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437)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这可都是过好日子的指望!

就在这样的看护下,几乎所有百姓家中的种子都成功地留存到了来年春耕。

从按照《玉米种植指南》上的指导,将种子种进地里那一刻开始,大恒千万余的百姓们就开始数着日子过。

该浇水了。

该出苗了。

该追肥了。

……

一桩桩一件件,大伙儿恨不得记得比自个儿名字都清楚牢固。

更有甚者,从自家第一颗玉米种子落地开始,直接就在地头支起了简易窝棚,日夜轮班守护,生怕一个错眼,自家的玉米地就被人给祸祸了。

这样的上心和小心翼翼自然是有成效的。

等到了秋收时,全国的玉米收获。

早几年就想要退休的户部尚书蔺晖文每日看着各地送上来的今年的收获情况,越发的精神矍铄,根本不像是一个将近花甲之年的老头。

陆执安眼瞅着他这架势,觉得他应该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再抗个十年八年的。

毕竟现在玉米推广成功了,紧接着要推广向全国的就是番薯了。

是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培育,番薯的数量也足够开始逐步推广出去了。

有玉米在前面顶着,想来,番薯的推广工作会进行得很顺利。

有这两支强心剂在,想必蔺晖文还能高兴好些年。

因为今年玉米种植的面积太广,牵扯数据太多,所以统计起来就没有前两年那么快速。

一直等到十月初的时候,今年的各地消息才终于汇总完毕,送到京城。

两亿斤的玉米种子,今年的收获堪称一个天文数字。

因为去年种子送走的早,所以各个队伍回来的时候带回的那些备用种子也顺利地赶上了春耕。

保险起见,这些没有发下去的种子都由皇庄来耕种,能种多少是多少,剩下的就存在库房,以防万一。

这样一来,即便是真的出了什么天灾,只要不是全国性的毁灭打击,玉米都能够顺利地在整个大恒扎根。

就算真的这么倒霉,有封存在库房中的那一批,他们也有退路。

剩下的种子不算少,在梁禄的提议下,皇庄上今年种下的玉米种子,都是精挑细选的饱满玉米粒。

他这几年也不是只忙了玉米这一件事,其他的作物也在研究。

不过是手底下人多了,他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了而已。

像是优中选优这种选种原则,早几年就已经应用到了皇庄之中,最先开始培育的小麦和水稻,如今已经有了相对稳定一些的高产品种。

不过这种高产,和玉米比起来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但总归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哪怕没有三种高产作物在,要不了几年,经过培育的高产种子也能开始缓慢地推行全国。

当然,效率和效果肯定是比不上玉米的。

既然优中选优这种理念可行,那自然也要用到玉米上。

之前那是想着尽快推广玉米,他们每次都是将所有玉米全部做种种下,一粒不剩。

现在有多余的了,才终于能开始执行这种策略。

农事上陆执安懂的不多,自打掏空了自己肚子里的存货之后,就将这些事情全权交给梁禄来办了。

除了封存备用以防万一的玉米种子之外,还有一小部分玉米被送进了宫。

目的吗?

自然是吃了。

自打玉米在大恒成功扎根到现在也有好些年了,除了最开始的时候为了给大家看什么是玉米,煮过两个,分给了大臣们。

至今,连陆执安都没有再吃上。

送玉米来的人是梁禄手底下的,也算是他的得力助手了。

陆执安听侍墨回报他带的话时,不自觉地就脑补出了梁禄一边掏口袋,一边说“殿下,家里富裕了,您尽情吃”的模样。

不由得笑出声来。

梁禄自然是做不出这种姿态的,但这并不妨碍陆执安开心不是?

说起来,小玉米虽然有玉米这个小名,可却是实打实地没有尝过玉米的味道的。

既然梁禄都已经把玉米送来了,那怎么也得让玉米尝尝玉米。

今日的政事也已经处理完了,陆执安丢下笔就往正院去。

小玉米年纪还小,自然是要跟着穆安竹一起住的,不过是住同一个院子而已,方便照顾。

毕竟陆执安经常来正院,小孩子晚上起夜容易吵到人,怎么也是不可能让他和爹娘同睡的。

陆执安到正院的时候,小玉米正趴在双层窗户上往外看。

窗户是玻璃铺那边送来的纯透明玻璃做成的,透光度相当好。

现在已经是腊月,外面冷,所以东宫换上了双层的窗户,尽量减少热度的消耗。

内外温差会让玻璃上附着一层水汽,小玉米明显就是让人把水汽擦了擦,然后趴在窗户上往外看景儿呢。

今日天气不错,不过昨日大雪,院里堆起了一只雪人。

小玉米年纪小,天寒地冻的不能往外跑,但是他喜欢雪,这是穆安竹昨日让人堆了给他看个稀奇的。

陆执安一进院子就和他对上了眼神,下一秒,那毛茸茸的小脑袋就从窗前消失了。

陆执安赶忙快走几步,进屋、解披风、走到暖炉前烤火,一气呵成。

果然,还不等他身上寒气散去多少,耳边就传来了小家伙的呼唤声。

“爹爹!”

“爹爹!”

“爹爹你看看小玉米吖!”

小玉米是个天性活泼的孩子,具体表现在……自打他会爬之后,就开始探索各地,一眼看不住,人就能翻过门槛往院子里去。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