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州歌头(142)

作者:謜 阅读记录

柳从心也向他挥了挥手,然后收了伞,跳下马,对殷侯与王先生一拜,“还请大帅与军师多担待。”

“柳少当家不必担心。”王义先拱手回他,一语双关。

贺今行看向贺易津,后者也正瞧他。

在一年最寒冷的一天,父子俩隔着几丈远对视一眼,抛开银子和前程,关怀与担忧,尽在不言中。

贺易津回头叫道:“差不多就行了,走!”

“确实耽搁不得,互市将开,有的是事情堆着等我们。”王义先微微笑道:“两位小友,后会有期。”

马队再次动起来,有那么一瞬间,贺今行只想打马跟着亲长而去。

然而握紧缰绳的手重又松开,他没忍住,抱拳朗声道:“前头风雪大,诸位小心,一路顺行!”

林远山经过他们的瞬间,神采奕奕地比了个手势。

“放心啦。”

“山儿!你记着我跟你说的话,别瞎逞强!”柳从心追了两步,朝着背影喊道。

林远山注意着前路,高举手臂向后挥了挥。

贺今行跟上前,将他笼在伞下。两人静立着,目送人远去。

当时亭前垂柳依依,而今城下寒雪霏霏。

直到人影彻底融进黎明前的晦色之中,柳从心才道:“谢了。”

贺今行看见他腰间坠着的白玉扣,摇了摇头,“回去吧。”

两人在正阳门前分路。

柳从心赶着去见一位卖炭的商人。他要腾出时间读书,便把该做的事都集中在一起,这几日行程皆安排得紧锣密鼓。

贺今行也赶着回去,天还没亮,他还能练半个时辰的武功。

转进巷子,远远就见晏家门前停着一辆马车,正有一人提着袍摆从车上下来。

他看清了是谁,走过去笑道:“来得好早。”

“不算早。”裴明悯接过一旁仆从捧着的大方盒,温言道:“要我说,来得刚好,才能碰上你从外面回来。”

“说得也是。”贺今行点点头,替他提了书篮,说:“林远山走了。”

裴明悯顿了顿,叹道:“走了也好。”

他跟着前者跨过大门。晏大人应当已去了御史台,院子里空荡荡的,两边厢房都没有亮灯。

此时没有火把灯笼,晨曦姗姗来迟,周遭皆是灰蒙蒙的颜色。

他这才知自己确实是来早了。

贺今行带他放了礼盒,然后点了盏油灯,问:“我要练武,你呢?”

“晨读时间还没结束。”裴明悯接过灯台,从自己的书篮里摸了一本书,但又立即放下,犹豫地暼向左右。

“老师这会儿应该正在冥想;尘水睡觉特别沉,不到时间,拿铜锣在他耳边敲都不一定醒得了。”贺今行指着西厢的檐廊,“你在这儿放心出声。”

他哭笑不得,应了声好,干脆吹了油灯,也不要书,就背诵昨日研读过的文章。

贺今行也放下心,走到院子中间,抬腕撤步,摆开架势。

直到天光彻底冲破阴翳,晏尘水才打着哈欠开门出来,看到裴明悯,讶异道:“真来了啊。”

后者停了诵读,笑道:“我觉得张先生比国子监的先生要好,我想来,所以就来了。”

他闻言,高兴地合掌道:“那太好了,你在这里读书,咱们饭桌上就可以多添一道菜。嗯,携香姐姐来了,我得抢先跟她说,让她做甜口的。”

“你慢慢说,又没人会跟你抢。”携香在厨房里掀开门帘,“去请张先生吃饭。”

五个人坐了一桌,一人一大碗粥,粥是糯米红糖混花生枣桂等各种干果熬成。

张厌深端详片刻,略带感慨:“腊八粥啊。”

携香:“是啊,腊八要到了。我许久没熬过,所以提前试试水,到时候好熬一大锅,让你们去施粥。”

裴明悯拾起调羹,忽道:“昨日我听我爹说起,松江路暴雪压山,埋了辽州周边几县三十多个村子,最远的州被封了所有的路,根本进不去。”

“这么严重?”贺今行皱眉道:“我记得一个月前就有雪灾,朝廷让王总督及时赈灾并预防,没防住?”

“天要下大雪,人又不能上天掏个窟窿,把雪塞回去。”晏尘水说罢,舀了一大勺粥吃下。

“具体灾情还在察算之中,但想来比一个月前要严重许多。”裴明悯放下勺子,“因为王总督上书请求户部预备国库赈济。”

贺今行的动作也跟着一滞,不敢置信道:“那可是松江路啊。”

虽说灾情乍一听很严重,但松江路环境气候如此,各家各户应该都有准备,存粮存炭充足。且当地人不缺经验,有一定及时自救的能力,实际情况应当没有表面看起来的严重。

而松江路又是大宣的东北粮仓,一贯物产丰饶粮储富足,是支撑国库赋税盈余的四路之一。怎会连一次赈灾都支撑不起?

况且户部根本没钱,近几个月若没有突然的进项,是拿不出松江路想要的赈灾银的。王喻玄能做到一路总督,绝不该没有这点嗅觉。

他有些出神,脑海里飞快地设想着原因。

他忽然想到前两日在飞还楼,秦幼合所说的,来补稷州知州一阙的王家嫡长子。

他脑子里浮出某种猜测,悚然一惊。

却见晏尘水咕噜咕噜喝了半碗粥,一看其他人都没怎么动,不由奇怪道:“你们怎么不吃?吃呀。”

他眼珠子转了一圈,明白怎么回事,“哦”了一声,说道:“松江路离宣京远着呢,你们不吃,这几碗粥也飞不过去。就算想去救灾,也得自己先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嘛。”

上一篇: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下一篇: 将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