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330)
再加上肥料的增产效用,每年光是收上来的农税都抵得上过去三年,而大头却是在百姓手里的。
这几年的时间里,仅仅只是京城,婴幼儿的数量都有了肉眼可见的增长,更不用说整个大恒了。
陆执安前些天还在和他商议,是否要在秋收之后农闲时段来一场人口普查。
把大恒有多少壮丁、男女老幼比例全部统计出来,好对未来做规划。
秋收之后百姓家需要忙碌的事情不多,正适合做这种普查工作,既不耽误农时,也不会对地方工作造成额外的负担。
要知道,大恒如今的孩童数量虽然正在暴增,但这些孩童想要成长为一个国家的中流砥柱,至少还需要十余年时间。
陆远平偶尔畅想未来的时候也会将思想放到十几年后,幻想到时候将会是怎样一副繁荣景象。
但想归想,他们还是要一步步走的。
普查人口能够让他们清楚把握大恒的人口情况,万一战事再起,还能拉多少壮丁上战场。
还有男女比例问题。
这个此前从未有人深思过的问题。
“世人大多重男丁而轻女娃,不少地方还有生下女婴立刻杀死甚至是虐杀、以避免女婴再次投生自家的恶俗。”
“但同时,男人三妻四妾者不在少数。”
“假使每十个婴儿降生,五男五女,其中三个女婴被杀害,那么就只剩下了五男二女。”
“即便是这七个婴儿都健健康康平安长大了,即便是每个男丁只娶一个女子而不纳妾,也还有三人无法成家。”
“若是再有女娃年幼时因为不受重视而病死饿死累死,就会有更多男丁无法娶妻,层层剥算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男丁无法成家。”
“到时候又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大恒重男轻女的趋势可并不低,像是陆远平这种疼女儿超过儿子的绝对算得上当世奇葩。
早些年的时候战事刚歇,无论男丁女丁,只要生下来能养大,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劳动力,都快要绝嗣了,男女又有什么区别,所以这种倾向还不算明显。
但是到了陆远平这一代的时候,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人口已经恢复了不少,就开始有人挑拣了。
也是,即便是前世那样的环境,依旧免不了有人重男轻女,甚至是通过各种手段在孕妇怀孕期间查婴儿性别好判断是否生下来。
以至于后来甚至到了立法以正视听的地步,可见其中形势有多么严峻了。
那时候还是一夫一妻制呢,婚育率都在蹭蹭蹭地往下滑,更别提现在三妻四妾都合法的大背景。
“如此一来,女娃越来越少,人口自然没有办法得到显着提升,甚至于……下降。”
担心陆远平不相信自己所说,陆执安还特意举了几个自己记得的着名的人口负增长国家。
或许这个时代的人不赞同男女同样重要这一点,但是以武立国的大恒,绝对不会忽视人口老龄化的弊端——
都没壮丁了,打仗用谁?白发苍苍、一步一晃的老翁吗?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陆远平和其他几人在商定流程的时候,一致同意将陆执安所提的男女老幼都进行细致统计。
毕竟,他们现在确实不可能让所有人扭转观念,从一夫多妻向一妻多夫急转弯,所以女性数量的多少也确确实实很重要。
甚至有那激进的都开始思考有没有什么办法严格控制杀害女婴这一陋习的传承了。
陆执安也不急,关于女性生存环境恶劣这个问题,是千百年来持续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但万事总有开端,他这些年明面上没有提,背地里也是做了一些准备的,只等时机合适就拿出来。
眼下,也总算是离这个合适的时机不远了。
这几年的时间,陆远平对陆执安是越来越满意。
不管是他奇遇带来的远超当前时代的见识,还是即便见过繁华依旧记得一步一个脚印的行事作风,处处都合他心意。
前些年大恒千疮百孔,他又是匆忙接任,很多事情都千头万绪,若不是羊毛贸易帮忙打开了北方局面,若不是“宝贝蛋”及时阻止了高原达姆王朝的鼠疫,大恒此时只怕还是战火连天。
而如果没有曲辕犁和肥料,即便是大恒扛过了这两次大难,也绝不会有如此平稳的局面。
更别提期间还有黄河河道和驸马顾明远这两个大案了。
他这个儿子,实在是比他预想中的出色很多。
不过孩子越是出色,当爹的眼光就越是挑剔。
陆执安早就已经到了可以说亲的年纪,按说太子妃这个位置也差不多该定下了——当年陆远平这个年岁的时候已经和孟梓华定了亲,不久后就是成亲。
而陆执安,别说他自己了,就是陆远平都还没有挑好儿媳妇的备选名单呢。
原本陆执安还担心自己会跟老爹一样早婚早育,即便是讲过优生优育的理论,早婚只怕也难免。
然而一天天下来,嘿,他爹这个挑剔的眼光竟然还有这等好处。
因为陆执安不需要外戚助力,也没有人能动摇他在大恒的地位,所以陆远平在挑人选的时候直接大手一挥,朝中八品以上官员家的女儿全在考虑范围内。
而整个大恒有多少八品以上官员……
八千有余。
可以想见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筛选范围了。
当陆执安知道筛选范围有这么大之后,他就真的不担心自己会被早早催婚了。
八千余官员,适龄女子怎么也得有一两千,再以他爹的筛选标准,没有两年的时间绝对结束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