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798)
他点点头,叫他们别在这里久站,脚下不停进了端门。
自他复职之后,北楹的几间直房外面就加了人手轮值,闲杂人等不得接近。但皇城进出森严,能行走在此绝无闲人,防的是谁不言而喻。
贺今行目不斜视,径直去抱朴殿。
明德帝在后殿道场打坐,听说他来,也没有好脸色。
贺今行心知肚明为什么,视若无睹,如常把其他奏本汇报完,拱手道:“陛下,最后这一封,或许需要宣召裴相爷和晏御史前来。”
明德帝皱眉道:“又出什么事了,需要同时叫他俩过来?”
贺今行便将今早的事一一禀来,再把那本参劾以及郑雨兴带回的纸条都呈上去,“……劾本当中没有指名道姓,只是说明有泄露、买卖考题的现象。捷报处还没有找到参劾人是谁,臣也无法判断参劾真假,退回去转送御史台,又怕泄密误事,实在不知如何是好。所以第一时间送到御前,请陛下决断。”
明德帝看完劾本捏在手中,闭了闭眼,鼻中泄出粗重的吐息。这场冥想彻底做不下去,他把麈尾扔到脚下,“还不快去宣召。”
顺喜做了个手势,常谨立刻退出去。
不多时,裴孟檀先到,见贺今行仍在,当即升起戒备之心。
他行过礼,明德帝什么都没说,等晏永贞随后赶到,人齐了,才道:“有人经通政司参你们在今次科举里收授贿赂,纵容舞弊,你们有什么说的?”
“舞弊?”裴孟檀万万没想到是此事,震惊无比:“谁参的?陛下,这是蓄意污蔑!”
晏永贞拱手道:“陛下,臣以臣这顶乌纱以及任御史的多年名誉发誓,臣身为副考官,在今科会试以及殿试当中,绝无任何欺君渎职、不敬法祖之举,请陛下明察!”
裴孟檀:“臣也没有。陛下,臣主持会试多次,没有一次从中作梗谋过私利。参劾之人不经御史台,而借通政司之手,显然心中有鬼。多半是不满臣执政,故意设计构陷臣。”
他顿了顿,目光往边上一瞥,继续道:“臣也请陛下下旨明察,揪出此人,还臣等以及今科所有举子、进士的清白。”
贺今行接到了那一瞬带有揣测与鄙夷的目光,也开口道:“这封参劾由捷报处送到我通政司,臣在清点抄录时查出。臣也疑惑是谁所写,怎么混进捷报处的录簿里,以及劾本中所说的是真是假。能查清,最好不过。”
对于彻查此事,三人都没有异议。
明德帝俯身将胳膊肘撑在膝上,手掌遮住了大半张脸,脸色晦暗不明。
贺今行与两位大人并排站着,保持着拱手躬身的姿势,谁也没有出声。都在等皇帝的决断。
窗扇大开却没有风来,随着日头高涨,渐渐都出了一头的汗水。
良久,明德帝磨着牙道:“你们啊,好事办不出来,坏事一件皆一件,真是让朕不得安生。”
“裴孟檀!”他忽地提高了声音,像一声闷雷,“朕姑且相信你,给你一天时间,去查出谁上的疏。还有这疏上说的事情,到底有没有,都给朕查清楚。”
这话就是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
裴孟檀跪地领旨:“臣,谢陛下信任。”
因姿势太僵,跪下去的一瞬间,身形颤了颤。
明德帝挥手叫他们都滚,贺今行礼让两位大人先走。
出得抱朴殿的宫门,晏永贞却特意在等他,问得也很直白:“这封劾本,你事先当真不知情?”
他直言道:“送到我们直房才发现。”
晏永贞再问:“那你为什么不按规矩,送回捷报处?”
贺今行沉默片刻,回答:“为了避嫌。”
毕竟他曾借宿晏家半年之久,与晏尘水往来亲密,是稍微打听就能知道的事实。
“我明白。”晏永贞叹口气。
不论是通政司还是御史台,只要与各部衙门有公门之外的牵扯,行事上都顾忌连连。
但宦海沉浮,要想没有丝毫别的瓜葛,除非像他的老搭档孟若愚那样,否则……他看到裴孟檀在前面等他,止住发散的思绪,说:“既然不关你们的事,那我就只找捷报处。”
说完摆摆手,自顾前去了。
“如果有哪里需要通政司,大人可随时传唤。”贺今行拱手相送,刻意和他们保持好距离。
回到直房,下属们都在忙,他也继续处理自己的公务。
时近正午,郑雨兴敲开他的门,进来说:“捷报处那边负责录入的有两个人,一个过眼一个过手。这两人都说自己没有见过这封劾本,录簿上的数是对方搞的鬼。查不出东西,只能一并以玩忽职守的罪罚了。”
“属下以为,很可能是另外的人趁他们松懈的时候,动的手脚。但这就不好查了。”
“是啊,捷报处每日接收各地驿站送来的文书奏报,人来人往。当时没察觉,事后再找无异于大海捞针。”贺今行设身处地一想,便感到头疼,“晏大人他们有得忙了。”
郑雨兴讶异道:“陛下让晏大人和裴相爷他们自查?”
贺今行解释道:“陛下大约是不想废了这一科。不声张,假的最好,真的也能在小范围里处理。”
闹大了,不管真与假,参与组织这一科的官吏,从这一科考出来的进士,都得不了好。
郑雨兴却说:“可自查成什么样,都由他们自己说了算。万一是真舞弊,却查成没有呢?那岂不是姑息养奸?”
这也是个问题。贺今行合上文书,揉了揉额角,他总觉得那封来路不明的参劾只是开始,但这些忧虑,却不好剖开来向下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