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261)
偏生吕布突然变得讲道理,将这机会让给别人。
真令他无语。
但他看得出,吕布心里也不爽,因此绝不会在抓阄之事上帮谁。
曹操:“......大将军居中,岂能为前军?”
吕布都没参与抓阄!
马超斜视他,“居中或居前,还不是大将军一句话!”
不知为何,自上次相识,他就看曹操很不顺眼。
但凡遇上,都想寻些事怼之。
曹操瞪他一眼,懒得理会。
他看这小子也很不顺眼吶!
就这样,张辽意气风发地率部众担任前军。
其它各军随后跟去,并非一字长蛇,而是错落有致,遥相呼应。
因这条路线废弃已久,蹋顿单于万万料不到朝廷大军竟会从此地绕来,没派一兵一卒堵截。
不过,险峻的道路,已经算是最为强力的堵截了。
还未交战,已经有不少士卒丧生于山中。
——
这一天,吕布正骑着赤兔郁郁走着,前军斥候奉张辽之命来问,“若是遇敌,该当如何?”
吕布不耐烦地道,“自决。”
路途本就通行不便,再来来回回地请示,黄花菜都凉了。
他也相信张辽能做出最佳判断,把握住最好的战机。
若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又怎么替朝廷镇守冀州?
这话说了没几日,前军斥候又飞速驰来,还没到吕布面前,就激动地叫道,“大将军,前军大捷,蹋顿单于已被张辽将军斩首!”
“......什么?!”
吕布大惊。
张辽这小子,动作咋这快?
也不说把蹋顿留给他,自己就斩了!
真是不知礼让为何物!
他现在严重怀疑,前几日来问他遇敌如何时,张辽已发现了蹋顿的踪迹,故意来问那一句,是为了事后搪塞他。
这世道可真乱!
张辽多老实的一个人,出去几个月就学坏了。
前军斥候解开马上的包裹,捧出一颗头颅,“大将军请看!”
吕布仔细端详,“这就是蹋顿?”
看着也算英武,却这般不顶用!
大军还未至,他就先死为敬。
前军斥候骄傲地道,“回大将军,已验明正身,确是蹋顿!”
吕布:“好生保管,运回长安!”
这是张辽的功绩,必得送到朝上。
前军斥候:“诺!”
他们也想到这一层,早已抹了石灰粉。
这一消息传开,各军哗然,纷纷加快速度。
骑兵挥鞭策马,步卒脚下如飞。
蹋顿都被斩了,他们要是再不跑快些,只怕什么都捞不着。
那这一趟就白来了,翻山越岭的苦也白受了。
跑得最快的是吕布中军,在他的要求下步、骑分离,步卒常规行军,骑兵全速前进,风驰电掣。
他的命令是,务必在张辽全歼乌桓兵力前赶到战场,分一杯羹。
曹操、公孙瓒、关羽、颜良等也暗骂蹋顿虚有其名,名声那么响亮,却是花花架子,连前军都打不过。
朝廷主力都还在路上呢,他就没了,乌桓真是要完。
蹋顿灵魂若未远去,只怕要哭。
死都死了,还被这么多人骂无用。
——
事实上,张辽也没想到自己能斩首蹋顿。
他派斥候去请示吕布,也只是预防万一,没什么小心机。
这一切只能说是机缘巧合。
前面说过,乌桓人以为吕布回师了,压根没想到朝廷大军会从徐无山绕行而来,直奔腹地。
这也是惯性思维在作祟。
所以直到张辽前军距柳城两百多里时,他们才发现有敌来袭。
蹋顿以及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匆忙调集骑兵精锐,出城阻击。
双方在白狼山突然遭遇,都有点懵。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张辽前军远道而来,颇为疲惫,体力大打折扣,而乌桓军被人堵到家门口,以为失了先机,心里乱了方寸,虽然兵力比张辽多,却显得很乱。
以蹋顿的威望,都不能立时整军。
这一点,张辽的幕僚没看出来,建议暂退数里,等待大部队。
但张辽看出来了,觉得这是个转瞬即失的好机会。
于是率部冲锋,在白狼山下展开血战。
他乃当世猛将,麾下部众也十分悍勇,打着打着,就杀到了督战的蹋顿旗下,一刀斩首。
相当轻松。
蹋顿一死,乌桓精锐群龙无首,被杀了个七零八落,崩溃四散。
此役,张辽大获全胜,威震北疆。
史称白狼山大捷。
也是朝廷大军碾压乌桓三郡的开端。
第245章 阿娘,王师打来了!
“这是怎地了?!”
听到窝棚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吵嚷声,线娘惊慌失措地掀开草帘子一角,悄悄往外看。
她并不敢出去。
隔壁二妮子,前一阵独自去河边洗衣服,再也没能回来。
窝棚虽也保护不了她们,至少是个遮掩。
他们一家被掠到柳城已一年多,是最下等的奴隶,任何一个乌桓人,都能对他们呼喝打骂。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计,还随时会像牲畜一样被宰杀。
她今日能留在栖身的窝棚中,是因为昨日干活时饿晕了,主家嫌她晦气,不许她再进宅伺候,让她歇两日去牧羊。
是以才有空闲。
不过,虽然来了这么久,线娘却还是不通乌桓语,只能听懂简单的几句指令。
因此她倚在门边好半天,依然不知道那些乌桓人在说些什么。
只能听出他们语气急促,声音颤抖,似乎很是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