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367)
所以有人不太明白为什么还要继续训练军队,甚至还要提高军事力量。
这岂不是和休养生息的决定相违背了吗?
“早前太子的讲学你们也都听了,是觉得打完东西面的敌人之后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陆远平看着对方。
出列的大臣:……坏了,忘了这茬了!
太子都那么给大家伙举例了,是什么态度已经清清楚楚。
更何况历史的经验也证明了,即便是他们与人为善,想要和邻居们和睦相处,也并不是只靠他们自己就能做到的事情。
无论是人性还是生存条件,都决定了边境的战事只会暂歇,不会绝迹。
这种时候,不进则退。
所以,休战期间依旧要提高军事力量,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不,这很正常。
他们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是吧?
研发更大威力的“宝贝蛋”也是为了自保,对吧?
……
出列的朝臣退下了,新的朝臣又站了出来。
每个人出列的时候都带着自己的问题,也自然有对应的人来为他们讲解。
这份计划耗费了他们这么多人的这么长时间,本身就已经很全面了,无论是谁的提问,都能得到一个合情合理的答复。
倒是让想着群策群力、查漏补缺的几人有些失望了。
五年计划本身其实就是把以前从没有说过的规划落实在了纸面上,形式上虽然新奇一些,但这些年大家伙见过的新奇事物还少吗?早就习惯了。
今日的早朝时间比往常长一些,但也把五年计划的事情都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大臣们回各自部门把各项任务分派下去了。
不过,五年计划虽然已经搞定,早朝却还没有结束。
因为今天还有一件其他人都不知道的重头戏要上演——
“何书,宣原告上殿。”
原告?
文武百官的反应在此刻前所未有地统一——眼皮一跳,背后发凉。
什么原告,要告谁?
第154章 联合状书
说起这位原告,其实还是一个小惊喜。
罗家以罗鹏举为首的纨绔分子盘踞洛郡多年,一个个的耀武扬威,不是没有遇到过试图同归于尽的人的。
但罗家势大,即便是皇家先前也只能徐徐图之,可想而知这些试图向上告状的人后来是什么下场。
可即便如此,也依旧有人想要让这件事上达天听,万一呢?
人在被逼到绝境了的时候,哪怕是绝路,都要试着闯一闯,如果成功了,那自然好,不成功,大不了就是一死呗。
这么多年,试图来京城告御状的人一直都不少,但却没有一个人走出洛郡。
而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自然是洛郡郡守。
别误会,他没有和罗家同流合污——但他也没有比罗家的人好太多。
这几年大部分试图跑出洛郡的人是被这位郡守拦下来的,他倒是没有杀这些可怜人,而是将他们圈了起来,秘密养着。
至于目的嘛,很简单,就是为了等合适的时机再曝光,不管是作为拿捏罗家的把柄还是换取功劳的资本,都能让他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这些人提前被甲子手下派出去的人发现了。
而在这前两天,有人从被看束的地方成功越狱,向着京城方向逃来,和前天傍晚罗鹏举被抓之后、甲子派去洛郡调查的第二波人马迎面撞上了。
多少是有点天命所归意思在的,如果双方没能直接碰面,今天的早朝可能还不会提及罗鹏举一事。
但双方碰面之后对了一下信息,第二小队的人分了一半把人送回京城,正好是昨天宵禁之后。
宵禁后街上无特许不能走动,这也方便了这位原告秘密进城。
也才能做到,在没有惊扰到其他人的前提下,以原告之身震撼朝堂的效果。
不过这些细节没有人知道。
他们只看到了陛下一声令下之后,一个浑身脏污还带着血迹的人从广明殿外走了进来。
按说他昨晚到了之后是该安排洗漱的,因为事关重大,还是何书亲自去安排的他。
但对方执意不洗漱不上药,就这么状告罗家和洛郡郡守。
那份执拗,看得连何书这种见过大世面的人都忍不住心惊,回禀过陆远平之后,他的请求到底是被许可了。
这才有了今早这一幕。
鉴于此人入宫时已经宵禁,当时的陆执安也回了东宫,今天早上陆远平也没有给他传消息,所以这会儿看到这人,陆执安的表情和在场的文武百官是一样的震惊。
“草民颜振,代洛郡三十二户人家、共计一百零三人,状告洛郡罗家,徇私枉法、侵占土地、强抢民女、草菅人命等共计二十四项罪名!并状告洛郡郡守徇私枉法、包庇罪犯、欺上瞒下、私自扣押我等。”
颜振进了殿之后就在大殿正中跪下了,然后从怀里掏出来一卷血书,双手高举。
他的声音虽然嘶哑,但在运用了浅显声学原理的大殿中依旧传播的又广又清晰。
立于朝堂之上有些念头的大臣们有些恍惚。
他们上一次看到类似的大场面,似乎还是当年顾明远案的开端吧?
当年那案子是什么结果来着?
顾家没了,公主废了,牵连人数近万,或死或流,对于当时大恒官场的震撼能让人终生难忘。
时隔七年,又来上了这么一遭,嘶……
大臣们在想什么,陆远平是不管的,他要做的就是顺应民意。
“何书。”
不需要他多说什么,何书立刻会意,疾步走下高台,郑重接过了颜振手中的血色绢帛,然后就准备回到陆远平身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