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曾见万里星野(58)

作者: 瀚海探鲸 阅读记录

她是在爱中成长,可沉默的爱总让她抗拒。

沉默的爱,是春夜里微不足道的细雨。人在沉睡中往往察觉不到。

要等到第二天早晨,花朵绽放身体时挂着的清清露水,鲜草重现曾经翠绿的色彩和山间弥漫着遮住它的脸庞的雾气时。

我们才会得知春雨来过了。每次察觉,春雨已过,只留人来回味。

可是春朝本就湿漉漉的,或许总有一两个人觉得春雨从未来过。

而顾月疏则是那个从未察觉到春雨的。

但好在她有哥哥有爷爷奶奶,沉默的爱多,响亮的爱也多。

这两种爱维持着她现如今的模样。

不过父母永远是她心中的一根倒刺。不碰它很痛,碰它却更痛。

她其实一生已经很顺遂了,可是人总贪心。她平日热烈向上,积极乐观。但她是个诗人。因此闲时又喜忧愁,诗人不备忧愁,那么她的诗就缺少美感了。

应了她哥哥的话,在这待久了真的会被同化。她似乎比从前更多愁善感了。但好在就算是现在的她还是乐比忧多。

“老师。”

声音像一把利刃划破她寂寥的绸布,将她从窒息之中解救过来。

“下雨了,听说你在这。我怕你没伞。”

你的河流也来了。

不见春

人老了,就是能感受到生命力渐渐的流逝。与她恰恰相反的则是少女生命力的渐渐显露。

黄依红她总是在这小镇子里,找她从来不费劲,她仿佛扎根在此,可她一生都在流浪。

她从没依靠,像扎根大地的树木,被束缚脚跟但她的精神与灵魂总随风摇晃。

她想像风一样自由,可是不行。但她的子孙一定可以。随风去往更肥沃更明亮更广阔的土地。

她从始至终都信任着她的女儿与孙女,将信念寄托给她们,让她们存世有望,能干出一点自认为的大事就好,无需顾忌他人评价。

她能感受到她的生命在暗淡,她什么都不怕,她只怕她不懂爱的女儿和渴望爱的孙女。

怕女儿和孙女从此少了一个栖息地,能够为她们遮风挡雨的大树。

她怕先是她,再是星慕,随后是雅妍。

顾月疏是个很好的人,她在国庆假期的末尾赶到了家,之前从电话沟通都足以让她十分欣赏她。

现在见到了更是如此。

清风晨露画中仙,风雨途中闻此人。

几回周转窥荧光,应是春阳照人间。

这是黄依红对她的评价。

她没有多高的学历,但见识不浅。她不是一个称职的女儿。

早早出门闯荡,草草结了婚。中年得女后,丈夫不幸去世。

她也不是个好母亲。漠视女儿的需求,轻视爱的重要性。最后她的女儿走了她的老路。

她幡然醒悟,却又无可奈何。教育是一个多重要的东西,作为孩子人生当中第一位老师她太不称职了。

不过,她在暮年成为了一个好奶奶。教育的闭环太可怕了。

她只能担起教育的担子。

她因为太多的漂泊,生命变得格外脆弱。她认为最可怕的对于爱的表达方式是隐藏。

因此,她成为了敏感脆弱的少女,风雨生活中一座巨大的避风港。

在国庆收假的那天,她和温星慕谈了一次话。

“星慕。”

“怎么了,奶奶?”

“你来到这个世界,开心吗?你为你的诞生而感到过快乐吗?”

“开心快乐,奶奶有你在的每一刻,我都是幸福的。”

小时候,少女爱花,爱云。她就带着少女看花,追云。

爱星喜月,她就带少女探星寻月。

女孩说要变成龙卷风,在原地转圈,那么在黄依红眼中她就是龙卷风。

女孩说想要飞,她就将她高高举起,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厉害的小飞侠。

她守护少女的每一个梦,但她却不能时时刻刻陪着少女。

“昨夜的

昨夜的星辰已坠落

消失在遥远的银河

想记起偏又已忘记

那份爱换来的是寂寞

……”

这首歌是少女返回童年的钥匙,只要歌声响起,回忆就会将他带回过去。

略带沧桑却又慈祥的奶奶唱着这首歌,在星空下轻轻抱着她带她探星寻月。

她的奶奶常会拿出两个凳子排好,再放一个木板上去,那就是一个简易的床。

当时她们还住在木房子里,虽然简陋却很有韵味。

奶奶是活在旧时代余晖里的人。

她知道很多故事,指着星星,看着月亮。带我追溯古老神话。

她们就在银河之下仰看繁星,追溯古老神话。

“我们那个年代,日本鬼子已经打到这里了,当时我们每天都担惊受怕的,只要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跑到山上去,那时炸了很多个房子,很多地方都变成了废墟,那个时候啊,明明昨天还好好的,完整的一个人,只要那么一可没见,就如同房屋一样,四分五裂,消失在我们生活的银河中……虽然当时我还小,不过我记得很清楚,很清楚。”

每每说到这,少女就会生出她稚嫩的双手,抚摸老奶奶的脸,因为她在那一刻流下了她察觉不到的泪,少女不懂,不会安慰人,只知道她最爱的人落泪了。

“哎,人生多变,在奶奶生命最后一刻,有你,有你妈妈就够了。我从不想太多,只要这样就已经够我开心一辈子了。”

歌谣,繁星,爱和信仰将成为少女的墓志铭。

“奶奶好想看着你上大学啊,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了。”

温星慕从小就听这话,听到她的18岁,每次都会皱着眉,很生气地道“怎么不能,你要长命百岁,看着我开开心心,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