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州歌头(258)

作者:謜 阅读记录

她注视着她与血亲一般的兄弟姐妹们,眼里泪光闪烁。有人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

“大当家,那就捐罢!给父老乡亲,总好过给那些贪官!”

大雨奋力地敲着屋瓦,从檐沿冲刷至阶下,将青砖洗得更旧。

秋玉送走最后一个人,回转来,见柳飞雁坐在厅中最末的椅子里,一动不动。

“大当家,咱们也回吧。”她上前轻声说。

大当家出神许久,才叹道:“我心里有愧啊,秋娘。我逼他们,就是在诛我自己的心。”

“姐姐,您别自责。”秋玉握住对方的手,“况且咱们是拿也得拿,不拿也得拿,您劝他们,总好过冯于骁带人来。能拿钱解决的事都不算是祸。”

“但前提是要有钱。四十万两只够撑十天,后面朝廷要是还没拨下赈灾银,又怎么办?”柳飞雁起身道:“底下损失惨重的,就别让他们拿钱了,他们该出的份额从我的账上走,我私房要是还不够,劳你们再添一些。只一条,给临州那边的单子要做好,免得孙妙年翻起来,又借机寻事。”

“哎。”秋玉应声,随她一起回去。

他们两家的院落挨在一起,就隔了道篱笆。

快要到时,就见小径尽头竖着两条人影,其中一人远远地高声叫道:“阿娘,秋婶。”

“少当家回来了。”秋玉对柳飞雁说。

两人走近了,后者微微露出一丝笑容,“雨这么大,进屋等也是一样的。”

柳从心不答话,只是摇头。他在家时只要知晓娘亲和姐姐回家的时日,就一定要在门口等到人回来,自幼如此,从未有过例外。

柳三尺站在他身边,向大当家与秋姑姑抱拳行礼。

柳飞雁颔首示意,“辛苦你了,回去歇着吧。”

柳三尺依言告退。

柳飞雁又牵着儿子回家,问道:“此行可还顺利?””

“吴州的义仓已经搬空了,而官仓根本没有一粒粮食。他们不准我们接近官仓,但我让三尺悄悄去看了。”柳从心再次摇头,神色凛然,“林叔回来了吗?”

一同跟进来的秋玉立时回答:“还没,俨州毕竟远,估摸得明个儿过晌才能到屋。”

“那俨州的官仓大概也是一样,而临州和淮州可能义仓里都没粮。”柳飞雁说,刚稍稍展平的眉心又顺着两道明显的折痕蹙成山峰,“我说齐宗源为什么这么急,看来是因为他手里的余粮马上就要告罄。而钦差来势汹汹,目的不善,他们怕了。”

“钦差和他们不是一路人?”柳从心惊讶道,心思立刻活络起来,“那我们……”

柳飞雁抬手止住他的话,“现在不行。”

“阿娘,我在义堂外面都听到了。”柳从心皱眉道:“各种勒索盘剥不说,朝廷年前布告涨一成的税,他们年后收缴却要涨两成,多出的一成就进了他们的口袋,当真贪得无厌。与我们谈判时还羞辱我们,现在有扳倒他们的机会,我不愿意就这么放过。”

“阿娘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虽然钦差使团不是秦相爷那边的人,但看着也不像为百姓着想的,他们此来是雪中送炭还是火上浇油都说不准。这是不死不休的事,咱们先静观其变,不可打草惊蛇。”

三人进了屋,秋玉收好雨具,柳从心找出油灯点上。

柳飞雁处理商行事务连轴转了两日,疲累不已,但仍然倒了三杯茶。

“大当家说得对,咱们出手就得要他们的命,否则还是得忍。”秋玉过来扶着她坐下,叹了口气:“这一天天糟心得紧,都是他们逼得太厉害。”

柳飞雁饮尽一杯沁凉的茶,心肠就硬如岩石,“这天底下最难做到的事,莫过于‘见好就收’四个字。仁与义也从来是你来我往,没有我们要一直受着的道理。”

她低声说罢,唤儿子过来,摸了摸儿子的头,然后说:“把今天这一趟的账目拿来,阿娘来做。还有从初二开始到今天,凡是你经过手的,都拿来。”

柳从心疑道;“阿娘觉得我做得不好?”

柳飞雁笑了笑,“听阿娘的话。”

第108章 二十九

柳从心沉默几息,起身出去拿账本。

他不明白他娘的用意,但阿娘一定有这么做的理由。且他没去参加今年的春闱,就已让阿娘伤心过一回,不能再违逆阿娘的话。

然而刚到檐廊上,便见有人匆匆赶来。

“大当家!白浪矶又决口了!”

柳飞雁刚阖上的眼豁然睁开,与秋玉一同快步出来,厉声问:“临州情况如何?”

“报信的兄弟回来时,临州卫才赶到,齐大人命令他们退一里抢筑拦水坝,最新的消息还没传回来。”那人快速地说:“原来的沙堤起了管涌,堵不住,冲走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钦差副使,职任中书舍人。”

“我知道了。让弟兄们多辛苦些,密切关注白浪矶的动向,一有消息就立刻来报。”柳飞雁让对方下去,脑仁痛得厉害,仍试图将乱成麻的思绪牵出条理,“中书省,秦相爷,忠义侯,户部……”

“不对。”她猛地抓住秋玉的手腕,后者回握。

柳从心走过来,问:“阿娘,哪里不对?”

穿堂风卷着雨珠噼里啪啦地跳溅到廊上,打湿衣裳,吹灭了屋里未来得及罩上纱罩的灯烛。

柳飞雁缓过神,看着他说:“钦使出事,不可能就这么算了。给你大姐递消息,让她在下游去找,不论生死,都先把人捏在手里。你现在就去。”

柳从心皱着眉想说什么,但终究没张口,取了斗笠便下山,白衣很快融进暮色。

上一篇: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下一篇: 将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