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44)
不过他总觉得自己好像是忘了什么事,但真的去想吧,又想不起来。
纠结了半天,他也没想起来是什么,只能将自己最近做的事情在脑海中拉出一个清单,一个个做排除。
曲辕犁已经不用管了,有人在推广;羊毛贸易正在研发产品阶段;搭炕的师傅们也已经在教了;该上的课还没上,但是家长给请了假,明天再去就行……
等等!
表格!!
陆执安记得,自己给陆远平课程表的时候就是用的表格,当时还专门解释了一下这个表格怎么用。
但是,表格这个东西可不是专门用在课程表上的啊!!!它的用处大了去了!
他怎么就忘了把表格拉出来单独说了呢?
陆执安敲了敲自己的脑壳。
表格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有很多,像是户部的出入账统计,各类账册,如果用表格来做,能省下不少的力。
“先把炕弄得差不多吧,明天再去找老爹,提醒他表格的作用。”陆执安回忆了一下课程表,“就午休过后、文学课前吧。”
到时候详细解释一下表格的用法,说不定还能帮他再翘掉一节文学课呢【精打细算.jpg】
第25章 学校
一转眼,距离那天的坦白局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的时间。
陆执安渐渐习惯了每天早起上课的生活,因为运动量陡增而产生的肌肉酸痛也终于没有一开始那么严重了。
只是从那天开始,陆远平就再没有对他的身份问题再说些什么。
主要是陆执安每天除了上课和写作业之外也没剩下多少的时间,别说是和他聊聊了,两人连碰面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是其他的。
眼看着八月份都到了月底,陆执安手头最先做出来的一批炕终于到了验收的时候。
这天一早,陆执安就兴奋地从床上爬了起来,比往日要早上许多,就是为了第一时间去看看这一批炕的成色如何。
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修炕小分队就可以尽快开工了。
终究是时间有限,今年想要让北方的百姓们都用上火炕是不太可能的,但至少京城范围内的百姓们还是很有希望用上的。
当然,只靠目前的这十个人肯定不行,但是这批人可以带徒弟,徒弟出师以后又可以带更多的徒弟,几次裂变下来,会修炕的人数足以应对京城百姓的需要。
不过,即便是修炕的成本不算高,但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修得起,陆执安也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帮助更多的人而已。
和他一样兴奋和激动的还有那十名匠人,太子殿下已经和他们说过了,只有今年修炕的价格是定死了的,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教的徒弟,只要是想要靠这门手艺吃饭的,就只能按照他定下的价格来。
陆执安也是怕他们因为这门技术现在会的人不多就肆意抬价,那就有悖于他想要帮助百姓的初衷了。
至于明年……
今年他们教出来那么多的徒弟,到时候大家都是凭手艺赚钱了,也习惯了当前这个价格,百姓们也不傻,自然不会选择价格虚高的匠人来做,价格上也就不用限制得那么死。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他们这第一批匠人来说,这都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在将作监做活虽然光鲜,可京城的物价高,还需要走动关系,每年的花销也不算少,能多有一些收入,他们心里期待极了。
早一日学成,就可以早一日赚钱,这样一来,谁会不想要早些看到今日的成果呢?
都不需要陆执安动手,他只是示意了一下,就有人分别在各处的炉灶内生起了火,很快,几张炕就逐渐有了变化。
陆执安就站在自己最开始做的那张炕前面,等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上手去摸炕的温度。
没有烟雾从奇奇怪怪的角落冒出,升温也挺快,仅仅只有炕头到炕尾因为热量流失的原因温度逐渐降低,这都属于是正常现象。
再看外面的烟囱,也在正常出烟。
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稳妥起见还是多烧一段时间比较好。
陆执安又分别去看了其他十人搭的炕,虽然是第一次做,但能进将作监的匠人们都是这个时代的手工大佬,竟是没有一个人出问题的。
总计十一座火炕都顺利初步验收,不得不说,这给今天这一天开了个好头。
陆执安的心情也好极了,乐呵呵的,正准备说些什么。
“殿下!殿下!”有呼唤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陆执安回头看去,发现竟然是陆远平身边的内侍何书。
何书是现在的太监首领,每日守在陆远平的身边,极少离开。
今日他来东宫找陆执安,看来是出大事了。
“你这是怎么了?”
何书很快就到了陆执安的面前,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呼吸,让自己不至于太过失态。
“殿下,陛下请您去一趟御书房。”
陆执安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这会儿已经辰初了,再要不了半个时辰就是他开始上课的点了,老爹竟然在这个时候来叫他?
心中虽然疑惑,但陆执安还是没有迟疑,转头交代让侍墨留在这里观察情况,然后立刻跟着何书走了。
到御书房也没有用多少时间,陆远平应该是交代过人,所以他刚一到就被迎了进去。
陆执安的视线率先集中到了御书房的地面上。
一团黑色的物体在地上堆起了一座小山,足有他大腿那么高,而且十分眼熟。
“这是……去找东西的人回来了?”
陆执安有些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