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8)
村里的麦田并不如他曾经在前世随意路过的一处农田丰满,麦穗挂在麦秆上,都压不弯它的腰,产量明显是要低很多。
想要改良粮种,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出来的成果,当年袁老带着那么多研究生博士生,也研究了许多年才将杂交水稻培育成了那个举世闻名的模样。
他现在一没人手二没时间的,自然也不能将希望仅仅寄托在这一个途径上。
无法改良单位面积中的产量,那就只能帮助大家扩大生产规模。
只要家家户户种的田足够多,在没有遇到灾害的情况下,总是能混个温饱的。
但这个时候的人力再不值钱,能力也是有限的,家里的田亩就算是翻上一倍,他们累死累活也耕不完啊!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落在了改进农耕工具上。
好的农耕工具可以帮助农民省时省力,这样一来,空下来的时间和力气,自然能给他们扩大生产的底气。
陆执安虽说只是个历史系的研究生,但毕竟熟知前世数千年的世界史,对于一些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像是这种划时代一样的工具,在教材上也有过示范图。
陆执安按照回忆,将示范图画了下来,然后命人找来了将作监负责管辖农具的人。
当前在这个岗位上的人叫农祁山,倒是一个一眼看上去就很适合这个岗的名字。
接到来自东宫的召唤,农祁山纳闷极了。
别说是东宫了,就是皇帝,三年五年的都不一定单独召见他一次。
东宫还未出阁,怎么就先找上了他?
想是这样想,农祁山却不敢怠慢,放下手里的工作就往东宫去了。
看着他匆匆忙忙的背影,同屋的官员们也有些纳闷,不知道今天这事是好是坏。
农祁山到了东宫,只来得及对着陆执安行了一礼,就被兜头安排下来了一堆的任务。
临走的时候还被陆执安拉住,又重新强调了一遍自己的要求。
“这个东西一定要给我做的又好又快,明白吗?”
不是陆执安想要为难他,只是这个东西制作难度并不大,再加上时间紧迫,陆执安希望今年就能让百姓们用上这新工具,所以才反复叮嘱。
看着农祁山离开,陆执安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其实他还想自己跟着过去顺便指导一下的,只是目前肃清完毕的只有三所主要宫殿,其他地方都在暗地中整改,安全性并不高,孟梓华担心会有人狗急跳墙,所以特地叮嘱了陆执安身边的近侍,一定要劝住他。
陆执安也就只能歇了这点心思,转而期待起了成果的到来。
“不对!侍墨!带我去库房!”陆执安突然用手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唤人进屋。
他突然想起来,自己小时候似乎也做过这玩意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应该也被带来了,守在库房里。
一起想起来的,还有当时孟梓华和陆老爹的反应。
按说自家孩子有出息父母是应该高兴的,但当时实地验证过这玩意儿的效果后,陆老爹反而很严肃地告诉他,不能将这个东西传出去,他也不能对任何人说。
当时的陆执安并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也不是很懂。
按时现在陆执安大概能猜到了。
五年前,正是朝中夺嫡战打得火热的时候。
第5章 曲辕犁
当年夺嫡进度条正走到了最高|潮的时候,一众皇子都快要把彼此的狗脑子给全部打出来了,恨不得见个可疑人士就扑上去咬两口。
也就是陆老爹一家缩在大树村几年都不出来,没有一点动静,才渐渐被人遗忘。
但如果那个时候他们稍微有一点不寻常的表现,只怕就会瞬间成为集火目标。
而已经被废了的太子,再次成为那么多人的眼中钉,会是什么下场。
陆执安打了个带着几分后怕的寒颤。
“殿下,外面起风了。”侍墨不知道从哪里变来一件披风,直接给陆执安系上了。
做完这一步,他才带着陆执安往库房的方向走。
库房里的东西并不多,且主要是他从大树村带来的东西。
因此并不费事地,两人就在库房里找到了一个大家伙。
“来,把这个家伙搬出来,送到农祁山那边去,告诉他们做出来的成品就长这样,照着做就行。”
陆执安检查了一下,除了放久了有点落灰以外,这家伙还是完好无损的,只是看上去有点年头了,并不碍着使用。
陆执安这边的动静很快就被人报到了中正殿,陆老爹听说之后也只是愣了一下,而后露出一个了然的笑。
“无碍,随他折腾去!”
这几个月忙的厉害,再加上事情也过去了好几年,所以陆老爹还真没想起来过这个玩意儿。
但是当年拦下陆执安,为的只是他们一家人自保,现在他们并不需要韬光养晦了,自然也就无所谓风头不风头的。
相反,他这个新帝刚一上任,太子就研究出了这样有助于农桑的工具,更加有利于帮助他俘获民心。
人生大事无非就是吃饱穿暖无灾病,陆执安这一下子,就走到了百姓们最关心的事上。
陆执安今年才十岁,又如何会想到关心民生?不需要多说,大家就会联想到是皇帝教得好。
因此这件事对于他们一家来说完全就是百利而无一害,陆老爹才说出了那句“随他折腾去”。
这东西并不难造,因为本身只是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所以很多东西都可以直接用原本的配件,然后稍作更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