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州歌头(546)

作者:謜 阅读记录

老旧的甲胄,落伍的军械,上了年纪的士兵,都在无声地诉说,这是一支贫穷的队伍。

将士们都很熟悉自己的大帅,大声打过招呼,丝毫不影响地继续干自己该干的事。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贺易津走到一半,突然说。

王义先与他搭档多年,眨眼就领会了他的意思,然而还是颇为惊讶地打量他,啧道:“真转性了?”

他摇摇头:“局面不一样了。”

和平时期,他们窝在这关里,靠粮饷果腹也就罢了。

战事既起,西凉人来势汹汹,之后一定会爆发大规模的交战,仅仅靠吃饱并不能打赢这场战争。

他不认为己方队伍作战会失败,但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他们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获取胜利。可他的这些兵比所有易消耗的武器装甲都还要宝贵,伤亡一个,就永远少一个。他舍不得。

将士们保卫山河,他身为统帅,应该保护他们。

王义先听他慢慢地小声地絮叨,心中唯有长长的叹息。他想改变他已经有好些年,但并不愿意看到战争迫使他改变。

“那咱们好好想想,怎么要钱罢。”

不多时,又一支队伍整军自仙慈关出发,打头的数杆旗枪竖起来,逆着余晖奔驰过秦甘道。

三月初十,贺今行结束最后一个村落的走访,回到县衙,厨房留的午饭早已冷透。

这几日,官府都在忙着稳定货市行情。

虽然颁布了政令,禁止囤积粮食和棉麻盐等必需品,哄抬价格;但商人逐利,私下屡禁不止,物价仍在一点点攀高。官府划线收粮,这些商人却一再提价抢收。

接下来两个多月,春夏交际,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又加战事影响,若是持续下去,不知道还会变成什么模样。

他就转了方向,一边强硬地申斥投机倒把之人,严重者甚至进行羁押;一边去找那些上游卖粮的百姓,连说带哄加吓,才暂时遏制住这股风气。

毕竟战事才刚刚开始,谁也拿不准之后的局势走向。

不论商人,还是富户,大家都在等,等着看战事是否能快速结束,以决定是否还要继续在西北做生意或是长居。

若是局势不好,就赶紧捞一笔然后往中原撤。

他已经摸透这些人的心理,但没有办法。

他一不能阻止战争,二不能让所有人都不怕死。

灶上冒了一会儿热气,他捡出柴禾埋进灰堆里,开始吃饭。

贺冬匆匆进来,说:“昨日的战况,韩将军部与西凉骑兵小规模接战一回,然后退到胡杨庄。西凉骑兵却也没走,两边僵持住了。”

“胡杨庄?”贺今行端着碗站起来。

“你先把饭吃了,再看不急。”贺冬知道他想干什么,把地图拿过来,“就是这儿,距离苍州城不远。”

贺今行三两下吃完放了碗,仔细看地图,“依山托水,是个安营的好地方。但西凉骑兵为什么会和我们对垒?”

韩将军帐下的第三军乃步兵旅,虽配备了轻骑兵,但主体以步兵为主,扎下营休整几天没问题。可对面这支西凉人的队伍全都是骑兵,以他的了解,一个西凉骑兵甚至会配几匹马,对垒相持不下,对马匹的影响会非常大,相当于间接折损自己的战力,不应该啊。

“除非对垒是个幌子,他们还有别的阴谋。距离初六夜袭已经过去三天多……”他拧着眉,扫过苍州全境,最后盯着东北部的一块草原不动,“大遂滩,他们的目标肯定是大遂滩的军马场!”

他猛地站起来,贺冬亦脸色大变。

但此时此刻,他们身在云织,能干什么呢?

“我们是来不及了,但韩将军经验老道,肯定也有所发觉,不会置之不管。”贺今行冷静下来。

思绪纷飞之时,衙役来报,说有两人求见县尊。他以为是先前那些扯皮的商人,叫人去请汤县丞过来,一道接见。

通传进来,却是两个面容深邃不似汉人的青年,从仙慈关而来。

他才想到去岁新招的衙役并不认识他们。

星央说:“王先生叫我们跟着您,我们就都来了。”

“对!”桑纯抢着扑过来抱了他一下,举起一只手说:“大家都在城外,没有惊扰到周边的百姓哦。”

贺今行很快理解军师的意思,战乱多变,叫神仙营过来,防身治安都有用处。

“大家一直记着规矩,很好。”他回以拥抱,想着怎么安置他们,见汤县丞从直房那边过来,脑子里立即生出新的想法。

他问:“吃过饭了吗?”

“一到就起了灶。”

“那你们先回去,叫大家做好准备,我们即刻走一趟苍州。”

星央点点头,叫桑纯一个人去传令。

后者撇撇嘴,不情不愿地先走一步。

贺今行不由失笑,但没时间多说,转头见贺冬一脸不赞同地看着他。

他刚要开口,就听对方说:“不走这一趟你心里放不下。我知道,我去给你们准备一些伤药带着。”

他愣了一下,而后由衷道:“谢谢冬叔。”

“我在乎什么,你心里有数就行。”贺冬摆摆手,转身走了。

汤县丞赶到,他直接说起自己需得立刻离开几天,把这几天要做的事情、可能面对的情况交代给对方。

“您放心,下官一定不让城里出乱子。”汤县丞已经很有经验。

待一切安排妥当,贺今行脱了官袍,换上麻衣,系好绑腿,戴了披风与斗笠,变成与星央一模一样的打扮。

两人往北出城,到人迹少的石滩上,一匹血红的骏马远远便冲过来,撞进主人怀里。

上一篇: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下一篇: 将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