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264)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贵人们跑出柳城,本以为能逃之夭夭,不想是羊入虎口,要么遇上曹操,要么遇上公孙瓒、关羽或颜良,跪得快的成了俘虏,负隅顽抗的命丧当场。

城里剩下的多是乌桓平民,以及被劫来的汉人百姓。

对于朝廷大军的到来,乌桓平民很麻木,因为,不管是乌桓贵人,还是汉廷高官,都是压在他们头顶的大山。

来来去去,跟他们没啥关系,反正他们都是被欺压的那一拨。

不死就赖活着罢。

汉人百姓却欣喜若狂,换上最干净的衣裳,捧出最好的食物,自发走到道路两旁。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大将军威武!”

“张辽将军威武!”

“王师威武!”

每个人都在欢笑着,哭泣着。

王师一来,他们就能活得像个人了。

能当人,谁愿当牲畜呢!

英郎抱着妹妹小绒花,站在最前排,哭得稀里哗啦。

小绒花也在哭,又被那些身披盔甲的将军们所吸引,好奇地转动小脑袋,目光紧随他们的身影。

很高大,很有力气,能保护大家。

吕布、曹操等人骑在马上看去,能看到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一行行灼热的眼泪。

各人心下也喟叹。

从军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这么受欢迎过。

这些被乌桓劫来的百姓,似乎把他们当成大英雄、大救星。

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情,在胸中激荡。

不知为何,公孙瓒忽然想起张祯说过的话,“兄弟阋墙,败者固然沮丧,胜者也不值得欢喜!”

像现在这样,就值得欢喜了罢?

所以这仗,还是得往外打!

当天晚上,吕布给张祯写信时,也有了更多的素材。

只恨长空还没找来!

第247章 吕凤仙,你可真是个顶级恋爱脑啊

如何安置被掠来的汉人百姓,是个大问题。

若带他们回去,几十万的人口,山高路远,粮食消耗量太大。

何况,回到各人家乡之后,他们的田地、房屋未必还在,到时必起纠纷,若是处置不好,极易形成新的流寇。

若不带回去,看着他们殷殷切切的目光,谁说得出这话?

怎忍心让他们不能归乡?

贾诩忍心。

先找来陈林父子和几名老成者,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再让他们去说服别人。

“诸位想要归乡的心情,老夫明白,也能感同身受。可回去又如何?房屋破败,田地易手。不如留在此处,黑土地如此肥沃,种一季能吃一年!”

“天冷也不怕,咱们靖国长公主殿下,就是火炕娘娘,教了大家怎么盘火炕,军中也有人会,带大家盘几个,也就都会了!有了这物事,再也不惧寒冬!大冷天的窝在炕上,安逸得很!”

“谁家开垦出来的田地,就归谁家所有!”

“免六年税赋!”

最后这一条,是陈宫提出,吕布首肯的。

要依贾诩,免税赋两年就够了。

但六年也行,大方点。

这黑土地肥得流油,随便撒点种子下去都能成活,六年后,朝廷就能有大笔进账。

陈林等人听得心动不已。

确实,他们回到家乡,日子也过得苦巴巴。

田地没有多少,不遇天灾,一家人勉强能糊口,遇上天灾,就得家破人亡。

而留在这儿,能开垦出许多荒地,还免六年税赋!

换言之,六年之内的所有产出,都是自己的!

上哪儿找这好事去?

况且他们早已发现,此地长出来的庄稼,分外香甜。

比如白菘,嫩得一掐就断,生吃都极为美味。

可恨乌桓人暴殄天物,这么好的地,却用来放牧。

但是他们也有顾虑。

“大军走了,乌桓人会不会又来欺负咱们?”

贾诩:“放心,乌桓青壮杀的杀降的降,降的要跟大军走,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还敢欺负人?打不死他!”

又道,“咱们也会留驻军,乌桓人敢有异动,你们尽管上报,灭他满门!”

这并非他信口开河,经过商议,吕布的确决定留曹性、成廉、魏续驻守柳城,统兵五万。

但都不是新收的乌桓军,而是吕布从长安带来的原黑山军。

见众人还是面带忧虑,贾诩下一剂重药,“张辽将军坐镇冀州,离这儿又不远,一有风吹草动就能过来,你们还怕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都舒展了眉头。

若是这样的话,就真不用怕了。

有名老者还说,“倒也不必赶尽杀绝,乌桓人也有好的。”

坏的都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头领和贵人。

普通的乌桓百姓,跟汉人百姓一样惨。

贾诩叹道,“老人家心善。”

随后贴出安民告示。

在陈林等人的劝说下,几乎所有汉人百姓都决定留下。

执意要回去的,都是在家乡有丰厚家底的小士族。

吕布也允许。

众人没想到的是,有些乌桓百姓弄懂了安民告示的内容,大着胆子来问,他们能不能也开垦荒地,能不能也免六年税赋?

念告示的军士说,你们不是汉人,没有这种待遇。

乌桓百姓急了,说自己归附已久,虽非汉人,也是汉廷百姓。

那军士觉得这话有几分道理,一层层报上去,报到了吕布那儿。

吕布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儿,刚要顺口答应,又强行忍住,急招智囊团。

来时神悦有交待,凡事多问问先生们,尤其是与打仗无关的事。

他现在的智囊团,除了陈宫、贾诩、沮授、许攸、荀谌,还多了一个人,郭嘉。