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王妃不好惹(796)
并且这两年一直稳在宠妃的位置上,没人能动摇半分。
赵能传为此高兴了许久,同时还觉得大凉帝是年纪大了,所以审美口味发生了改变,开始喜欢年纪大的了。
大凉帝喜欢俪妃这种不争不抢,默不作声的性子。
他没觉得她老,反而觉得她少了少女的任性和聒噪,多了份熨帖和温柔;同时容貌也还是年轻的,不像宫里皇后和其他几个妃子那样已有了老相。
因此这两年他下了朝后,总喜欢在俪妃处坐坐,仿佛在她身边坐着轻声说几句话,就能将一日的疲惫全部扫光。
今日也是一样,大凉帝下了朝就过来找俪妃,一道去了蘌花园。
“陛下,您今个心神不宁呢。”俪妃看着棋盘轻笑,“往日妾身哪里能赢得了陛下的,可今个妾身已经赢您两局了。”
大凉帝笑着摇头:“是朕棋艺退步了。”
“陛下让着妾身呢。”俪妃笑盈盈地收拾棋盘,不再提‘心神不宁’的事。
这也是她能受宠这么久的原因,识趣,任何话题都知道适可而止。
大凉帝打趣:“何来让不让的,你聪慧着呢,你若是个男子定能考取功名利禄,进皇榜为状元的。”
俪妃把棋盘上的棋子一颗颗放在手心里用丝帕擦拭干净后才放进棋盒。
她嗔怪道:“女状元?妾身可不敢想,女子无才便是德,妾身能陪着陛下下棋解闷就行了,其他的才不想动脑。”
大凉帝喜欢这样示弱的小女人姿态,他不由叹道:“俪妃聪慧不愿做女状元,有些人却想是当女相国的。”
自打知道谢辰瑾身世后,大凉帝对江晚宁的那点欣赏荡然无存。
不就是医术好,能救人,救活了太后嘛,太医院里医术好的人多得是,每个都家世清白,还不会惹麻烦捅娄子。
特别是知道江晚宁还想带着百姓们为莫望贤平反后,心里更是对江晚宁排斥得很。
但碍于太后在,他又不能强制性的做些什么。
抓睿王的原因他与太后之间心照不宣,太后没有诅咒已经算是给他面子了,若再关个江晚宁,太后怕是要被他气着了。
“皇上。”太监李越趁着两人闲聊的缝隙斗胆上前禀告。
“睿王妃回京了,此时正带着百姓们在宫门口竖白练准备鸣冤呢。”
他小心翼翼觑着大凉帝的脸色:“听说已经守在宣武门好几个时辰了,宫门口一堆百姓,除了睿王妃带过来的人证外还有许多前来看热闹的京都百姓。”
大凉帝默默听完,饶有趣味地看向俪妃,“瞧,女相国来了。”
俪妃轻笑:“什么女相国,李总管说的不是睿王妃么,陛下可不带你这样当面诓人的。”
大凉帝哈哈笑了两声,站在一旁的李越感叹,识趣知趣还会打趣,难怪这位俪妃能受到皇上的独宠。
这样的女子哪个男人不喜欢哟。
“朕可没诓你,一般女子干不出这种事儿,你说说带着人伸冤逼朕出面,像不像老臣们跪在蘌书房门口逼朕批折子?!”
都是一样的烦人,一样的令人反感。
老臣们还有名正言顺的身份和理由,而她江晚宁有什么?!
什么身份?还敢这样做?!
大凉帝微心烦,站起身往蘌书房走:“李越,你去瞧瞧外边是什么情况了。”
同时他们的效果还一样,就是让他不得不起身直面去处理。
李越领命而去,俪妃忙侧身行礼,目送着大凉帝离开。
身为皇帝妃子,她非常明白自己的身份,严格遵守‘后宫不得干政’的准则。
她知道自己只是赵家的旁支庶女,随时可能会被赵能传舍弃的棋子,没什么资本矫情。
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听话,成为宠妃。
这已经是她这个赵家老女最好的出路了。
这厢,大凉帝刚进蘌书房坐下,李越就带着内侍走了进来。
“宣武门口怎么样了?江晚宁走了么。”大凉帝问。
第717章 有请相国大人
李越如实道:“并没,睿王妃还在宫门口,那些百姓们也都在。”
“奴才细数了一下,那些人约莫有两百来人,其中不少还是莫家军之前的老兵。”
“两百多百姓。”大凉帝喃喃自语,现下江晚宁太刺头了,在这件事上他不好出面吶。
毕竟有百姓在,他若出面就必须得公平公正毫无私心才行,如此才能显出帝王之态。
但一个国家的治理哪里是只需要公平正义的,百姓哪里明白帝王的苦!
哪里明白王位旁边有人拿刀虎视眈眈的危机感!
大凉帝无奈皱眉,把李越的话想了一遍。
莫家老兵?还把莫家军老兵薅来了。
这个江晚宁还敢挟恩图报,利用老兵来做文章,脑子转得挺欢。
可惜转得太欢了,她要是与她父亲江浩文那样,懒懒散散的,成天为了保住位置躲懒谋划,该多好。
不过,现在的江晚宁与二三十年前年轻时候的江浩文倒挺像的。
脑子活泛,一腔热血,成天捧着典籍与与他相商怎么才能把当时的政策给贯彻到位。
后来估计是人老了,没有年轻时的慷慨激昂与热血奋进了,成天守着相国的位置不肯放松。
久在帝王之位上的大凉帝也不再是毛头小伙子,懂得了帝王权术,明白了皇权与朝官之间的微妙关系。
他倒是对这种情况喜闻乐见,毕竟有所求才好拿捏,才好听话。
江浩文别的不说,很乐意为自己的相国之位付出的。
且这些年在朝廷上的所作所为中规中矩,并没有危害到江山社稷,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