没有太在意这一点。
倒是那三个匠人中,有一人的背景不算特别干净。
要知道,将作监的匠人们虽然没有官阶品级,可也是有俸禄领的,大小也算是一个官家铁饭碗。
所以这个岗位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最重要的首先就是手艺,然后才是其他别的背景之类的。
这个有问题的匠人,就是在这一点上存了疑虑。
十年前,他进将作监的时候,走的是先帝三皇子的推荐路子。
而先帝三皇子,正是当初因为试图围杀陆远平,被孟梓华一状告到先帝面前的两个幕后黑手中的一个。
当然,一个小小的匠人,能不能和前三皇子搭上关系,是一个很大的疑点,或许是三皇子手下的人做的这一步,又或者是别的什么,但终究是存了疑。
陆执安叹了口气,只能叫来侍墨,派人将那个小院落看管起来。
造纸术这件事对儒学来说有利有弊,利,自然是在于它可以帮助儒家学识的传播,弊则是在于陆执安不会仅仅只宣传儒家学识,他要做的事情,可是还有一整套呢。
但对于天下人来说,这件事是有利的。
时下改换门庭的方法也就那么两个:科举、参军。
比起拿命去拼前程的参军,科举这条路子就要安全许多了。
也因此,许多人对于读书这件事都十分上心,仅仅只是在大树村,村里每年在陆老爹的村学里读书的孩童都有十余个,这还没算上因为家贫在窗外偷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