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143)
他对张祯的正式称呼,取决于她穿什么衣服。
若是道袍,就是浮云道长,若是朝服,就是张大人。
张祯一揖到底,“多谢司徒大人!”
现在的王允,越来越合她心意了。
士孙瑞、杨瓒、朱儁、蔡邕、蔡琰等人,也都出列表态。
再顺便对小皇帝表一表忠心。
刘协心情这才好了些,走下御座,对着众臣施礼,泣道,“朕无德无能,方致此祸!汉室如何,全赖诸君!”
谁敢受他的礼?
众臣连忙避开,又围着他好一通安慰。
傍晚,一道道政令在张祯的主导下发了出去。
一是诏令各县,大开城门,收容附近百姓。
但有时间限制。
长安开城五日,以此为参考标准,离长安近的县城,开城三或四日,再远一点的,只能开城一两日。
离反军最近那几个县,真的无能为力了,张辽已派人疏散,能逃多少看他们的命。
时间一到,立刻关闭城门。
而且进城的百姓也有要求,需有名籍,且左右邻里互保。
若是行商的,也需找到五个保人。
到了城里,也只能待在指定的区域,尤其不能靠近城门,若是擅自靠近,当场格杀!
如此,方能最大限度避免间谍坏事儿。
史上许多攻防战,都是内奸混进来打开了城门。
张祯当然要严防此事。
说到这一条的时候,有位大臣提出,若想杜绝细作,就不能开城纳民。
但张祯驳回。
这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还因为若不收容百姓,百姓就有可能加入反军,壮大他们的队伍。
到时更麻烦。
二是征召士卒。
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都在征召范围。
不分男女,以自愿为主。
张祯让周羽、花妮负责此事。
她们也都是有胆有识、能说会道的好姑娘,只要稍加培训,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第150章 民心可用,长安定然能守住
封建极权社会有一点好处,只要掌权者一声令下,便没有那些怀疑的声音。
也可能还有,但至少明着不敢说,也就少了许多阻碍。
于是政令通达,上下一心。
经过张祯大半晚的培训,周羽、花妮等人心里都有了谱。
次日提着几个大喇叭,在几处街口摆设摊位,开口就是:“父老乡亲们,这是我们的家园,谁也不能抢!”
“朋友来了,咱们笑脸相迎,豺狼来了,咱们有刀枪箭戟!”
“好男儿,就该站出来保护家园,保护陛下!”
“谁说女子不如男?咱们巾帼不让须眉,好女郎,也该尽己所能,奉献一份力量!”
“贼寇杀人不分男女,女子也要自救,不能全指望父兄!”
“乡亲们,不要再观望,置此生死存亡之际,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来啊,拿起兵器,保护你的家人!”
这片土地上,此前从未有过如此直白、如此煽情的演讲。
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无数少年蜂拥报名,而少年之后,还有壮年、老年男子。
慢慢的,女郎们也来了。
王允看得目瞪口呆,以他的原意,是抓壮丁。
张祯却说,兵力本来就少,哪有空做这件事儿?不如让大家主动来投。
他还想着哪有人这么傻,谁不知道打仗会死人?躲在后方才安全吶。
被抓壮丁是迫不得已,没被抓住的,可不得好生藏在家里。
不想真成了。
第一日征召到的人数,就远超他的预计。
虽然女的占了约两成,但也聊胜于无。
与此同时,郊外百姓拖家带口、背着行囊向长安涌来。
“不要推挤,验明身份的先进!”
“排队,排队!”
“到了城里不许乱走,有亲的投亲,没亲的先去城北!”
“谁若再敢乱闯,老子让他见见血!”
长安城外,设置了数道关卡,几队军士认真履行职责,查看进城百姓的名籍,以及互保的手印。
等这些百姓进了城,征召到的人就更多了。
因为管饭。
到了第五日,登记的名字已超过十万之数。
周羽还说这名册不全,因为很多人还来不及登记。
到了后来她们分身乏术,根本忙不过来,张辽也没有多余的军士派给她们,只能从应征者中先挑选出一部分,协助她们工作。
张祯略翻一翻名册,为这支队伍取名龙城预备卫。
小皇帝是真龙天子,他所在的城池,自然便是龙城。
这样的新征军队,若是贸然上战场,等于是送死。
张祯对他们有更好的安排,主要用于后勤,加固长安城墙、维护城内秩序和卫生、抚慰民心、安置流民、运输粮草等等。
原先做这些事情的军士,便可归到张辽麾下。
但守城门那一支不能动,还是原先那些精心挑选出来的军士,共一千人,个个身高体壮,忠诚坚毅,且都配备了神臂弓。
日夜轮值,无故靠近城门者,警告三次无效,格杀勿论!
但是,张祯思路虽清晰,却自知没有统兵之能,稍做考虑,将预备卫交给朱儁。
朱儁没有推辞,爽快地接下这个重任。
他练兵有一套,手下也有些得用的副将,很快就将预备卫掌控住了。
还从中选出一些强壮勇武的,补充给张辽。
如此这般,整个长安城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虽有些紧张的气息,却不慌张,不像是即将面临灭顶之灾。
王允无事就在城中转,见此情形,叹道,“民心可用,长安定然能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