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359)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更别提还有像是开挂一样飞速加强的纺纱机。

“好!好!辛苦你们了!”陆执安频频点头,他知道这群姑娘一直在研究改进的事儿,但没想到改进能这么明显!

如此一来,回头这两样工具的推广工作就更好做了!

“新型织布机和纺纱机的事情我已经告知了陛下,将作监和工部正准备赶制零件,等到秋收过后,就会运往各地,你们尽快研究确定一下怎样的款式更适合百姓家,我会让他们过来和你们对接的。”

姑娘们一直惦记的就是这件事,听到陆执安给了准话,顿时激动起来,一个个脸庞都泛着红,大声应答。

“是!”

直到两人都已经离开了济民书院,穆安竹依旧在想着刚才自己看到的新型织布机和纺纱机。

她看不懂有多厉害,但是仅凭几人的对话,也能想得到,这两个东西能给天下女子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了。

就如在书院中陆执安所说的,男耕女织每年能创造的收益相差无几,那么有了这两个宝贝,女子每年所得岂不是远胜从前?

继母掌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若是支出没个合理的缘由,她是敢和她爹呛上一呛的。

他们这样的官宦人家还这般,放到百姓家,大姑娘小媳妇儿的,可不就更有底气了吗?

别的不说,为什么有绣娘这个职业,可不就是因为赚钱吗?

有几个绣娘的娘家夫家会像轻贱寻常女儿那样对待她们?

钱财这个东西说起来俗气,但确实能给许多人坚实的底气。

殿下真的不仅仅只是说说,而是确实在做,他在努力改善女性的生存环境。

不,他不单单只是为了女子而努力,而是平等地,为了所有大恒的百姓努力。

这样的行动力,他真的很出色。

穆安竹原本因为这几日一直在接受宫廷礼仪和各种知识教导而有了几分真实感的心,又有些觉得不真实了。

因为精神恍惚,穆安竹连今日这顿午饭吃了什么都记不真切了,傍晚带着大包小包回到宅子里的时候依旧晕晕乎乎的。

“穆姑娘没事吧?”

负责教导穆安竹的姑姑问道。

跟着自家姑娘一天的绿茵哪里不明白她在想些什么,对着姑姑摇了摇头,示意她不用担心。

陆执安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觉,就是觉得穆姑娘的话少了些,人略微有点闷,不知道是不爱出来玩,还是有什么心事,想着回头要让侍墨帮着打听一下才好。

那一日在御花园见面的时候看她也不像是社恐的人,估计是心里有事,如果可以的话,他说不定能帮一把。

和穆安竹分别之后,陆执安也没有回宫,而是直接打马往城外去。

这会儿已经临近晚膳,他早些到庄子上,还不会误了饭点儿。

吃完饭还能在庄子上转转看看,明天再去书院的新校区视察一下工程进度,就得回宫了。

说是三天的假期,实际上昨日收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后天一早就要回去上朝,最晚明天下午就得回宫才成。

送走穆安竹之后,陆执安就将今天约会的事情暂时放下了,盘算着等下吃什么。

如今皇庄上的作物种植面积是真的大,连成片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头,离着庄子还有一段距离呢,陆执安就已经看到了那绿绿的玉米杆子。

傍晚的风轻轻一吹,玉米独特的香味就传到了鼻尖,很是好闻。

这些玉米的种植范围已经不属于皇庄了,是京城附近村庄上百姓们种的。

因为粮种之事太过重大,目前还在囤积期的陆执安他们不敢轻易下放,就只能在京城附近种植。

但庄子终究只有那么大,今年实在是种不下了,朝中商议过后决定先在京城附近的村庄进行扩种。

不仅是用他们的地,还要用他们的人。

没办法,人手不足,而且总是要教给百姓们种植之法的。

不过这些玉米地、土豆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就不归这些百姓们了,朝廷会以同等重量的粗粮进行置换,扣税之后悉数交给百姓们。

至于收上来的玉米种子和土豆种子,自然是由朝廷统一进行安排。

玉米是三种作物里面最容易保存,也是增殖速度最快的,毕竟一亩玉米地只需要五六斤的种子,却可以产出三百余斤的粮食,足足五十倍的回报率。

几年的时间下来,本就比土豆和番薯更多的玉米地,已经成了庞然大物。

尤其是现在这个季节,此时也才是六月份,玉米还有一个月左右才能收获。

玉米杆子已经长得有一人多高,杆子上也挂上了果实,微黄的玉米须就垂在边上。

看似只有一棵玉米杆,实际上每个杆子都能挂三四个果实,偶尔有多一点或者少一点的,单从那形状来看就知道,一个月后收获的量绝对不算少!

而这样的玉米杆子,在地里面那是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楚的。

任谁一眼看去都能确定,今年肯定是个丰年。

这样的场景,哪怕陆执安只是路过,看着都觉得心情愉悦。

然而偏偏就有那不长眼睛的,非要在这个时候给他的心上添堵。

陆执安一行人是赶路,包括侍墨在内,都是骑马前进的,虽然人数不多,但动静也不算小。

一般来说,官道上的人们远远地看到有人骑马过来就会避让,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徒惹麻烦。

毕竟能养得起马的人家,至少也是个富户。

哪怕陆执安没有让所有人都避让他的意思,实际上也造成了这样的效果。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