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9)
“对啊,不然郡主凭什么赐你入小西山读书的恩典,难道凭你这张脸?”
“住口!”贺长期喝道:“郡主岂容你污蔑?”
“抱歉抱歉,一时口快。”
众人闹了一阵,复又炯炯有神地盯着贺今行:“你到底怎么和郡主搭上线的?”
“这……”
“快说快说!”
大家都伸长了耳朵,却听一声震雷炸开。
“大老远就能听到你们吵吵闹闹,书院门口清净之地,成何体统?”
转头一看,一位峨冠博带蓄有美髯的中年儒者并两名少年一齐走进来。
诸生立刻闭嘴站直了,将八卦统统抛于脑后。
贺今行不着痕迹地背起行囊,融进队伍里,站在末尾与其他人一起躬身行礼,恭敬称道:“兰开先生。”
李兰开点了点人数:“都到齐了,那就走吧。先分斋舍,再行入学礼。”
到了学斋,他拿出一串钥匙,头捏在手里,尾朝外,向众人示意:“十间斋舍,两人一间。钥匙一人抽一把,随机分配。一炷香后集合,记得换衣服。”
贺今行等在最后,拿了剩下的一把,仔细一看,钥匙柄上刻有“顽石”两字。
一间间斋舍找去,正是西侧正中的第三间。抬手推门时,另一扇门也贴上一只手掌。
四目相对,对方正是随李兰开而来的其中一位,神情似有不知与生人如何说话的腼腆:“顾横之。”
他也微微一笑:“贺今行。”
两人入内。
书案、衣柜、木架、床榻皆左右对称,简洁而规整。
倒也合了贺今行的心意,他看向舍友,片刻后:“我右?”
顾横之颔首:“好。”
衣柜里有书院发放的院服,四套天青色襕衫,两套同色骑装。
他抖开来,很快换上,微微勾起嘴角。
省了买衣裳的花费,很不错。
少年们很快整理完毕集合,皆穿上了天青色襕衫。
李兰开带着他们前往礼殿。
几位先生已然等待多时。
孩童启蒙时的入学礼繁复耗时,到得他们这个年龄,便只需要祭拜先圣。
孔夫子的画像高挂堂上,贺今行随先生们一齐行祭祀礼。
想到崇华殿那本《阴符经集注》,心下轻轻一叹。
礼毕,李兰开面朝诸生,高声道:“诸位既入小西山,我等必勉力教导。望诸位上承家国,下顺己心,勤奋读书,砥砺德行,敬师爱友,方能学有所成,不负韶光。”
二十名学子一齐伸出双手,如抱鼓一般合拢于胸前,双手交叠,左手在外,右手在内,举至与下颚平齐,再欠身作揖。
宽袍广袖的襕衫汇成一片流动的天青色,如雨后纷纷破土的竹笋,又如滚滚向前的翠海波涛。
清脆嘹亮的和声响起:“谢先生们愿教授我等!”
“我等必勤读书,修德行,尊师长,友同窗,抱定本心,不废寸光阴!”
李兰开鼓掌:“恭喜诸位正式入学。”
今日无课,入学礼过后,学生们便回斋舍收拾行李。
贺今行落在人群后面,回到学斋,却见一人站在庭院中,面向来路。
天光明媚,院中绿草茵茵,桃李皆挂了花苞。
贺长期伸出一臂指向他。
“我替我娘,向你和你娘,讨个说法。”
有风吹起衣角袍摆,贺今行的襕衫看起来空荡了许多。
“我很抱歉。但出生非我能选择。”
他双手拂过清风,认真地看着对方的眼睛:“那就打一架吧。”
第005章 二
“若你不会武,此刻认输即可。”贺长期冷道:“只要你滚出小西山,不再觊觎贺家,我就当从没有你这个人。”
“我也练过一些武术,大哥不必放水。”贺今行牵唇一笑,抬手相邀,“请。”
贺长期冷嗤一声,左脚后移,身体下沉,摆开架势,双手攥紧成拳,就要冲出——
“哎,等等!”
他硬生生刹住。
一个少年站在东二间斋舍门口,看着他俩的阵势,舔了舔唇:“你们要干什么?”
贺长期:“林远山!你是白痴吗。”
“啊?”林远山挠了挠头,恍然大悟:“哦,你们要打架!”
“好啊好啊,我去给你们望风。”
他说着跑到学斋门口,靠着月洞门,一只眼看里面,一只眼看外面,然后挥了挥手:“快打快打!”
贺长期紧抿着唇,大步冲出,眨眼间拳头便挥到了贺今行面门前。
宽大的袍袖带起一阵风,吹得后者鬓发飘起。
他立刻后撤一步,双臂架于胸前,挡住这一拳。
拳臂相撞、分离,下一瞬,第二拳自上而下劈来,就要砸到他的眼睛。
贺今行双眼微微睁大,头颅后仰,横臂向上抵住下压的拳头,同时一脚蹬在对方的膝上,借力退出三四步远。
站定后,他甩了甩发麻的手臂。
贺家拳本就刚猛,贺长期的力气也是真不小。
而且他看出来了,人是专门往他脸上揍。
遥陵贺氏是宣朝才崛起的世族,以军功起家,后代子弟逐渐转向科举入仕。
一代勇武二代富贵,三代中庸四代不成器。
眼看着降等袭爵就要到了头,好在又出了个天生将才文韬武略勇冠三军的贺勍,获封异性侯。
只可惜,九年前,贺勍与家族决裂,贺家元气大伤。
近两年长房嫡女攀了门好亲,嫁给了稷州裴氏三房的嫡子,才隐隐有了振兴之相。
安稳没多久,贺三老爷又被私生子找上门,贺三夫人大闹一场回了娘家,搞得整个贺家在汉中路丢尽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