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州歌头(680)

作者:謜 阅读记录

御赐的物件大都用不着,他把能当卖的挑出来,待会儿去置换成银票,不能卖不好卖的则全都打包,预备带回遥陵的别院。

杨语咸无事,就揽了这活儿,叫三四个兵丁带着宝物一起出去,琉璃街上就有好几家典当铺。

贺今行则带上自己的牙牌与任命书,去吏部入档。

通政司是个新衙门,他对衙门所在以及现有人事都一无所知,得先了解清楚。

钱书醒恰好在吏部衙,亲自给他填了档案,又带他去领了官印与笏板,重刻牙牌。

一切事毕,再言明一应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道:“你可知,是相爷亲自向陛下举荐你任经历?通政使之下,即为经历。通政使干系重大,暂无合适的人选,廷推没有结果,所以目前的通政司暂且由你主管。你上任之后,可不要辜负相爷对你的期望。”

贺今行拱手应是:“下官定当尽职尽责,绝不辜负的相爷栽培。”

心下道,怪不得昨日一去政事堂便被发下了任状,原来是秦相爷早就向陛下举荐了自己。接着忽地反应过来,昨日陛下当庭下脸,会不会是怀疑自己与秦相爷早有串通?

他回忆了一遍当时的对答,很快发现只有一个地方存在冲突,那就是对外族对邻国的态度。

难道说,他的想法与秦相爷不谋而合?

若果真如此,昨日漆吾卫的出现,也就有了理由。包括今早的赏赐,细思,未必不是安抚。

这么一通捋顺了,他不自觉地叹息一声。然而多想无益,身正不怕影斜,做好分内事才是最要紧的,遂振作精神,跟着蓝袍典吏前往官舍。

通政司经历,乃从五品官秩,因衙门当前情况特殊,而拥有跻身朝会的资格。更重要地是,年俸二百两,还有官舍名额可以申请入住。

贺今行自然当即就申请了一间,被领着到了地方,才发现就是原来工部的官舍。江与疏在京中就住这里,他来过几回。

一打听,说是工部年前裁了一大批人,有些连人带官职都给撤了,不会再补。空下来的许多官舍,由秦相爷批复,分配给其他新晋的京官。

那典吏说他运气好,毕竟京城地儿就这么大,不管官职还是官舍,有人想进来,要么有新位子,要么就得有人挪位子。像工部之前住在这儿的那些人,本来只要规规矩矩的,裁撤也轮不到他们头上,可架不住要犯糊涂啊。

可惜。

贺今行听着对方唠嗑,只是笑笑,拿到钥匙之后,特地去看了看江与疏那间房舍。还好,大门上还挂着他这位伙伴的铭牌。

不知太平大坝的进度如何了,等与疏回来,他们又能继续做舍友。他想着,决定把这件令人高兴的事写进信里,寄到江南去。

从官舍出来,再前去织造局领两套青袍官服,上任前的准备就算妥当了。

他与杨语咸约定午间在殷侯府碰面,过去的时候,杨语咸一行人还未到。驿馆剩余的军士们则已将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御赐物件都搬了过来,和殷侯的遗物放置在一块儿。

下午些,杨语咸带着银票上门。

贺今行点了点数,竟差不多有将近两千两纹银。

他想了想,给此行的军士一人五两做扶棺、护行的谢礼,外加一共五十两的回程路费。再给泉伯和杨语咸各一百两,用于回稷州的花销。

剩下的都让军士们带回仙慈关,交给王义先。

他自己分文不留,杨语咸觉得不妥:“你独自在京中,上下打点所需的可不是小数,不多留一些怎么行?”

“先生也知道,边关军需何其紧张,能贴补一点是一点。”贺今行摇头,比前者更坚决,“更何况我有俸禄,足以生活。”

他每月俸禄再加上贴补,大概有二十两,虽然不一定及时地足额地发放,但总归是有说法的。

就算一时拮据,他年轻且精力旺盛,替人写书信文章,接一些寻人寻物的委托,赚钱肯定比他们更容易一些。

泉伯握住他的手,慢慢地说:“要是在京里过得不好,就回遥陵来,老奴会打理好夫人的院子,随时迎接您。”

见状,杨语咸也不再坚持,另道:“待我们回到稷州,王玡天那边,我会想法子再跟进一些。”

再狡猾的狐狸,只要想捕猎,就一定有露出尾巴的时候。

贺今行回握老人的手,对他们笑道:“回去之后,你们好好养护身体,保全自己最要紧。至于旁的,能为者为,不能为者绝不要勉强。”

活着的人,能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日一大早,杨语咸一行人启程回遥陵。

贺今行将他们送到泊桥渡,看着人上了渡船才归。回到官舍,换了簇新的官服,正式上任。

国库紧张,户部播不出余钱新修官署,皇帝就拨了一座空置的皇家别院,划一半出来做通政司衙门。

衙门位于内城东南的三福巷,与六部官署相隔两条街,与内城西南的荟芳馆隔着玄武中轴相望。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萃英阁”。

通政司的牌匾就挨着原来的牌匾挂在大门上方,贺今行站在门下看了片刻,大步跨进苑中。

斯人已逝,他们来过这世间的痕迹却留存于四面八方。

现有的人员皆已到齐,经历一,知事一,令吏二,典吏四,八个人占不满一个前院,一应桌架案椅皆设在正屋。

贺今行倒是有间单独的直房,但他暂时不打算用,和众下属同处一个公厅。

他把其他人叫到院子里,从自己开始,令各人各道名姓职位,阐明各自职责,互相了解。

上一篇: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下一篇: 将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