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386)
不过现在他已经没有办法继续眼不见为净了。
其实陆执安也很难形容罗家犯下了多少的罪,因为涉及的罪名太多了。
硬要说的话,陆执安前世有种形容叫做“半部刑法”。
此前陆执安一直都觉得这种“极品”
大约只存在于小说捏造的人设中,这段时间才发现,原来这是真的可以被真实的人类做到的!
至于是谁……
那自然是首恶罗逢了。
除了他之外,罗家还有几个可以配得上这个称号的。
在他们几个人的努力之下,整个罗家人犯下的罪完全可以凑出一本完整度高达90%的《大恒律》来。
这谁看了能不震惊?
所以陆执安来的时候不仅带上了之前让太医院搓的速效救心丸,还提前去太医院摇人了。
不过陆远平早就已经做过心里准备了,虽然还是被惊到,但凭借自身的底子抗住了这波冲击。
“好一个罗家啊……”
陆远平叹息一声。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该抓的人都抓到了吧?”
“还有两个人在逃,暗卫说是已经有下落了,想来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能有消息,其他人都已经到案。”
陆远平点了点头。
“监察院和刑部那边你继续收尾,至于罗家的这个……”陆远平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下来,思量了一番之后才又开口。
“如果放到报纸上来说是不是不太合适?”
陆执安一开始没有往这个方面去想,听到他这么说还愣了一下。
但是转念一想,又大概明白了陆远平的意思。
罗家涉及的案件和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明火执仗地处理固然会凸显出他们处事公平。
可这么多的罪行绝不可能是一日之间犯下的,为什么他们一开始作恶的时候就没有被抓呢?
人多了,会想到的方方面面就会多,很难没有人往这个方向上来想。
而一旦有人提出了这一点,对于大恒的名声来说就不是一件好事。
就算是现在的皇帝和太子都是好人又怎么样呢?不还是有那么多这几年才发生的惨事?
只这一点,他们就无法辩驳。
哪怕处理了监察院这几年暗中巡视洛郡的小组,以及洛郡郡守,也是一样的。
名声这种东西,经营起来相当困难,破灭起来却是十分的简单。
陆远平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陆执安心里明白,可他却觉得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大恒,或者说皇室,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拿出来了太多的好东西,以至于他隐约都能听到民间的一些风言风语了。
不是什么诽谤之类的话,而是有将他们一家神化的趋向。
这让陆执安很紧张,也很慌。
因为一个太完美的人是早晚都要被拉下神坛的,太完美的国家也是一样。
好人做了一千件好事只是不忘初心,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却叫做浪子回头金不换。
陆执安不希望大恒被架在那又高又虚伪的神坛上,因为无论是谁都会犯错的。
而那个位置一旦上去了,登高必定跌重。
“这件事固然有朝廷失职的责任在,但能够借此让百姓们看到我们不是无所不能的,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
不仅能摆脱被强行塑造金身的命运,还可以调动百姓们的积极性,强调他们会为民做主,只是大恒幅员辽阔,很难面面俱到。
所以他们需要天下人的帮助。
总之就是这么一个基调。
再说了,他爹登基到现在才几年啊,从上任后不久就开始各种改革,而自打监察院开工之后,罗家人犯事儿的频率也大大降低,生怕一不小心被发现了。
和先帝时候罗家的各项罪名比起来,这几年就是洒洒水。
现在可是用年号的,每一个案子都有个案发时间,这不就是现成的明确责任归属的法子吗?
他阳和X年犯的事儿,我元安年间顾及不到很正常吧?
哪怕本质上并不能这么算,但至少明面上有了一种割裂感。
而这就已经足够了。
陆远平被陆执安说服了。
虽然这听着很像是歪理。
按说,罗家这样大的案子是肯定要出一期报纸专刊的。
但是因为其中所涉及的人太多了,出专刊也很难放得下这么多人,成本也太高了。
所以起来想去只能选个折中之法——出个罗家特辑,但并不对外售卖,而是以镇为单位,由朝廷印发。
每个镇上都会发一本,供所有百姓们借阅,任何人不得阻拦。
至于报纸上,专刊就不出了,但专门在下一期报纸上腾出一整个大版面来简要说一下结果,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后续还有公审,想要知道细节的人,到时候自然会来。
陆远平被说服之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陆执安整理出来的资料里面还标注着按照大恒律应该判处什么级别的刑罚,他大致看了一遍,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
就在陆执安跑路之后大笔一挥,在后面补了一句,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整个罗家上下诛九族,太子明说了死法的就按照太子说的来,没说的就砍头给个痛快吧。
别说是这么多罪名累加了,光是罗逢通敌叛国这个罪名,都能让这个罗家陪葬。
更何况几乎可以说是全员恶人的庞大家族。
也就是人太多,太严苛地执行各种死刑会显得他们残酷暴虐,不然陆远平才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