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州歌头(635)

作者:謜 阅读记录

他们只是凭借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形成简单的认知,认为自家的军队更厉害,早晚能把西凉人彻底赶出家门。只要,不给拖后腿就好。

贺今行听着,没有再插话。

他爹曾经说过,百姓的期待,是很难得很珍贵的东西。

现如今他渐渐感受到这种期待,以及期待中所隐含着的信任。也因此更加鞭策自己,不能敷衍对待它,更不能随意破坏它。

他握着那面“宣”字旗,将它重新竖在云织的城头,看着它再一次凌风飘扬。

他要让大家相信,期待一定会有回应。

就像信心会随着城池一起重建。

从秋天压抑到冬天终于解放,许多人现在都怀着极高的热情,想做点什么,想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很快有几个青年结伴来到县衙,见贺今行正独自把封存在地窖的县志搬出来,忙上前帮忙,“县尊您歇着,叫我们来就是。”

县尊刚回来的时候一直昏迷不醒,贺大夫和小夏大人不让打听发生了什么事。但大家相信,他一定是去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所以才会受那么重的伤。

后来县尊醒了,来看大家,问大家在关口待得怎么样。大家问伤,县尊说他没事了,可哪有重伤初愈就好利索了的?

大家惦记着,从他手里接筐子都小心翼翼。

贺今行有些意外:“怎么忽然过来了,城东的望楼搭好了吗?”

“搭好了,县尊您放心吧,您安排的任务我们都好好完成了。”带头的是周碾,和几个弟兄一起将书册全部搬到院子里晒太阳,才说出目的:“县尊,你看我们能参军吗?”

这是他们早就有的想法,之前因为被围城沉寂了一段日子,现在又冒了出来。

西北军进不去,不是还有振宣军么,那都是才拉练的新兵,他们还和西凉军直接打过呢,自信不会差多少。

在战争爆发之前,他们是衙役,吃官粮的,签了契书,要投军自然要征得县令允许。

贺今行以为他们是顾虑这个,就说:“国难当头,你们愿意投军报效,是好事。尽管去,身契提前终止。”

说完却见这几个人都没动,似欲言又止。他茫然道:“怎么了,还有什么问题不好解决吗?”

“我们知道您不会故意阻拦,是怕、是怕振宣军那边不收。”周碾轻咳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您不是和顾将军关系很好么,所以想请您替我们举荐一下。您放心,我们入伍后一定不给您丢脸!”

“他们那边不收新兵吗?”在贺今行看来,这几个人投军是绝对够格的,振宣军除非禁止加编,否则没理由不收啊。遂疑惑道:“你们问过了?”

另一个衙役说:“刚刚本来想直接去问的,但顾将军板着脸不知道在看什么,眼神可凶了。我怕他正在气头上,我们去会触霉头,让他看不上我们。”

“怎么会。”竟是这么个原因,贺今行不由失笑,干脆带他们去找顾横之,一面说:“不管什么事,只要你们找上他,好好地把目的说出来,他就会认真地考虑,绝对不会因为他自己的情绪影响公事。”

衙役们都不敢相信,他们观察了好些天,那位年轻将军做事雷厉风行,不苟言笑,一看就是不好说话的人。

可找到人之后,县尊让他们自己去说。他们大着胆子上去,顾将军听完后很快就同意了,还鼓励了一句,就让人带他们去登记。

过程顺利得超乎想象,令人喜不自胜,抱着拳豪言道:“某一定奋力杀敌,报效朝廷,不让将军您失望!”

顾横之微微笑道:“不为我,也不为朝廷。要为你们自己,为你们的亲人。”

为自己建功立业,为生者带来安宁,为死者报仇雪恨。

几人俱是一凛,立正道是,随即列队小跑去兵营。

顾横之受了启发,干脆让人去摆个招兵的牌子,把标准列清楚了,免得还要人来问。事情说完,转身见贺今行站在一株枯树旁,光看着他笑,不由目露疑惑。

后者说:“我是在笑,他们现在不了解你,所以才觉得你不近人情。以后了解你了,一定会觉得你很好。”

顾横之愣了一下,随即不自在地撇开脸,很快又转回来,唇角旋开一朵梨涡。

但他想起那封信,笑容又淡下来。

“差得太远了,难怪你看着生气。”贺今行看了仙慈关最新送来的信,也忍不住扶额,“这真是……我信国库是真的拿不出钱来。”

况且这两百万两,目前只能送到累关,要补充仙慈关的军需,必须先打通净州。

所以随信而来的还有一道军令,给交付了守关任务的振宣军。内容简洁,只交代时间、地点与任务,其余一概不知。

军令下达向来如此,为确保行动隐秘,除去执行命令的将领,其他人甚至在队伍开拔之时,都不知要去干什么。

贺今行却忍不住根据这短短几句话,去揣测整个战略的布局。神救口,累关,玉水,是逐一而动,还是共发制人?

顾横之看他若有所思的模样,犹豫着问:“你想去吗?”

贺今行纠结了那么一小会儿,最终摇头。

他的左臂仍然不能抓握用力,还有几处伤口上的创痂尚未脱落,难以长时间奔袭作战。强行上阵,势必会给其他同袍添麻烦。

“下一战。”他攥紧了手心,“下一战,我们再一起。”

顾横之没有再说其他的话,只是轻轻握住了他的手,带着他松开指节。

其时,已是腊月廿三。

上一篇: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下一篇: 将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