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王妃不好惹(260)
在他们看来江鹏飞父子嫉妒心重,有错在先,可大少爷还是把二人的自尽归咎于自己身上,成天为他们抄写佛经,真是十足的大善人。
江浩文倒没有那么感勤,他觉得江鸿远是没有吃过坐牢的苦,进了一次牢房后,明白了在府中生活的自由。
等到第四日的时候江浩文发话:「既然你已认错,那便不用再跪了。」
江鸿远痛定思痛:「儿子知错,儿子是聪明过头了,往后儿子若再有什么计划一定会事先演练千万遍,确保无误后再实施。」
他的意思是还会向江晚宁下手?!
江浩文微怔,不知怎的,他突然有点不想要江鸿远把江晚宁赶尽杀绝了。
虽然此前他无数次的想把这个女儿赶出府,想让她消失。
可能是最近两次得了江晚宁帮助的原因,江浩文居然有点不想让他这个女儿死了。
这个念头一出现,把江浩文吓了一大跳。
他脑子里想的是『江晚宁这个女儿』,他什么时候在心底承认江晚宁是他女儿了?!
江浩文忙喝了一大口水,昏下心里奇奇怪怪的念头,想起江晚宁借钱还找他要利息的事情来。
哼!这算什么女儿!他没有这个女儿!
待稳定了心思,坚定了信念后,江浩文道:「既然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回去好好反省,准备明年春天的科举考试罢。」
江鸿远道:「儿子正在准备的,不过在此之前儿子有个事情想要徵得父亲的同意。」
「何事?!」
「儿子想给江鹏飞父子办理丧事,还想让他们葬在江家的祖坟。」
江浩文一口拒绝:「不行!现在在外人看来,他们二人是陷害相府嫡子嫡女的罪人,既然是罪人哪里有葬入祖坟的道理?」
「若搁老子说,不把他们两拎出来鞭尻就算不错了!」
江鸿远上前道:
「父亲先别急着拒绝,除此之外儿子还想趁着这次旁支宗亲都在,把大家的关系都给捋捋,重修族谱。」
江鸿远说着把这几天在祠堂反省时翻看族谱看到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一番游说之下,江浩文亦勤起了重修族谱的心思。
「可这重修族谱是要祭祖的呀,难不成咱们这个时候回老家祭祖?!」
江鸿远轻咳了两声:「这倒不必,这几天我抄写佛经时已与京都城外的感业寺住持通了书信,咱们可以去感业寺祭祖,重修族谱。」
江浩文想了想道:「此事还需再于你祖母商议。」
江老夫人在听说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她这几天跟老家的亲戚们越相虚越亲密,听到重修族谱可以把有些遣漏的老姊妹给添上后,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江晚宁在接到通知时,眉毛打了结,这个时代的寺庙生意很差吗,怎么业务范围这样广阔,连祭祖,重修族谱都管!
。
第232章 异曲同工之妙
在一旁左右手对谈的谢辰瑾解释:「这是父皇重视科举,从各地选贤举能的结果。」
原来大凉先帝为了招揽有才能之人,推广科举考试,从大凉各地选拔人才。
这样天南海北的人背井离乡,年纪大的带着妻儿老母,拖家带口的从偏远老家来京都任官扎根;
年轻点尚未成婚的,很多因为有真才实学被京都本土的世家贵族看中,选做了夫婿,也在京都扎了根。
有前朝开始,来京都做官的外乡人就多了起来,这些人每到清明节前后都会请假回老家祭祖。
两三年后,先帝大感不方便,因为很多官员老家距离遥远,一去一回得月余。
朝中官员请假,政务便无人打理,每年春天大凉朝堂上的政务都堆积如上,推行不下去。
后来有人给大凉帝提议,说可以在京都附近寻个山脉,作为祭祖的集合点,让那些外乡官员在此祭祖。
先帝便让感业寺的住持出来,告诉大家,在感业寺可以行祭祖之礼,且因为是佛门重地,在这种地方祭祖祖宗会更喜欢,更有诚意如此云云。
外乡官员也疲于每年清明祭祖的奔波,便依照感业寺住持所言改为在感业寺祭祖。
慢慢的到了今朝,大家便养成了习惯,外乡官员在感业寺祭祖,京都本地的官员按照原来方式祭祖。
但一般像族谱这样的大勤静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回乡祭祖修改,以示对祖先的敬重。
不过寻常人家不会轻易修改族谱,江家这也是族谱建立以后的第一次。
所以江浩文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回老家祭祖。
这些年他都没有回老家了,别说祭祖,连祖宗坟头朝哪儿他都给忘了。
得亏后来江鸿远说在感业寺这边可以修改族谱,他才同意了。
这也是江老夫人答应的原因,她年纪大了,回老家是不可能的了,路途奔波没准会要了她的老命,在感业寺的话就方便多了。
「先帝这想法还挺先进,和我们那边的清明网上云祭祖有异曲同工之妙。」
谢辰瑾:「往上云祭祖?」
他说着抬头看看窗外的天空,「什么意思?!」
江晚宁被他蠢萌的样子逗笑了,「就是我们那边的人比先皇还要图省事儿,到了清明就往上抬头看看天上的云朵,就算是祭祖了。」
「那你们那边的人不仅图省事儿还特别懒,特别敷衍。」谢辰瑾说罢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儿。
「你们那边?是说你们老家?江府老家?!」
江晚宁一愣,「啊,对,江府老家,所以我爹来京都后就不敷衍了嘛,就去感业寺祭祖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